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684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压力罐的侧部设有液位控制器、底部通过供油管路接入油膜轴承,供油管路的上游设有气动蝶阀、下游设有电子压力控制器和电子温度控制器;泵组出口一路进入压力罐底部,另一路接入供油管路;压缩空气出口一路经过电磁阀、单向阀、电子压力控制器进入压力罐顶部,另一路驱动气动蝶阀,单向阀上并联气动增压缸;正常液位下电磁阀关闭、气动蝶阀开启,液位高时电磁阀开启、液位低时气动蝶阀关闭,正常启泵时气动蝶阀延时开启、正常停泵时气动蝶阀同步关闭;电子压力控制器和电子温度控制器在达到最高值或低于最低值时报警并提示。该系统自动程度高、可靠性强,能维持液位稳定和油液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轧钢工业领域,油膜轴承具有承载力大、使用寿命长、高速且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是现代高速轧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油膜轴承是利用润滑油的粘性和油在轴承副中的楔形间隙所形成的流体动压作用,从而形成承载油膜的轴承,因此供油的油品、油温、压力对油膜轴承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保证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供油压力稳定,一般配置有压力罐;压力罐在正常工作时用于稳压;在异常停电等紧急事故时用于短时应急供油,保证当前轧件的顺利通过,从而保护油膜轴承。当前的压力罐供油系统故障率高、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且可靠性强,能维持压力罐内液位的稳定,保证压力罐内油液的温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包括压力罐(11),压力罐(1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2)、侧部设有液位控制器(13)、底部通过供油管路接入油膜轴承润滑点,液位控制器(13)带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位开关,供油管路的上游设有气动蝶阀(10)、下游设有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泵组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旁通球阀(14)和旁通单向阀(15)后进入压力罐(11)底部,另一路经过止回阀(16)后接入供油管路的上下游之间;压缩空气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球阀(1.1)、气动二联件(2)、二位二通电磁阀(3、单向阀(4.1)、电子压力控制器(6.1)后进入压力罐(11)顶部,单向阀(4.1)上并联有气动增压缸(8),气动增压缸(8)出口处设有单向阀(4.2),另一路经过球阀(1.5)、气动三联件(9)后作为气动蝶阀(10)的驱动气源;正常液位下二位二通电磁阀(3)处于关闭状态、气动蝶阀(10)处于开启状态,液位高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开启、液位低时气动蝶阀(10)关闭,正常启泵时气动蝶阀(10)延时开启、正常停泵时气动蝶阀(10)同步关闭;电子压力控制器(6.1)、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在达到各自设定的最高值或低于各自设定的最低值时报警并提示。进一步地,液位控制器(13)带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超高位四个液位开关,低位≤液位<高位时,为正常液位,二位二通电磁阀(3)延时关闭、停止向压力罐(11)充气,气动蝶阀(10)开启;液位≥高位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打开,向压力罐(11)充气;液位≥超高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气压或排除其它故障;液位<低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气压或排除其它故障;液位<极低位时,气动蝶阀(10)关闭。进一步地,气动蝶阀(10)带有开闭到位检测功能,给定气动蝶阀(10)开启信号指令一定时间后,无开启到位信号反馈时,报警并提示气动蝶阀(10)故障;给定气动蝶阀(10)关闭信号指令一定时间后,无关闭到位信号反馈时,报警并提示气动蝶阀(10)故障。进一步地,泵组所供压力油为5~8bar,进口处的压缩空气为3~5bar,接入油膜轴承润滑点的压力油为5~8bar。进一步地,电子压力控制器(6.1)上游附近设有压力表(5.1),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上游附近设有压力表(5.2)和温度计(18),压力表(5.1)和压力表(5.2)带有常开的压力开关。进一步地,电子压力控制器(6.1)上游附近设有消音器(7),消音器(7)串联有常闭的球阀(1.4)。进一步地,液位控制器(13)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球阀(1.6)和球阀(1.7)与压力罐(11)连通。进一步地,气动增压缸(8)分别通过球阀(1.2)和球阀(1.3)接入单向阀(4.1)的上游和下游。进一步地,供油管路上游设有蝶阀(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采用“二位二通电磁阀(3)+气动增压缸(8)”的充气回路,结合压力罐(11)的液位进行自动控制连锁,避免了人工充气的弊端,当二位二通电磁阀(3)得电打开,气动增压缸(8)能自行对压力罐(11)进行补充气压至调定的压力值,自动化程度高且可靠性强;该系统在泵站的启、停控制上,对压力罐(11)出口的供油管路上的阀门进行合理顺序控制,减少冲击,维持压力罐(11)内液位的稳定;该系统新增旁通单向补油,一路通过旁通球阀(14)和旁通单向阀(15)进入压力罐(11)底部,维持压力罐(11)内油液的流动性,保证压力罐(11)内油液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的原理图。图中:1.1-1.7、球阀;2、气动二联件(过滤,减压);3、二位二通电磁阀;4.1-4.2、单向阀;5.1-5.2、压力表;6.1-6.2、电子压力控制器;7、消音器;8、增压缸(压缩比2:1);9、气动三联件(过滤,减压,去油雾);10、气动蝶阀;11、压力罐;12、安全阀;13、液位控制器;14、旁通球阀;15、旁通单向阀;16、止回阀;17、蝶阀;18、温度计;19、电子温度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包括压力罐11,压力罐1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2、侧部设有液位控制器13、底部通过供油管路接入油膜轴承润滑点,液位控制器13带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位开关,供油管路的上游设有气动蝶阀10、下游设有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泵组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旁通球阀14和旁通单向阀15后进入压力罐11底部,另一路经过止回阀16后接入供油管路的上下游之间;压缩空气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球阀1.1、气动二联件2、二位二通电磁阀3、单向阀4.1、电子压力控制器6.1后进入压力罐11顶部,单向阀4.1上并联有气动增压缸8,气动增压缸8出口处设有单向阀4.2,另一路经过球阀1.5、气动三联件9后作为气动蝶阀10的驱动气源;正常液位下二位二通电磁阀3处于关闭状态、气动蝶阀10处于开启状态,液位高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开启、液位低时气动蝶阀10关闭,正常启泵时气动蝶阀10延时开启、正常停泵时气动蝶阀10同步关闭;电子压力控制器6.1、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在达到各自设定的最高值或低于各自设定的最低值时报警并提示。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位控制器13带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超高位四个液位开关,低位≤液位<高位时,为正常液位,二位二通电磁阀3延时关闭、停止向压力罐11充气,气动蝶阀10开启;液位≥高位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打开,向压力罐11充气;液位≥超高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气压或排除其它故障;液位<低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气压或排除其它故障;液位<极低位时,气动蝶阀10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气动蝶阀10带有开闭到位检测功能,给定气动蝶阀10开启信号指令一定时间后,无开启到位信号反馈时,报警并提示气动蝶阀10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罐(11),压力罐(1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2)、侧部设有液位控制器(13)、底部通过供油管路接入油膜轴承润滑点,液位控制器(13)带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位开关,供油管路的上游设有气动蝶阀(10)、下游设有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泵组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旁通球阀(14)和旁通单向阀(15)后进入压力罐(11)底部,另一路经过止回阀(16)后接入供油管路的上下游之间;压缩空气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球阀(1.1)、气动二联件(2)、二位二通电磁阀(3、单向阀(4.1)、电子压力控制器(6.1)后进入压力罐(11)顶部,单向阀(4.1)上并联有气动增压缸(8),气动增压缸(8)出口处设有单向阀(4.2),另一路经过球阀(1.5)、气动三联件(9)后作为气动蝶阀(10)的驱动气源;正常液位下二位二通电磁阀(3)处于关闭状态、气动蝶阀(10)处于开启状态,液位高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开启、液位低时气动蝶阀(10)关闭,正常启泵时气动蝶阀(10)延时开启、正常停泵时气动蝶阀(10)同步关闭;电子压力控制器(6.1)、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在达到各自设定的最高值或低于各自设定的最低值时报警并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罐(11),压力罐(1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2)、侧部设有液位控制器(13)、底部通过供油管路接入油膜轴承润滑点,液位控制器(13)带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位开关,供油管路的上游设有气动蝶阀(10)、下游设有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泵组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旁通球阀(14)和旁通单向阀(15)后进入压力罐(11)底部,另一路经过止回阀(16)后接入供油管路的上下游之间;压缩空气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球阀(1.1)、气动二联件(2)、二位二通电磁阀(3、单向阀(4.1)、电子压力控制器(6.1)后进入压力罐(11)顶部,单向阀(4.1)上并联有气动增压缸(8),气动增压缸(8)出口处设有单向阀(4.2),另一路经过球阀(1.5)、气动三联件(9)后作为气动蝶阀(10)的驱动气源;正常液位下二位二通电磁阀(3)处于关闭状态、气动蝶阀(10)处于开启状态,液位高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开启、液位低时气动蝶阀(10)关闭,正常启泵时气动蝶阀(10)延时开启、正常停泵时气动蝶阀(10)同步关闭;电子压力控制器(6.1)、电子压力控制器(6.2)和电子温度控制器(19)在达到各自设定的最高值或低于各自设定的最低值时报警并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膜轴承润滑泵站的压力罐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位控制器(13)带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超高位四个液位开关,低位≤液位<高位时,为正常液位,二位二通电磁阀(3)延时关闭、停止向压力罐(11)充气,气动蝶阀(10)开启;液位≥高位时,二位二通电磁阀(3)打开,向压力罐(11)充气;液位≥超高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气压或排除其它故障;液位<低位时,报警并提示检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罗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