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保温板、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664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式保温板、保温系统,其中用于构建保温系统保温层的隔离式保温板包括:板体,该板体具有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中一个或两个板面设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相应板面分隔成面单元的面沟槽,四个侧面中至少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将相应侧面在厚度方向上分隔成面单元的侧沟槽;防火隔离带,由燃烧等级为A1或A2级的材料填入侧沟槽、面沟槽后形成。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式保温板防火性能相对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式保温板、保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式保温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该隔离式保温板的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农业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共称为民生能耗,其中建筑能耗约占民生能耗的33%,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当前节能降耗的主要方向。降低建筑能耗的主要方式是降低建筑内外的热交换,实现方式则主要是在建筑墙体上制作保温系统,即常说的建筑墙体内保温、建筑墙体外保温,其中因在建筑基层墙体的内侧制作内保温系统会占据较大的室内空间,实际应用相对较少,当前应用较广的建筑墙体保温主要是建筑墙体外保温。相对于无机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相对较好,且密度小,但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等级相对较高,一般为B3(易燃)、B2(可燃)或者B1(难燃)级,很难达到A2(不燃,有一定烟气)级,更难达到A1(绝对不燃)级防火标准。如无机保温材料中的光岩棉板,其燃烧等级为A1级(岩棉复合材料板为A2级),导热系数约为0.039W/(m·K)(平均温度25℃),密度约为180kg/m3,如有机保温材料中的GPES保温板,防火等级为B1级,导热系数约为0.022W/(m·K)(平均温度25℃),密度约为35kg/m3。尽管有级保温材料燃烧等级相对较高,但因其密度小(可有效减轻建筑负荷)、隔热性能好,当前几乎垄断了整个外墙保温市场。为了提高有级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在一些实现中如GPES,其是高分子聚合物中掺加了改性纳米石墨颗粒以及阻燃剂等制备而成。通过牺牲一定的保温性能,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阻燃性能,不过其阻燃性能仍有提升的空间。为进一步提高保温板的防火性能,在另一些实现中,如在保温板上加工出沟槽,进而在沟槽内填充无机浆料,如水泥基浆料,形成防火隔离带。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4475U,其公开了一种隔离式防火保温板,其基本构思即在保温板体中间隔设置有A级材料防火隔离带,并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提出在保温板上开纵横槽,在槽内填充A级材料,形成防火隔离带。当前针对隔离式防火保温板的改进方向主要是沟槽的构造方式,以及开槽深度等,以减轻对保温板强度的损伤,并且尽可能的提高保温板的防火性能。纵横开槽尽管可以提高保温板的防火性能,但对保温板强度的损伤较大,尤其是经过研究发现,纵向槽对防火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当前普遍采用开横槽的方式。不过目前对于隔离式防火保温板,其仍然遗漏了一个防火隔离的方向,即保温板的厚度方向。由于外墙施工的精度问题,外墙通常需要外墙保温系统进行整体找平,而保温板是外墙整体找平的主要构造物,保温板的厚度通常为3cm~8cm,同一建筑上所使用的保温板的厚度也相差较大,其中相对较厚的保温板必然在厚度方向上燃烧链式反应自由基相对较大,因此,有必要在该方向上构造防火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性能相对更佳的隔离式防火保温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隔离式防火保温板构造保温层的保温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隔离式保温板,包括:板体,该板体具有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中一个或两个板面设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相应板面分隔成面单元的面沟槽,四个侧面中至少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将相应侧面在厚度方向上分隔成面单元的侧沟槽;防火隔离带,由燃烧等级为A1或A2级的材料填入侧沟槽、面沟槽后形成。可选地,每个侧面设有一条侧沟槽;相应四侧沟槽于板体的板角处顺次连接;或两个侧面设有侧沟槽,设有侧沟槽的侧面为贴装时的竖直侧面。可选地,侧沟槽的宽度为5~15mm;侧沟槽的深度为2~5mm。可选地,于板体的一板面相对的两边设有伪企口或四边均设有伪企口;所述伪企口为开在相应板面边侧的边槽;开有伪企口的板面为板体的外表面。可选地,伪企口与相应侧沟槽构成整体边沟槽。可选地,所述A1或A2级材料为水泥基砂浆,相应防火隔离带为固化后的水泥基防火隔离带。可选地,至少填充面沟槽的水泥基砂浆内分散有聚合物颗粒。可选地,至少填充面沟槽的水泥基砂浆内分散有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可选地,用于填充侧沟槽的水泥基砂浆为适于喷涂的水泥基砂浆。可选地,板体表面设有界面剂层和/或覆面砂浆层。可选地,所述面沟槽为:第一形式,分布在两板面上的横沟槽;第二形式,分布在两板面上的横沟槽和纵沟槽;第三形式,分布在两板面上的左斜沟槽和右斜沟槽;或第四形式,分布在两板面上的折线沟槽或曲线沟槽。可选地,第一形式中,分布在两板面上的横沟槽在纵向依序间隔排列。可选地,面沟槽延伸至板体边侧的部分与侧沟槽连通。可选地,面沟槽的槽深不小于板厚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板厚的三分之二。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该外墙保温系统以前述的隔离式保温板构造保温层。可选地,该外墙保温系统,包括:粘结砂浆层,位于基层墙体外;保温板层,借由所述粘结砂浆层贴装在基层墙体上;找平层,位于保温板层外,用于保温层贴装后的找平;抹面层,成型在找平层表面;饰面层,装饰在抹面层上。可选地,饰面层与抹面层间设有用于弹性过渡的底涂层。可选地,每块隔离式保温板通过2~5个锚栓辅助固定;锚栓穿入基层墙体。可选地,锚栓的栓头容置在隔离式保温板外表面的沉孔内;在锚栓固定后,于沉孔内覆盖有保温材质制作的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除了在保温板板体的板面上设有防火隔离带,还在保温板板体的侧面设置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的降低燃烧过程中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具有更佳的防火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隔离式保温板结构示意图(省略防火隔离带)。图2为一实施例中隔离式保温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隔离式保温板结构示意图(省略防火隔离带)。图4为再一实施例中隔离式保温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隔离式保温板结构示意图(省略防火隔离带)。图6为一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系统示意图。图中:1.贴装面沟槽,2.侧面沟槽,3.贴装面,4.侧面,5.外表面,6.外表面沟槽,7.底面,8.底面沟槽,9.防火隔离带,10.上伪企口,11.下伪企口,12.斜沟槽,13.饰面层,14.底涂层,15.抹面层,16.板缝,17.找平层,18.保温层,19.盖,20.锚栓,21.粘结砂浆层,22.基层墙体。R.右,S.厚,T.上。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消防着火四面体模型,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火灾发生和蔓延过程中遵循着火四面体原则,即点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和燃烧过程中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关于链式反应自由基,其体现的是三维空间,而不是二维,尽管对于例如保温板的外表面5更易于直接与空气接触。为抑制链式反应自由基的发展,当前普遍采用的手段是在保温板的两个板面上开纵横槽,然后在纵横槽填充防火浆料,形成防火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板体,该板体具有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中一个或两个板面设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相应板面分隔成面单元的面沟槽,四个侧面中至少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将相应侧面在厚度方向上分隔成面单元的侧沟槽;/n防火隔离带,由燃烧等级为A1或A2级的材料填入侧沟槽、面沟槽后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该板体具有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中一个或两个板面设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相应板面分隔成面单元的面沟槽,四个侧面中至少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将相应侧面在厚度方向上分隔成面单元的侧沟槽;
防火隔离带,由燃烧等级为A1或A2级的材料填入侧沟槽、面沟槽后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每个侧面设有一条侧沟槽;
相应四侧沟槽于板体的板角处顺次连接;或
两个侧面设有侧沟槽,设有侧沟槽的侧面为贴装时的竖直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侧沟槽的宽度为5~15mm;
侧沟槽的深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于板体的一板面相对的两边设有伪企口或四边均设有伪企口;
所述伪企口为开在相应板面边侧的边槽;
开有伪企口的板面为板体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4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伪企口与相应侧沟槽构成整体边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1或A2级材料为水泥基砂浆,相应防火隔离带为固化后的水泥基防火隔离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填充面沟槽的水泥基砂浆内分散有聚合物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填充面沟槽的水泥基砂浆内分散有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填充侧沟槽的水泥基砂浆为适于喷涂的水泥基砂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板体表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汇泉德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