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5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包括底板、竖直支撑板、L型防护板、插钎、斜向防护组件、工字板、千斤顶防护板和千斤顶,所述工字板设于两组底板之间,两组所述底板卡合设于工字板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千斤顶防护板设于工字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防护板位于千斤顶防护板和竖直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插钎设于L型防护板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可调节、稳定性好的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模具
,具体是指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呈带状结构,要按设计好的线形和尺寸进行施工,为了获得良好的线形和精确的尺寸,要有标准的模板。用于基层施工模板的高度必须与设计厚度一致,具有足够的刚度抵抗变形。模板的支撑必须牢固,保证碾压后基层的侧面基本竖直及顺适,使基层结合部位的整体性不因二次碾压而破坏。近几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全厚度施工技术已推广应用,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32-40cm,没有现成的型钢直接作为模板使用,需要加工定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可调节、稳定性好的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包括底板、竖直支撑板、L型防护板、插钎、斜向防护组件、工字板、千斤顶防护板和千斤顶,所述工字板设于两组底板之间,两组所述底板卡合设于工字板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千斤顶防护板设于工字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防护板位于千斤顶防护板和竖直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插钎设于L型防护板顶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钎贯穿插孔插入地面,所述千斤顶设于工字板上且位于L型防护板的下方,所述斜向防护组件设于底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斜向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板、倾斜底座、调节螺杆、移动驱动座、传动板、支撑杆和防护板,所述固定安装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倾斜底座设于固定安装板上,所述倾斜底座上设有驱动槽,所述调节螺杆可旋转设于驱动槽中,所述移动驱动座通过螺纹孔套接设于调节螺杆上,所述传动板铰接设于倾斜底座上,所述移动驱动座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于倾斜底座和传动板之间,且所述驱动轴与倾斜底座和传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设于传动板上,所述防护板设于支撑杆上,所述防护板接触设于竖直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一端设有转动盘,通过旋转转动盘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安装板底部设有紧固钉,所述底板上设有窗口,所述紧固钉通过窗口插入地面。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防护板为U型板。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利用千斤顶可方便调节L型防护板的高度,进而实现基层施工厚度调节功能;利用插钎提高L型防护板与竖直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利用斜向防护组件从斜向对竖直支撑板进行稳定支撑,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拆装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斜向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底板、竖直支撑板、工字板和千斤顶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竖直支撑板,3、L型防护板,4、插钎,5、斜向防护组件,6、工字板,7、千斤顶防护板,8、千斤顶,9、固定安装板,10、倾斜底座,11、调节螺杆,12、移动驱动座,13、传动板,14、支撑杆,15、防护板,16、转动盘,17、紧固钉,18、窗口,19、插孔,20、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包括底板1、竖直支撑板2、L型防护板3、插钎4、斜向防护组件5、工字板6、千斤顶防护板7和千斤顶8,所述工字板6设于两组底板1之间,两组所述底板1卡合设于工字板6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2设于底板1上,所述千斤顶防护7设于工字板6上且与竖直支撑板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防护板3位于千斤顶防护板7和竖直支撑板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插钎4设于L型防护板3顶部,所述竖直支撑板2上设有插孔19,所述插钎4贯穿插孔19插入地面,所述千斤顶8设于工字板6上且位于L型防护板3的下方,所述斜向防护组件5设于底板1上且与竖直支撑板2连接。所述斜向防护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板9、倾斜底座10、调节螺杆11、移动驱动座12、传动板13、支撑杆14和防护板15,所述固定安装板9设于底板1上,所述倾斜底座10设于固定安装板9上,所述倾斜底座10上设有驱动槽,所述调节螺杆11可旋转设于驱动槽中,所述移动驱动座12通过螺纹孔套接设于调节螺杆11上,所述传动板13铰接设于倾斜底座10上,所述移动驱动座12上设有驱动轴20,所述驱动轴20设于倾斜底座10和传动板13之间,且所述驱动轴20与倾斜底座10和传动板1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4设于传动板13上,所述防护板15设于支撑杆14上,所述防护板15接触设于竖直支撑板2上;所述调节螺杆11一端设有转动盘16;所述固定安装板9底部设有紧固钉17,所述底板1上设有窗口18,所述紧固钉17通过窗口18插入地面;所述千斤顶防护板7为U型板。具体使用时,两组底板1分别卡合设于工字板6的两侧,然后将千斤顶8放置在工字板6上,将L型防护板3上的插钎4插入插孔19中,并将斜向防护组件5放置在底板1上,使紧固钉17通过窗口18插入地面,然后转动转动盘16带动调节螺杆11转动,进而带动移动驱动座12移动,移动驱动座12通过驱动轴20将传动板13顶起,使防护板15接触抵压在竖直支撑板2上,然后根据需要启动千斤顶8调节L型防护板3的高度,在基层施工过程中竖向挤压L型防护板3时,利用插钎4插入地面进行稳定支撑,同时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倾斜挤压竖直支撑板2时,利用斜向防护组件5从斜向对竖直支撑板2进行稳定支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竖直支撑板、L型防护板、插钎、斜向防护组件、工字板、千斤顶防护板和千斤顶,所述工字板设于两组底板之间,两组所述底板卡合设于工字板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千斤顶防护板设于工字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防护板位于千斤顶防护板和竖直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插钎设于L型防护板顶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钎贯穿插孔插入地面,所述千斤顶设于工字板上且位于L型防护板的下方,所述斜向防护组件设于底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竖直支撑板、L型防护板、插钎、斜向防护组件、工字板、千斤顶防护板和千斤顶,所述工字板设于两组底板之间,两组所述底板卡合设于工字板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千斤顶防护板设于工字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防护板位于千斤顶防护板和竖直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插钎设于L型防护板顶部,所述竖直支撑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钎贯穿插孔插入地面,所述千斤顶设于工字板上且位于L型防护板的下方,所述斜向防护组件设于底板上且与竖直支撑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层全厚度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板、倾斜底座、调节螺杆、移动驱动座、传动板、支撑杆和防护板,所述固定安装板设于底板上,所述倾斜底座设于固定安装板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李腾飞董建锋杨亚明梁宁宁王涛李宽新
申请(专利权)人:豫新华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