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61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下室外墙,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相互连接的墙体和底板,底板凸出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墙体和放大脚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放大脚上贴合防水层叠层设置有多个膨润土保温块,多个膨润土保温块的外侧的区域用于填充回填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室外墙,能够保证防水保温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外墙的防水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所以,地下室的防水问题是地下室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常使用卷材防水,地下室卷材防水是以防水卷材和相应的粘结剂分层粘贴,铺设在地下室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的基面上,形成封闭防水层的做法。根据防水层铺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外包防水按其与地下防水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外防外贴法是将立面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外防内贴法是在浇筑砼垫层后,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好,将卷材铺贴在垫层和永久保护墙上。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墙体外侧设置防水层,再在防水层的外侧设置保温层,以达到防水保温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保温层的外侧回填,而在回填时,保温板容易脱落,使得回填的土块直接与防水层接触,致使防水层损坏,不能起到防水作用,而保温板遇水后保温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地下室内侧墙体结露发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能够保证防水保温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外墙的防水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相互连接的墙体和底板,底板凸出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墙体和放大脚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放大脚上贴合防水层叠层设置有多个膨润土保温块,膨润土保温块外侧区域用于填充回填土。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多个膨润土之间使用胶泥粘接,胶泥采用膨润土、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其中,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膨润土占60-64份,水占24-26份,水泥占12-13份。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膨润土保温块是由膨润土、水、水泥、粉砂和聚苯颗粒混合后固结干燥形成的块状结构。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膨润土保温块中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膨润土占65-70份、水占14-17份、水泥占8-10份、粉砂占4-6份、聚苯颗粒占2-3份。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放大脚上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用于覆盖放大脚上的防水层,保护板为混凝土预制板。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放大脚的外侧设置有砖胎膜,防水层设置于砖胎膜和放大脚之间。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防水层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冷油层。一种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在砖胎膜的一侧铺设防水层,防水层覆盖砖胎膜的顶面并向另一侧延伸;在防水层上浇筑混凝土固化形成相互连接的底板和墙体,底板凸出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将砖胎膜顶面向另一侧延伸的防水层回折铺设在放大脚的顶面以及墙体的外侧面,并延伸至墙体的顶端;在放大脚及砖胎膜的顶面铺设保护板;在保护板上贴合防水层逐层铺设膨润土保温块和回填土,并使用胶泥粘贴相邻两层膨润土保温块。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砖胎膜顶面向另一侧延伸的防水层回折铺设在放大脚顶面以及墙体的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墙体的顶端之前,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墙体外侧面涂刷防水冷油层。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将所述砖胎膜顶面向另一侧延伸的所述防水层回折铺设在所述放大脚顶面以及所述墙体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墙体的顶端包括:在墙体的外侧面铺设两层防水层,其中,两层防水层的接缝错槎铺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和底板,底板凸出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墙体和放大脚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用于阻止地下水渗进地下室外墙,在放大脚上贴合防水层叠层设置有多个膨润土保温块,膨润土保温块中的膨润土具备天然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浸润保温颗粒,达到保温效果。此外,膨润土保温块具备一定强度,不会因机械、上部土体压力而破坏。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室外墙能够保证墙体防水保温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外墙的防水保温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地下室外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之三。图标:110-墙体;120-底板;121-放大脚;130-防水层;131-膨润土保温块;132-胶泥;140-回填土;150-砖胎膜;160-保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地下室及配套的地下车库、商业也大量增加。而在地下室的设计及施工中,防水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防水措施为在墙体110外侧设置防水层130,再在防水层130的外侧设置保温层以达到防水保温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保温层的外侧回填,而在回填时,保温板容易脱落,使得回填土140损坏防水层130,达不到防水的效果。而保温板遇水后保温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地下室内侧墙体110结露发霉。理想的地下室外墙的防水要求为:施工后不透水和在设计年限内不透水,且是经济的。这要求防水层130不仅保持良好的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相互连接的墙体和底板,所述底板凸出所述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所述墙体和所述放大脚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所述放大脚上贴合所述防水层叠层设置有多个膨润土保温块,所述膨润土保温块外侧区域用于填充回填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相互连接的墙体和底板,所述底板凸出所述墙体外侧面的部分为放大脚,所述墙体和所述放大脚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所述放大脚上贴合所述防水层叠层设置有多个膨润土保温块,所述膨润土保温块外侧区域用于填充回填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膨润土保温块之间使用胶泥粘接,所述胶泥采用膨润土、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其中,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膨润土占60-64份,所述水占24-26份,所述水泥占12-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保温块是由膨润土、水、水泥、粉砂和聚苯颗粒混合后固结干燥形成的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保温块中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膨润土占65-70份、所述水占14-17份、所述水泥占8-10份、所述粉砂占4-6份:所述聚苯颗粒占2-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大脚上设置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用于覆盖所述放大脚上的防水层,所述保护板为混凝土预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脚的外侧设置有砖胎膜,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砖胎膜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杰任峥荣唐耿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西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