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过滤模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3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所述沙过滤模拟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控制电路、泵体、沙过滤器、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若干阀体;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向泵体发送控制泵体工作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阀体的输入端,向阀体发送控制阀体工作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沙过滤模拟设备,可模拟沙过滤的过程,且能够感应相关数据,提升学生对水处理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过滤模拟设备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涉及一种水处理模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
技术介绍
在对水循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整个水循环过程有进一步了解,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水循环模拟设备(如沙过滤模拟设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些便利。然而,现有沙过滤模拟设备通常只能类似搭积木的方式将沙过滤设备的模型组装起来,设备无法模拟运行,因此现有模拟设备无法让学生对水循环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沙过滤模拟设备,以便克服现有沙过滤模拟设备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可模拟沙过滤的过程,且能够感应相关数据,提升学生对水处理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所述沙过滤模拟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控制电路、泵体、沙过滤器、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若干阀体;所述泵体能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架能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沙过滤器、容器能通过所述支架固定;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下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能连接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能连接容器的下部;所述沙过滤器能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容器能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管路能设置阀体,所述第二管路能设置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阀体,所述第三管路设有阀体;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液位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压力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向泵体发送控制泵体工作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阀体的输入端,向阀体发送控制阀体工作的控制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沙过滤器包括沙沉淀容器,所述沙沉淀容器分为污水输入区间、迂回区间及净水输出区间,所述迂回区间的一侧连接污水输入区间,所述迂回区间的另一侧连接净水输出区间;所述污水输入区间设有入水口,能连接输入管路;所述净水输出区间设有出水口,能连接输出管路;所述迂回区间设有至少一呈“∧”形的迂回通道;所述迂回通道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入水口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阀体为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沙过滤模拟设备,可模拟沙过滤的过程,且能够感应相关数据,提升学生对水处理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模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模拟设备控制部分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模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模拟设备控制部分的组成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沙过滤模拟设备5包括底座501、支架502、控制电路503、泵体504、沙过滤器505、容器506、第一管路507、第二管路508、第三管路509、第一液位传感器510、第二液位传感器511、流量传感器512、压力传感器513及若干阀体514(所述阀体514可以为电磁阀)。所述泵体504能设置于所述底座501,所述支架502能通过所述底座501固定;所述沙过滤器505、容器506能通过所述支架502固定。所述第一管路507的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505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508的第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505的下部,所述第二管路508的第二端能连接容器506的上部,所述第三管路509的一端能连接容器506的下部。在一实施例中,沙过滤器505包括一容器。所述沙过滤器505能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510,所述容器506能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511;所述第一管路507能设置阀体514,所述第二管路508能设置流量传感器512、压力传感器513及阀体514,所述第三管路509设有阀体514。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510的输出端、第二液位传感器511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03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液位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503;所述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03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503;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03的输入端,将感应的压力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503。所述控制电路503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泵体504的输入端,向泵体504发送控制泵体504工作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503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阀体514的输入端,向阀体514发送控制阀体514工作的控制信号。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沙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沙过滤器包括沙沉淀容器100,所述沙沉淀容器100分为污水输入区间101、迂回区间102及净水输出区间103,所述迂回区间102的一侧连接污水输入区间101,所述迂回区间102的另一侧连接净水输出区间103。所述污水输入区间101设有入水口104,能连接输入管路105;所述净水输出区间103设有出水口106,能连接输出管路107;所述迂回区间102设有至少一呈“∧”形的迂回通道108;所述迂回通道108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106的高度,所述出水口106的高度低于所述入水口104的高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沙过滤模拟设备,可模拟沙过滤的过程,且能够感应相关数据,提升学生对水处理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效果或优点可因多种因素干扰而可能不能在实施例中体现,对于效果或优点的描述不用于对实施例进行限制。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过滤模拟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控制电路、泵体、沙过滤器、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若干阀体;/n所述泵体能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架能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沙过滤器、容器能通过所述支架固定;/n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下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能连接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能连接容器的下部;/n所述沙过滤器能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容器能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管路能设置阀体,所述第二管路能设置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阀体,所述第三管路设有阀体;/n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液位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流量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压力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n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向泵体发送控制泵体工作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阀体的输入端,向阀体发送控制阀体工作的控制信号;/n所述沙过滤器包括沙沉淀容器,所述沙沉淀容器分为污水输入区间、迂回区间及净水输出区间,所述迂回区间的一侧连接污水输入区间,所述迂回区间的另一侧连接净水输出区间;/n所述污水输入区间设有入水口,能连接输入管路;所述净水输出区间设有出水口,能连接输出管路;所述迂回区间设有至少一呈“∧”形的迂回通道;所述迂回通道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入水口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过滤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过滤模拟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控制电路、泵体、沙过滤器、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若干阀体;
所述泵体能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架能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沙过滤器、容器能通过所述支架固定;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能连接沙过滤器的下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能连接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能连接容器的下部;
所述沙过滤器能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容器能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管路能设置阀体,所述第二管路能设置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阀体,所述第三管路设有阀体;
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将感应的液位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能连接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克隆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教学股份有限公司阿迪罗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