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英武专利>正文

交通路标发射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61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路标的发射和接收装置,特别是能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它是将发射器固定在道路旁的交通标声牌前方桅杆上端,而接收器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在接收器的译码显示电路中,继电器J接在三极管BG4的集电极,其常闭开关J1和指示灯L串联在定时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电容C9接在译码器IC1的输出端,二极管D4、D5分别接在定时电路IC3、IC4的输入端,使车辆经过有标志牌路面时,驾驶者能清晰、准确看到标志。(*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路标的发射和接收装置,特别是能不受气候的变化而获得清晰、准确的显示。目前,常见的交通路标,譬如禁令标志、分道线标志等,以道路旁桅杆上悬挂板式标志牌,凭车辆驾驶者直接观察,而正确引导车辆的行驶,尽管标志牌上的文字、符号都可以制作很醒目,但是,对于边开车边搜导标志的驾驶者来说,仍然感到紧张、费劲,常常出现力不从心找不到标志牌或看错标志,引导失误造成违反交通规则,甚至驾驶者精力分散出现交通事故,尤其在恶劣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譬如刮风、下雨、雪、雾、夜间(照明不够时)等,更容易出现上述事故。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路标发射接收机,能把路旁标志牌上的不同标志,以红外线脉冲信号向路面发射,而通过路面的车内接收到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信号并转换成标志牌上不同的标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具有整流稳压电源、多谐振荡电路及发射板的发射器,和具有接收板和译码显示电路的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固定在道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前方桅杆上端,而接收器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在接收器的译码显示电路中,继电器(J)一端接在三极管(BG4)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其常闭开关(J1)和指示灯(L)串联在定时集成电路(IC2)的3脚;电容(C9)接在译码器IC1的输出端8脚和直流电源之间;二极管(D4)正、负端分别接在定时电路(IC3)2脚和直流电源输入端,同样,二极管(D5)正、负端分别接在音响定时电路(IC4)2脚和直流电源输入端;还有二极管(D1)正、负端分别接在12伏蓄电池输入端和稳压器(Wy)1脚,而二极管D2正、负端分别接地线和12伏蓄电池输入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车辆通过路面时,车内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出道路旁标志牌上的标志,而不受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射器电路原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接收器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的发射器1包括电路板及其外罩,以外罩固定在路旁交通标志牌前方100--200米的桅杆上端,向路面发射代表标志牌上各种标志的不同红外线脉冲信号,形成一个25米左右的信号覆盖区;而在车辆的驾驶室内设置电路板及其外罩的接收器2,当车辆经过信号覆盖区时,接收机接收到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信号,经放大、整形、译码等过程,在接收器2的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标志(图形或文字)。整个接收器2具有15个单元,每个单元代表一个固定的交通标志,当其中任何一个或两个单元接收到相符的发射频率信号时,便输出指示,使屏幕内指示灯L发光,显示标志,同时音响电路也发出音响,提示司机注意。参见图1所示,发射器1的电路板上具有整流稳压电源11、多谐振荡电路12及发射板13。整流稳压电源11是由220伏交流市电、经二极管D3、D4、D5和D6整流,稳压器Wy输出端3脚输出12伏直流电连通多谐振荡电路12输入端。多谐振荡电路12由二极管D1、D2、可调电阻W1、W2、电容C1及振荡器ICIF(555集成电路)构成,以ICIF的输出端3脚、串联电阻R1接入三极管BG1F基板。这种振荡电路占空比、范围可调。发射极13经三极管BG1F发射极上的8个发光管LED及电阻R2为其负载、向外发射一定频率红外光脉冲信号,其频率由可调电阻W1和电容C1调定,并由可调电阻W2调节占空比,使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参见图2所示,接收器2的电路板上具有接收板21和译码显示电路22。接收板21是由红外接收管PH接收发射板13发射的红外信号后,经三极管BG1、BG2、BG3整形放大,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经电容C5送入译码显示电路22的译码器IC1的3脚。译码显示电路22由译码器IC1的3脚接收到整形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译码,该译码器IC1为一锁相环音频译码专用集成电路,其频率由接入5脚可调电阻W1和接入6脚的电容C6调定,当接到的频率信号符合予先调定的频率时,输出端8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置位),并将这一变化送给定时集成电路IC2的2脚,由于输出端3脚接指示灯L并串联常闭开关J1,对地构成回路,此时,集成电路IC2的2脚接到低电平信号时,3脚变为高电平,在屏幕内的指示灯L接通而发亮光,此时,屏幕上的标志图形便显示出来,电阻R10一端接IC26脚而电容C10一端接IC27脚,并且这两端串联构成3.5秒的延时,以保证行驶中的车辆快速通过红外发射器1的信号覆盖区后,虽然没有发射信号,指示灯L仍能保持3.5秒时间发亮,使驾驶者有足够时间识别标志(图形或文字)。上述译码器IC1和定时集成电路IC2在整个电路内共有15个,从而构成标志图形译码显示的全部电路,为了克服各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譬如一个单元的指示灯L灭了(复位),瞬时的电流增大,却触发另一个单元的指示灯L发亮(置位),因此,在IC1的输出端8脚和直流电源之间连接电容C9,吸收瞬时增大的电流,防止干扰另一指示灯L,保证任何一个单元电路不会受其它单元电路电平转换出现电流波动而受到触发。定时电路IC3是一个5秒的定时电路,在红外接收器2开机后,IC3的2脚经电容C17接地线、是低电平,输出端3脚被置位为高电平,3脚经电阻R11接三极管BG4的基极,此时,BG4导通、集电极上的继电器J接通,继电器J另一端接电源输入端,此时,常闭开关J1断开,指示灯L熄灭;从而避免了开机时,电路的瞬时电流增大,使IC2被置位所有指示灯L全亮的不正常现象。继电器J连接在三极管BG4集电极和电源输入端之间,可保证常闭开关J1先于IC2置位前切断指示灯回路,使整个电路工作更加可靠。由于IC35秒钟才复位,因此,当J1重新闭合时,IC2早已复位输出端呈低电平,指示灯L不会再亮。音响定时电路IC4,电容C20一端连接IC4的2脚,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3接到IC1的输出端8脚为低电平;当15个通道中任何一个通道有低电平信号输出,IC2被触发,使指示灯L亮出标志的同时,IC4的2脚也被低电平触发,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14使三极管BG5导通,音响器H发出0.5秒的音响,以提示司机注意。二极管D4的正、负端分别连接IC3的2脚和电源输入端,同样,二极管D5正、负端分别连接IC4的2脚和电源输入端。当IC3、IC4的2脚一次低电平触发后,分别在电容C17、C20两端会积累一定电势,阻止第二次低电平信号触发,而二极管D4、D5能分别放掉积累电势,确保连续开机或两个标志信号连续到达时IC3、IC4能及时得到触发。接收器2的直流电源是12伏蓄电池,而蓄电池是直接由车辆上的交流发电机充电,因此,12伏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流中,有不同频率的交流脉冲分量进入电路,会触发IC2的输入端2脚,使指示灯L出现不稳定地闪动;因此,把二极管D1正、负端分别接在蓄电池输出端和稳压器Wy输入端1脚,而二极管D2正、负端分别接地线和蓄电池输出端。因此,来自蓄电池的交流正脉冲才能通过二极管D1,经稳压器Wy稳压,输出端3仍然保持9伏电压,而交流负脉冲,只能通过二极管D2接地线。权利要求一种交通路标发射接收机包括具有整流稳压电源、多谐振荡电路及发射板的发射器,和具有接收板和译码显示电路的接收器,其特征是发射器固定在道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前方桅杆上端,而接收器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在接收器的译码显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路标发射接收机包括具有整流稳压电源、多谐振荡电路及发射板的发射器,和具有接收板和译码显示电路的接收器,其特征是:发射器固定在道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前方桅杆上端,而接收器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在接收器的译码显示电路中,继电器(J)一端接在三极管(BG4)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其常闭开关(J1)和指示灯(L)串联在定时集成电路(IC2)的3脚;电容(C9)接在译码器IC1的输出端8脚和直流电源之间;二极管(D4)正、负端分别接在定时电路(IC3)2脚和直流电源输入端,同样,二极管(D5)正、负端分别接在音响定时电路(IC4)2脚和直流电源输入端;还有二极管(D1)正、负端分别接在12伏蓄电池输入端和稳压器(WY)1脚,而二极管(D2)正、负端分别接在地线和12伏蓄电池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英武
申请(专利权)人:尚英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