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75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包括采煤机机身、连接件、弹簧一、弹簧二、连接座、固定轴、拖缆架、电缆槽、拖缆夹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连接座设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一套接设于连接件上,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弹簧二的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拖缆架的一端设于弹簧二上,所述固定轴贯穿连接座和拖缆架设置,所述拖缆夹的一端与拖缆架相连,所述拖缆夹设于电缆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采煤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煤机械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
技术介绍
采煤机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开采作业中,而供电电缆是采煤机不可缺少的部件。当采煤机工作时,供电电缆被直接拖拽,极易发生弯曲、折断现象,使采煤机不能正常运行。这样会大大降低采煤机的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现有的采煤机拖揽装置不能有效的防止供电电缆弯曲和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包括采煤机机身、连接件、弹簧一、弹簧二、连接座、固定轴、拖缆架、电缆槽、拖缆夹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连接座设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一套接设于连接件上,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弹簧二的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拖缆架的一端设于弹簧二上,所述固定轴贯穿连接座和拖缆架设置,所述拖缆夹的一端与拖缆架相连,所述拖缆夹设于电缆槽内;所述拖缆夹包括弹簧三、拖缆夹本体、环形塑料、弹性件、硬塑料、橡胶环和电缆固定腔,所述拖缆夹本体与拖缆架相连,所述弹性件设于拖缆夹本体边角处,所述弹簧三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弹性件相连,所述环形塑料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环形塑料设于弹簧三的另一端上,所述橡胶环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橡胶环贴合环形塑料设置,所述硬塑料填充设于拖缆夹本体、弹性件、弹簧三和环形塑料之间,弹簧三之间没有硬塑料填充,所述电缆固定腔设于橡胶环之间;将电缆卡接设于电缆固定腔内后,拖缆夹与拖缆架相连,初始状态时,弹簧一和弹簧二处于放松状态,既不伸长也不缩短,采煤机机身运动时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座运动,连接座通过固定轴带动拖缆架运动,拖缆架带动拖缆夹运动,拖缆夹落在电缆槽内时,边角容易碰撞电缆槽边沿,弹性件和弹簧三实现拖缆夹的软着陆,减少对电缆的冲击,同时环形塑料和橡胶环再次对震动进行缓冲,防止损坏电缆,当固定轴从连接座脱落时,弹簧二伸长,采煤机机身报警,或连接座从采煤机机身上脱落时,弹簧一伸长,采煤机机身报警,防止电缆拖拽断裂。进一步地,所述采煤机机身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弹簧一和弹簧二电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拖缆夹本体上设有电缆卡槽,所述电缆卡槽与电缆固定腔贯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拖缆架呈L型设置。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将电缆卡接设于电缆固定腔内后,拖缆夹与拖缆架相连,初始状态时,弹簧一和弹簧二处于放松状态,既不伸长也不缩短,采煤机机身运动时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座运动,连接座通过固定轴带动拖缆架运动,拖缆架带动拖缆夹运动,拖缆夹落在电缆槽内时,边角容易碰撞电缆槽边沿,弹性件和弹簧三实现拖缆夹的软着陆,减少对电缆的冲击,同时环形塑料和橡胶环再次对震动进行缓冲,防止损坏电缆,当固定轴从连接座脱落时,弹簧二伸长,采煤机机身报警,或连接座从采煤机机身上脱落时,弹簧一伸长,采煤机机身报警,防止电缆拖拽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的拖缆夹的主视图。其中,1、采煤机机身,2、连接件,3、弹簧一,4、弹簧二,5、连接座,6、固定轴,7、拖缆架,8、电缆槽,10、拖缆夹,11、固定件,12、弹簧三,13、拖缆夹本体,14、环形塑料,15、弹性件,16、硬塑料,17、橡胶环,18、电缆固定腔,19、报警器,20、电缆卡槽,2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包括采煤机机身1、连接件2、弹簧一3、弹簧二4、连接座5、固定轴6、拖缆架7、电缆槽8、拖缆夹10和固定件11,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1上,所述连接座5设于连接件2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一3套接设于连接件2上,所述弹簧一3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1上,所述弹簧一3的另一端设于连接座5上,所述弹簧二4的一端设于连接座5上,所述拖缆架7的一端设于弹簧二4上,所述固定轴6贯穿连接座5和拖缆架7设置,所述拖缆夹10的一端与拖缆架7相连,所述拖缆夹10设于电缆槽8内;所述拖缆夹10包括弹簧三12、拖缆夹本体13、环形塑料14、弹性件15、硬塑料16、橡胶环17和电缆固定腔18,所述拖缆夹本体13与拖缆架7相连,所述弹性件15设于拖缆夹本体13边角处,所述弹簧三12设于拖缆夹本体13内,所述弹簧三12的一端与弹性件15相连,所述环形塑料14设于拖缆夹本体13内,所述环形塑料14设于弹簧三12的另一端上,所述橡胶环17设于拖缆夹本体13内,所述橡胶环17贴合环形塑料14设置,所述硬塑料16填充设于拖缆夹本体13、弹性件15、弹簧三12和环形塑料14之间,弹簧三12之间没有硬塑料16填充,所述电缆固定腔18设于橡胶环17之间。所述采煤机机身1上设有报警器19,所述报警器19与弹簧一3和弹簧二4电相连。所述拖缆夹本体13上设有电缆卡槽20,所述电缆卡槽20与电缆固定腔18贯通连接。所述拖缆架7呈L型设置。具体使用时,将电缆卡接设于电缆固定腔18内后,拖缆夹10与拖缆架7相连,初始状态时,弹簧一3和弹簧二4处于放松状态,既不伸长也不缩短,采煤机机身1运动时通过连接件2带动连接座5运动,连接座5通过固定轴6带动拖缆架7运动,拖缆架7带动拖缆夹10运动,拖缆夹10落在电缆槽8内时,边角容易碰撞电缆槽8边沿,弹性件15和弹簧三12实现拖缆夹10的软着陆,减少对电缆的冲击,同时环形塑料14和橡胶环17再次对震动进行缓冲,防止损坏电缆,当固定轴6从连接座5脱落时,弹簧二4伸长,采煤机机身1报警,或连接座5从采煤机机身1上脱落时,弹簧一3伸长,采煤机机身1报警,防止电缆拖拽断裂。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煤机机身、连接件、弹簧一、弹簧二、连接座、固定轴、拖缆架、电缆槽、拖缆夹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连接座设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一套接设于连接件上,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弹簧二的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拖缆架的一端设于弹簧二上,所述固定轴贯穿连接座和拖缆架设置,所述拖缆夹的一端与拖缆架相连,所述拖缆夹设于电缆槽内;所述拖缆夹包括弹簧三、拖缆夹本体、环形塑料、弹性件、硬塑料、橡胶环和电缆固定腔,所述拖缆夹本体与拖缆架相连,所述弹性件设于拖缆夹本体边角处,所述弹簧三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弹性件相连,所述环形塑料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环形塑料设于弹簧三的另一端上,所述橡胶环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橡胶环贴合环形塑料设置,所述硬塑料填充设于拖缆夹本体、弹性件、弹簧三和环形塑料之间,弹簧三之间没有硬塑料填充,所述电缆固定腔设于橡胶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拖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煤机机身、连接件、弹簧一、弹簧二、连接座、固定轴、拖缆架、电缆槽、拖缆夹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连接座设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一套接设于连接件上,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设于采煤机机身上,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弹簧二的一端设于连接座上,所述拖缆架的一端设于弹簧二上,所述固定轴贯穿连接座和拖缆架设置,所述拖缆夹的一端与拖缆架相连,所述拖缆夹设于电缆槽内;所述拖缆夹包括弹簧三、拖缆夹本体、环形塑料、弹性件、硬塑料、橡胶环和电缆固定腔,所述拖缆夹本体与拖缆架相连,所述弹性件设于拖缆夹本体边角处,所述弹簧三设于拖缆夹本体内,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弹性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庆玲杨志强张忠村赵玉金张圣甜韩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中矿采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