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38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它解决了废气降解装置维护频率较高等问题,其包括过滤筒体,过滤筒体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由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封闭,过滤筒体内由过滤网隔断为若干独立的过滤腔体,过滤筒体上方设置有集水箱体,集水箱体靠近进气端盖的一端上方开有注水口,集水箱体底部开有若干喷水口,喷水口设置在过滤网上端,喷水口与过滤腔体相对且喷水口内安装有射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维护频率低、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排放降解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排放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以及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常用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为洒水抑尘。一般情况,施工场地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及车辆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粉性材料堆放在料棚内。在露天暂时堆放的沙石、水泥等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编织布严密封盖。混凝土浇制应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粉尘污染。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部分场所的废气处理,常规的喷水无法充分降解其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除此之外,常规的废气处理装置无法做到自我清洁,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维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污染处理的具有除尘除臭降温冷却功能的喷淋塔[201821174967.1],其包含塔体,所述塔体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且其侧壁下端设置有废气入口,塔体上端设有气体出口;塔体内设置有若干组喷淋过滤组件,每组喷淋过滤组件包含在下设置的填料以及在上设置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具有伸出至所述塔体外的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化学药剂,所述填料包含多个塑料球。包含塔体,所述塔体下端设置有排水口,且其侧壁下端设置有废气入口,塔体上端设有气体出口;塔体内设置有若干组喷淋过滤组件,每组喷淋过滤组件包含在下设置的填料以及在上设置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具有伸出至所述塔体外的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化学药剂,所述填料包含多个塑料球。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废气处理中粉尘降解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维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无需频繁维护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包括过滤筒体,过滤筒体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由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封闭,过滤筒体内由过滤网隔断为若干独立的过滤腔体,过滤筒体上方设置有集水箱体,集水箱体靠近进气端盖的一端上方开有注水口,集水箱体底部开有若干喷水口,喷水口设置在过滤网上端,喷水口与过滤腔体相对且喷水口内安装有射流器。集水箱体内存储的水通过注水口和射流器喷入,生成的水雾吸附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其中喷水口正对过滤网,对过滤网两侧进行冲洗,保持过滤网表面长时间清洁,降低降解装置的维护频率。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集水箱体包括固定焊接在过滤筒体上方的围板,围板竖直设置且呈长框形,围板上方由盖板封闭,注水口设置在盖板上且与集水箱体内部的集水腔连通。集水箱体可临时存储液体,将液体均匀分配至各个喷水口以及过滤腔体内。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集水腔内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导流板,喷水口设置在导流板之间的导流通道底部,导流组件的导流通道相互连通且呈盘绕式。导流板和导流通道引导液体流动,同时保持过滤筒体上方处于较低温度,方便蒸汽冷凝。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导流组件之间设有跑道型的容置槽,容置槽开在集水腔底部或顶部,容置槽的端面与集水腔内壁留有间隙。容置槽用于固定其他化学物质,方便在水体中添加酸碱等物质,用于降解废气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过滤腔体底部开有排水槽,排水槽设置在过滤网两侧,排水槽的端头与过滤筒体外侧连通。排水槽将冷凝后的废水排出,避免水分堆积在过滤筒体底部,影响过滤降解效果。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过滤筒体外侧下端设置有临时储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临时储水槽相对。临时储水槽收集过滤筒体冷凝后排出的污水,其存储一定量的液体防止干燥后粉尘二次污染。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过滤筒体为方筒状且两侧壁外侧由下到上分布有若干散热筋板。过滤筒体过滤高温气体时,散热筋板将热量及时散失,保持过滤筒体内部温度稳定。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过滤筒体的进气端盖上开有向外凸出的进气筒,过滤筒体的出气端盖上开有向外凸出的出气筒。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方便将本降解装置连接在废气排放管路中,也可将多个降解装置串并连组合使用。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进气筒内设置有多孔材料制成的颗粒吸附块。常用的活性炭对于固体颗粒物的吸附效果较好,所制成的颗粒吸附块可将大颗粒污染物进行初步过滤。在上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中,出气筒内设置有若干传感器。传感器收集排出气体的酸碱度以及温度等数据,并及时反馈检测降解装置的工作状态。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喷水口和射流器将液体以雾状喷射至过滤腔体内,配合过滤网获得较好的过滤和自清洁效果,有效降低降解装置的维护频率;集水箱体内留有容置槽,分别添加化学降解剂,进一步提高废气处理效果;冷凝的废水通过排水槽收集后统一处理,避免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过滤筒体1、散热筋板11、进气端盖2、进气筒21、颗粒吸附块22、出气端盖3、出气筒31、过滤网4、过滤腔体5、排水槽51、临时储水槽52、集水箱体6、注水口61、喷水口62、围板63、盖板64、集水腔65、射流器7、导流组件8、导流板81、导流通道82、容置槽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包括过滤筒体1,过滤筒体1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由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封闭,过滤筒体1内由过滤网4隔断为若干独立的过滤腔体5,过滤筒体1上方设置有集水箱体6,集水箱体6靠近进气端盖2的一端上方开有注水口61,集水箱体6底部开有若干喷水口62,喷水口62设置在过滤网4上端,喷水口62与过滤腔体5相对且喷水口62内安装有射流器7。水或其他液体通过注水口61注入集水箱体6内,由喷水口62和射流器7均匀喷射至过滤腔体5内,雾状的液体与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接触后凝结并落入过滤筒体1底部。喷水口62分为若干列,每列喷水口62与过滤网4相对,对过滤网4两侧进行冲刷。具体地,集水箱体6包括固定焊接在过滤筒体1上方的围板63,围板63竖直设置且呈长框形,围板63上方由盖板64封闭,注水口61设置在盖板64上且与集水箱体6内部的集水腔65连通。集水箱体6的盖板64可开闭,其整体密封,保证集水箱体6的集水腔65具有一定水压,将液体通过射流器7喷射而出。深入地,集水腔65内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8,导流组件8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导流板81,喷水口62设置在导流板81之间的导流通道82底部,导流组件8的导流通道82相互连通且呈盘绕式。导流板81成对设置,且相互错位留有供液体流动的导流通道82,液体在导流通道82内盘绕时流动。导流组件8之间为供蒸汽冷凝的宽面,液体在集水腔65内单向流动。进一步地,导流组件8之间设有跑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包括过滤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1)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由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封闭,所述的过滤筒体(1)内由过滤网(4)隔断为若干独立的过滤腔体(5),所述的过滤筒体(1)上方设置有集水箱体(6),所述的集水箱体(6)靠近进气端盖(2)的一端上方开有注水口(61),所述的集水箱体(6)底部开有若干喷水口(62),所述的喷水口(62)设置在过滤网(4)上端,所述的喷水口(62)与过滤腔体(5)相对且所述的喷水口(62)内安装有射流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包括过滤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1)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由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封闭,所述的过滤筒体(1)内由过滤网(4)隔断为若干独立的过滤腔体(5),所述的过滤筒体(1)上方设置有集水箱体(6),所述的集水箱体(6)靠近进气端盖(2)的一端上方开有注水口(61),所述的集水箱体(6)底部开有若干喷水口(62),所述的喷水口(62)设置在过滤网(4)上端,所述的喷水口(62)与过滤腔体(5)相对且所述的喷水口(62)内安装有射流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箱体(6)包括固定焊接在过滤筒体(1)上方的围板(63),所述的围板(63)竖直设置且呈长框形,所述的围板(63)上方由盖板(64)封闭,所述的注水口(61)设置在盖板(64)上且与集水箱体(6)内部的集水腔(6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腔(65)内设置有若干导流组件(8),所述的导流组件(8)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导流板(81),所述的喷水口(62)设置在导流板(81)之间的导流通道(82)底部,所述的导流组件(8)的导流通道(82)相互连通且呈盘绕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排放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海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惠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