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91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包括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框架、密封装置和负压风机,密封装置活动连接于支撑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密封装置实现一定的密封作用,负压风机在密封空间内形成负压区域以收集烟气,提高了负压风机的工作效率和烟气收集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风机在完全敞开的环境下功耗大,收集效果差,造成烟气逃逸的技术问题;并且,密封装置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浇铸过程中,密封装置可以进行活动,防止密封装置覆设在待浇铸容器上方而遮挡浇铸液,保证了浇铸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业领域,特别涉及浇铸时产生的烟气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我国铸造业已广泛采用自硬呋喃树脂、酚醛树脂砂造型,树脂砂型在浇注和冷却时,会散发出很浓的烟气,因受高温铝水、铁水以及钢水的烘烤,烟气成分不仅有烟尘和CO,还会产生分解出来的有机物质和粘度较大的树脂油性挥发物。目前整个铸造行业在处理浇注气体的收集时,往往采用的是室内排放(直排到车间内),集中回收处理后达到标准后再排放,并没有在整个浇注气体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捕捉与采集。当气体弥散到整个车间后,需要增设大功率的风机等除尘设备,才能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能耗很高。这本身不符合节约能源的做法,并且处理的效果并不突出,对工作在车间内的员工健康来说也不是一种长久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一般通过负压风机形成真空负压区,侧面吸烟尘,但是侧面距离超过50cm时,存在无法改变烟尘走向,烟尘直接上升逃逸,无法引导至处理系统,对工人健康不利,同时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在石油、化工、印刷等行业,对有机废气处理已有多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铸造行业有机废气有机物浓度低,产气量少,非定点排放等特点,很难直接将上述各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直接照搬使用。因此,急需针对铸造业产生的烟气或废气设计有效的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包括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框架、密封装置和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收集浇铸时产生的烟气,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避让状态,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装置在烟气发生源周向围合形成预定的浇铸空间,从而提高所述负压风机的烟气收集效率,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至避让状态以防止影响浇铸。烟气发生源即为待浇铸容器也即砂坑,该支撑框架设置在待浇铸容器上方,密封装置支撑在待浇铸容器上方并形成一定的浇铸空间,该浇铸空间有利于负压风机工作形成负压区域。负压风机在形成的浇铸空间内收集烟气,提高了烟气收集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装置在敞开的环境下收集效果差,造成烟气逃逸的技术问题。并且,密封装置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浇铸过程中,密封装置可以进行活动,防止密封装置覆设在待浇铸容器上方而遮挡浇铸液,保证了浇铸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其在被烟气污染后能够拆卸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整个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一安装部,所述负压风机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在浇铸过程中负压风机可以进行移动,在完成一次浇铸后,负压风机跟随浇包移动至下一待浇铸件进行浇铸,实现了烟气收集的自动化,提高了烟气吸收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压风机为负压风机,所述安装部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撑框架后端的预定位置处,通过负压风机在支撑框架后端提供负压吸力,不会影响前端浇包的浇铸过程,同时负压将浇铸时产生的烟气引导至后端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烟气收集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密封单元,各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其中,在进行浇铸时,可以使位于待浇铸容器上方的第一密封单元活动以进行避让,而其他第一密封单元不需要进行避让,不需要密封装置整体活动,因此提高了密封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或所述第一密封单元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其中,转动连接具有形式多样化的优点,如第一密封单元可以沿上下方向活动,或者在水平面内转动;滑动连接使得密封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若干第一密封单元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并且滑动的方式的驱动结构更加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导轨,所述第一密封单元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导轨沿自前向后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单元沿自前向后的方向活动,进行避让或密封,并且使若干第一密封单元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单元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分别配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各第一密封单元分别由各自的第一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因此可以分别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若干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以在密封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形成预定角度的方式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二密封单元进一步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提高收集装置的烟气吸收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为可收卷机构,且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的前端。在浇铸时,第二密封单元收缩并随着第一密封单元活动进行避让,从而不会干扰浇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使得该收集装置能够前后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烟气收集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技术的收集装置,包括起主要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框架、密封装置和负压风机,通过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密封装置实现一定的密封作用,负压风机在形成的浇铸空间内形成负压区域以收集烟气,提高了负压风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了烟气收集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装置在敞开的环境下无法收集完全,造成烟气逃逸的技术问题;并且,密封装置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浇铸过程中,密封装置可以进行活动,防止密封装置覆设在待浇铸容器上方而遮挡浇铸液,保证了浇铸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其在被烟气污染后能够拆卸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整个收集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二,本技术的收集装置,所述负压风机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安装部,在浇铸过程中负压风机可以进行移动,在完成一次浇铸后,负压风机跟随浇包移动至下一待浇铸件进行浇铸,实现了烟气收集的自动化,提高了烟气吸收效率。第三,本技术的收集装置,各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在进行浇铸时,可以使位于待浇铸容器上方的第一密封单元活动以进行避让,而其他第一密封单元不需要进行避让,不需要密封装置整体活动,因此提高了密封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第四,本技术的收集装置,密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单元前端的第二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进一步提高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在进行浇铸时,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同时活动进行避让,而其他密封单元则任然发挥密封作用,因此负压风机在形成的浇铸空间内进行抽吸,提高了烟气收集效率。第五,本技术的收集装置,支撑框架底部设置的滚轮使得收集装置能够前后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烟气收集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收集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框架、密封装置和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收集浇铸时产生的烟气,/n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避让状态,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装置在烟气发生源周向围合形成预定的浇铸空间,从而提高所述负压风机的工作效率,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至避让状态以防止影响浇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框架、密封装置和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收集浇铸时产生的烟气,
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避让状态,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装置在烟气发生源周向围合形成预定的浇铸空间,从而提高所述负压风机的工作效率,所述密封装置活动至避让状态以防止影响浇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一安装部,所述负压风机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于靠近所述支撑框架后端的预定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密封单元,各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铸造产生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地源刘烨唐磊唐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