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9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折弯模具和压卷模具,其中折弯模具由折弯上模架、折弯下模架、折弯凸模和折弯凹模四部分构成,利用折弯上模架带动折弯凸模向下冲压的方式,对板件进行折弯操作;压卷模具包括压卷上模架、压卷下模架、压卷限位板、压卷上凹模板、外斜板、压卷下凹模板和内斜板七部分构成,利用压卷上模架带动压卷上凹模板和外斜板向下冲压的方式,将折弯后的板件进行压卷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折圆弧操作通过分解,不仅将复杂的折圆弧操作简单化,同时利用模具,可以保证得到质量均一的板件,从而消除折圆弧板件的角度误差,减少修正次数,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涉及一种金属板件加工模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金属板件的折弯,传统设备的折弯方式是利用机床,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在利用机床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给定底模总高度和底模折弯区内槽的深度以及板件厚度,然后利用冲头下落与板件接触,继而继续下降到预定高度达到需要的弯曲角度,从而完成对金属板件的折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在数控折弯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操作员预先设定的一些参数对冲头的下降高度进行数学计算,然后预先设置机器,以实现程序化的弯曲角度,操作过程非常复杂,积累误差大,折弯结果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会使获得的角度带有误差,往往需要进行再次修正,从而增加了生产工艺,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板件的折弯装置进行适当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板件折弯操作过程复杂,容易产生角度误差、需要多次修正、增加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的问题,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基于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包括折弯模具和压卷模具,所述折弯模具包括折弯上模架和折弯下模架,所述折弯上模架和所述折弯下模架为长方体的金属板,且板面分别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折弯上模架之下连接有折弯凸模,所述折弯凸模垂直于所述折弯上模架的底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折弯凸模之上形成有折弯刀头,所述折弯刀头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折弯下模架之上连接有折弯凹模,所述折弯凹模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在所述折弯凹模的顶部形成有折弯导槽,所述折弯导槽由所述折弯凹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所述折弯刀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导槽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压卷模具包括压卷上模架、压卷下模架和压卷限位板,所述压卷上模架、所述压卷下模架和所述压卷限位板为长方体的金属板,其中所述压卷上模架和所述压卷下模架的板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压卷限位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压卷上模架和所述压卷下模架的板面;在所述压卷上模架之下连接有压卷上凹模板,所述压卷上凹模板沿所述压卷上模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压卷上凹模板之上形成有压卷导槽,所述压卷导槽由所述压卷上凹模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压卷上模架之下还连接有外斜板,所述外斜板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顶面贴合所述压卷上模架,与顶面相邻的侧面贴合所述压卷上凹模板;在所述外斜板靠近所述压卷上凹模板的一侧形成有下压斜面;在所述压卷下模架之上连接有压卷下凹模板,所述压卷下凹模板沿所述压卷下模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压卷下凹模板之上形成有压卷限位槽,所述压卷限位槽由所述压卷下凹模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压卷下模架之上还连接有内斜板,所述内斜板沿所述压卷下模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靠近所述压卷下凹模板;在所述内斜板背离所述压卷下凹模板的一侧形成有下压斜台;在所述压卷限位板在面对所述内斜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压卷限位板侧面的限位螺杆;所述压卷限位板和所述内斜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微动螺栓,所述微动螺栓垂直穿过所述压卷限位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压卷上模架在向下冲压的过程中,外斜板的下压斜面通过挤压内斜板上的下压斜台,使内斜板向所述压卷下凹模板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折弯刀头的末端的纵截面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刀头可以减少上下冲压的过程中对板件的损伤,避免因冲压刀头过于锋利造成板件机械强度的降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弯导槽和所述压卷导槽的纵截面为半圆形。半圆形的折弯导槽和压卷导槽便于折弯和压卷操作,通过导槽形状,确定折弯的压卷的圆弧的半径,从而保证板件折圆弧的尺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压斜面与所述下压斜台的角度相同,该角度在15°-75°之间,其中最佳选择为75°。随着角度的增大,下压斜面和下压斜台更趋近于直角,此时,下压斜面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对下压斜台的挤压力会被过多的分解到竖直方向,不利于下压斜台的运动。随着角度的减小,下压斜面的表面积增加,外斜板和内斜板的尺寸需要增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卷下凹模板在靠近所述内斜板的一侧形成有留缝板,所述留缝板靠近所述压卷下凹模板的底部。留缝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内斜板直接贴近压卷下凹模板,从而避免内斜板过度挤压待压卷的板件的情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限位螺杆的末端连接有与所述限位螺杆相适配的限位螺母。通过调节限位螺母,可以调节内斜板与压卷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限制内斜板的移动行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动螺栓与所述压卷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微动弹簧,所述微动弹簧的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微动螺栓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卷限位板之上。微动弹簧的设置,可以在压卷上模架的上移过程中,自动使内斜板向压卷限位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及时取出压卷完成的板件和放置待压卷的板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将金属板件的折弯操作划分为两步来完成,首先是利用折弯模具,通过上下冲压的方式,将需要折圆弧的板件进行折弯处理,使待折弯的板件具有初步的弯曲形态;然后利用压卷模具,通过上下冲压的方式,将弯曲后的板件压出所需的圆弧形状。本技术通过对折圆弧操作的分解操作,将复杂的折圆弧操作简单化,同时利用模具,可以保证得到质量均一的板件,从而消除折圆弧板件的角度误差,减少修正次数,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2、折弯模具的刀头末端的纵截面为半圆形,一方面可以便于对板件的折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冲压的过程中,折弯刀头对板件的损伤。3、限位螺栓和微动螺栓配合,可以实现内斜板的运动,从而在压卷冲压的过程中,随着压卷上模架的下移而主动压紧待压卷的板件,随着压卷上模架的上衣而主动松开压卷完成后的板件,便于板件的取放和压卷。4、留缝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外斜板过度挤压板件,避免造成板件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的折弯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的压卷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的板件折弯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的板件压卷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的压卷模具的内斜板、外斜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折弯模具;11、折弯上模架;12、折弯下模架;13、折弯凸模;130、折弯刀头;14、折弯凹模;140、折弯导槽;2、压卷模具;21、压卷上模架;22、压卷下模架;23、压卷限位板;24、压卷上凹模板;240、压卷导槽;25、外斜板;250、下压斜面;26、压卷下凹模板;260、压卷限位槽;261、留缝板;27、内斜板;270、下压斜台;28、限位螺杆;280、限位螺母;29、微动螺栓;290、微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包括折弯模具(1)和压卷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模具(1)包括折弯上模架(11)和折弯下模架(12),所述折弯上模架(11)和所述折弯下模架(12)为长方体的金属板,且板面分别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折弯上模架(11)之下连接有折弯凸模(13),所述折弯凸模(13)垂直于所述折弯上模架(11)的底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折弯凸模(13)之上形成有折弯刀头(130),所述折弯刀头(130)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折弯下模架(12)之上连接有折弯凹模(14),所述折弯凹模(14)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在所述折弯凹模(14)的顶部形成有折弯导槽(140),所述折弯导槽(140)由所述折弯凹模(1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所述折弯刀头(1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导槽(1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n所述压卷模具(2)包括压卷上模架(21)、压卷下模架(22)和压卷限位板(23),所述压卷上模架(21)、所述压卷下模架(22)和所述压卷限位板(23)为长方体的金属板,其中所述压卷上模架(21)和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板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压卷限位板(23)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压卷上模架(21)和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板面;在所述压卷上模架(21)之下连接有压卷上凹模板(24),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沿所述压卷上模架(2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之上形成有压卷导槽(240),所述压卷导槽(240)由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压卷上模架(21)之下还连接有外斜板(25),所述外斜板(25)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顶面贴合所述压卷上模架(21),与顶面相邻的侧面贴合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在所述外斜板(25)靠近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的一侧形成有下压斜面(250);在所述压卷下模架(22)之上连接有压卷下凹模板(26),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沿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之上形成有压卷限位槽(260),所述压卷限位槽(260)由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压卷下模架(22)之上还连接有内斜板(27),所述内斜板(27)沿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靠近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在所述内斜板(27)背离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的一侧形成有下压斜台(270);在所述压卷限位板(23)在面对所述内斜板(2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压卷限位板(23)侧面的限位螺杆(28);所述压卷限位板(23)和所述内斜板(27)之间连接有多个微动螺栓(29),所述微动螺栓(29)垂直穿过所述压卷限位板(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件的折圆弧模具,包括折弯模具(1)和压卷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模具(1)包括折弯上模架(11)和折弯下模架(12),所述折弯上模架(11)和所述折弯下模架(12)为长方体的金属板,且板面分别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折弯上模架(11)之下连接有折弯凸模(13),所述折弯凸模(13)垂直于所述折弯上模架(11)的底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折弯凸模(13)之上形成有折弯刀头(130),所述折弯刀头(130)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折弯下模架(12)之上连接有折弯凹模(14),所述折弯凹模(14)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在所述折弯凹模(14)的顶部形成有折弯导槽(140),所述折弯导槽(140)由所述折弯凹模(1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所述折弯刀头(1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导槽(1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压卷模具(2)包括压卷上模架(21)、压卷下模架(22)和压卷限位板(23),所述压卷上模架(21)、所述压卷下模架(22)和所述压卷限位板(23)为长方体的金属板,其中所述压卷上模架(21)和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板面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压卷限位板(23)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压卷上模架(21)和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板面;在所述压卷上模架(21)之下连接有压卷上凹模板(24),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沿所述压卷上模架(2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之上形成有压卷导槽(240),所述压卷导槽(240)由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压卷上模架(21)之下还连接有外斜板(25),所述外斜板(25)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顶面贴合所述压卷上模架(21),与顶面相邻的侧面贴合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在所述外斜板(25)靠近所述压卷上凹模板(24)的一侧形成有下压斜面(250);在所述压卷下模架(22)之上连接有压卷下凹模板(26),所述压卷下凹模板(26)沿所述压卷下模架(22)的长度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固而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