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58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及其装置,其包含:(1)成形第二物像,即利用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该第二物像;(2)成形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即利用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将第二物像包覆而形成该第一物像;藉此,能使其整体浸水的物像转换过程中极具想象和期待的创造乐趣,并可提供孩童更大的想象力空间和增加知识学习的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不同物像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加水的操 作,使容器内的第一物像与水产生化学反应而消失,并相继显现出预置于第一物像 内的第二物像,使具有物像转变的新奇感和乐趣性的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 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按,由于孩童是人类延续的新生命,好奇心是章心最好的写照,所以每个时代 总有各种玩具陪伴孩童度过其快乐的竜年,而近代科技发达,新奇玩具乃不断的开 发出,更是满足孩童的好奇心和增长相关知识;再者,由于人类更是万物之灵,心 灵思想特别丰富,许多童话创作故事更是提供孩童的幻想空间,如青蛙变王子、丑 小鸭变天鹅等等,也间接培养孩童的创造力和心灵想象力,使继为人类创造出更佳 的文明。孩童是人类未来的主人翁,如何在其充满好奇心的年代,结合有用的知识演变 成相关新奇的玩具,使寓教于乐,继而培养未来社会有用的领导者、创造者,诚是 有智之士应加以思考、实现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再提供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及其装置,其能 藉由简易的加水操作,使容器内所呈现的第一物像逐渐转换为第二物像,且该第二 物像更会持续变形涨大,用以提供操作上的新奇乐趣和作为成果的装饰品。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是再提供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及其 装置,其能使孩童在玩具玩乐当中,满足其好奇感和幻想力,并同时赋予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培养其知识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含以下的歩骤(1) 成形第二物像,即利用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该第二物像;(2) 成形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即利用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将第二物 像包覆而形成该第一物像。其中,该第二物像是由压克力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乙烯一醋酸乙烯所构成的群 组中选取混合形成的材料以射出成形而成。该第一物像是以复件式将该第二物像置于其内后黏结而成。该第一物像是将该第二物像置于一模具内而由小苏打,柠檬酸和水溶性高分子 聚合物的混合物以热塑射出成形而成。歩骤(2)进一步包括将该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置于一容器,将该容器内倒入水液,并使该第一物像浸没于水液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二物像;包覆于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该第一物像是以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其中,该第二物像是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该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是压克力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乙烯一醋酸乙烯所构成的 群组中选取混合形成的材料。该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是小苏打(碳酸氢纳),柠檬酸和水溶性高分子聚 合物的混合物。该第一物像是置设于一可倒入水液的容器内,该容器上方设有一盖体,该盖体 至少设有一供加注水及空气流通的通道。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1) 成形第二物像,即利用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该第二物像;(2) 成形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即利用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将第二物像包覆而形成该第一物像。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其包含 第二物像,该第二物像是以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第一物像,该第一物像是用以包覆第二物像,该第一物像是以遇水液可发泡而 溶化的材料作成。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其歩骤包含(1) 将包覆一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置于一容器,该第一物像是以遇水液可发泡而 溶化的材料制成;(2) 将容器内倒入水液,并使该第一物像浸没于水液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物体浸水后产生不同物像的变换,其整体过程极具想 象和期待的创造乐趣,并可提供孩童更大的想象力空间和增加知识学习的兴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 装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获致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造和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置于容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倒水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物像发泡溶化状态示意图一;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物像发泡溶化状态示意图二; 图6是本专利技术转换为第二物像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转换为第二物像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转换为第二物像完成膨胀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前述以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能,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 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参阅图l,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方法,如图所示, 其包括有(1) 成形第二物像ll:即利用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第二物像,改遇水可膨 胀性的材料可如压克力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乙烯一醋酸乙烯所构成的群组中选取混 合形成的材料;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物像是将该混合材料以射出成形而成。(2) 成形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12:即利用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将第二 物像包覆以形成第一物像,该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可如小苏打(碳酸氢纳 /NaHC03),柠檬酸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该第一物像是可以两件式(或多 件式)组成,即将该第二物像置于第一物像中,再将该两件式的第一物像以黏合方式 成形,或是将该第二物像先置于一模具内,并利用该小苏打、柠檬酸和水溶性高分 子聚合物的混合物以热塑射出成形该第一物像。(3) 将第一物像置于一容器13:即将该包覆有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置于一容器内。(4) 将容器内倒入水液14:即将水液(如水)置入该容器内,并使第一物像浸没于 水液中。(5) 第一物像开始发泡溶化15:即该所形成第一物像的材料遇水后丌始发泡而溶 化,此时小苏打(碳酸氢纳/NaHC03),柠檬酸在水中反应,产生水(H20)和二氧化碳 (CO,(6)第一物像溶化后显露出第二物像16:即当包覆于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发泡 溶化后,即可显现出该第二物像。(7) 将容器内置换新的水液17:即倒出容器内的水液,另加入容器新的水液(如 水;>;但此步骤可视需要而进行,并非必要步骤。(8) 第二物像持续成长18:即该所形成第二物像的材料遇水后开始膨胀,其过程犹如第二物像赋予生命的成长现象。(9) 第二物像成长完成19:待第二物像充分吸水膨胀后,即完成第二物像的成长。参阅图2,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如图所示, 其包括有第二物像20、第一物像30及容器40;该第二物像20是以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该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如压克力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乙烯一醋酸乙烯 所构成的群组中选取混合形成的材料,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物像如同一 王子的造形体,再者,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物像是将该混合材质以射出成形(或捏 塑、冲制或其它方式成形)。该第一物像30是用以包覆第二物像,该第一物像30是以 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制成,该第一物像30的材料可如小苏打(碳酸氢纳 /NaHC03)与柠檬酸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 一物像30如同一青蛙的造形体,该第一物像30是可以两件式(或多件式)组成,其操 作上是将该第二物像20置于第一物像30中,再将该两件式的第一物像30以黏合方式 成形,或是可先将该王子形体的第二物像20置于一模具内,并利用该小苏打与柠檬 酸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以热塑射出成形该青蛙形体的第一物像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由第一物像转为第二物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的步骤:(1)成形第二物像,即利用遇水可膨胀性的材料制作成该第二物像;(2)成形包覆第二物像的第一物像,即利用遇水液可发泡而溶化的材料将第二物像包覆而形成该第一物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垂立
申请(专利权)人:立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