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70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热管理系统。该方法首采集并判断环境温度:若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成为未来车辆发展的方向,也是汽车领域研究的重点。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影响整车关键性能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能力。目前,可使用的动力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铬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相较于其他两种电池,具有质量轻、储能大、污染小、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而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锂离子电池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电池才能高效率放电并保持良好的性能。高温时电池易出现老化速度快、热阻增加快、循环次数少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要将电池工作温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必须采用一定的散热措施。目前主流的散热方式包括液冷冷却和独立空调机组给电池组制冷,液冷冷却方式增加整车的能耗,降低车辆的续时里程;独立空调机组给电池组制冷方式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车辆中给乘客制热的空调给电池制冷,以降低成本,该空调变为集成式空调机组,将乘客制热和电池制冷功能全部由一个空调完成。该种方式存在一个弊端,环境温度在某个低温范围(该低温范围内的温度不是特别低)内时,电池需要制冷,而乘客需要制热,集成式空调机组无法同一时间实现制冷和制热,因而发生冲突。此时一般的做法是,电池有制冷需求时无条件给电池制冷,此时若同时乘客有制热需求,则采用PTC制热,该种处理方式能耗较高,若将控制改为控制给乘客制热,则电池容易出现高温风险,从而无法兼顾两者需求得到一个较优的处理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热管理系统,用以解决电池制冷和乘客制热使用一个空调造成的无法兼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并判断环境温度:若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小于等于第二环境低温值TB,采集并判断电池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电池温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其中,第二环境低温值TB大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根据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进行综合判断,在环境温度在环境低温值范围内,并在电池达到电池高温限值时,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保证电池的可靠运行,降低其高温风险。避免集成空调机组只进行制冷而需要PTC给乘客制热造成的能耗高,以及集成空调机组只给乘客进行制热造成的电池有高温风险的情况出现。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满足乘客的需求,若电池温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除集成空调机组外的车载制热装置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若电池温度小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若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若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若电池有制冷需求,则控制除集成空调机组外的车载制冷装置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若环境温度大于第二环境低温值TB,且若电池有制冷需求,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且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除集成空调机组外的车载制热装置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时,若电池温度降至电池安全限值TC,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停止制冷;其中,电池安全限值TC小于电池高温限值TD。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电池温度大于电池高温风险值TA时,才接收到电池的制冷请求;其中,电池高温风险值TA小于电池高温限值TD。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所介绍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并达到与方法相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BMS和集成空调机组,集成空调机组包括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和BMS通信连接,所述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所介绍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并达到与方法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系统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和集成空调机组,集成空调机组包括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BMS和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之间通信连接。该系统可实现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图1,对该方法做一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该方法,设定了几个限值,分别为电池高温限值TD、电池安全限值TC和电池高温风险值TA,以及第一环境低温值TF和第二环境低温值TB,且其关系为TF<TB,TC<TA<TD。其中,第一环境低温值TF和第二环境低温值TB是设置的环境低温范围的两个限值;电池高温限值TD是表示电池达到该值后必须要降温,否则电池将出现问题;电池高温风险值TA比电池高温风险值TA小,BMS在检测到电池温度达到该值(电池高温风险值TA)会向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发出制冷需求;电池安全限值TC表示只要电池温度在该值以下,电池均没有高温风险。另外,由于车辆中电池一般不只一个,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各个单体电池温度会略有差异。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该方法中出现的电池温度为单体电池中温度最高的单体电池的温度,当然也可为各个单体电池的平均温度。该方法过程如下: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采集并判断环境温度T环境:1、若T环境<TF,则说明该时刻环境温度较低,此时集成空调机组是不给电池制冷的,只能开启制热功能。所以此时判断乘客区是否有制热需求,若有,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此时若电池有制冷需求,则控制开启水泵自循环给电池冷却。由于这两种需求采用不同的装置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所以乘客区的制热需求和电池的制冷需求之间并没有先后的判断顺序。2、若TF≤T环境≤TB,则集成空调机组控制器采集并判断电池温度T电池:1)若T电池≥TD,说明此时电池温度特别高急需降温,电池高倍率使用时有高温和安全风险,此时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直至电池温度T电池降至TC,此时可控制集成空调机组停止制冷(可为控制集成空调机组关闭)。如果在该过程中,乘客区有制热需求,控制PTC对乘客区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而且,若电池温度T电池降至TC,乘客区的制热需求仍然存在,可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转为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2)若T电池<TD,则说明此时环境温度对电池来说尚可,可不对电池进行制冷,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可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3、若T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采集并判断环境温度:/n若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并判断环境温度:
若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小于等于第二环境低温值TB,采集并判断电池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电池温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
其中,第二环境低温值TB大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电池温度大于等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除集成空调机组外的车载制热装置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电池温度小于电池高温限值TD,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若乘客区有制热需求,则控制集成空调机组进行制热以满足乘客需求;若环境温度小于第一环境低温值TF,且若电池有制冷需求,则控制除集成空调机组外的车载制冷装置进行制冷以给电池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环境温度大于第二环境低温值T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洲荆俊雅邓小莉赵宏远赵世超董卫朋梁柱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