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24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机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包括端盖,壳体,所述端盖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定位孔,所述端盖的下端内壁固定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中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进气接头,所述壳体的下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孔。使用本装置,有益效果,采用分子筛柱与主活塞筒的特制组合,用特制活塞压缩代替空压机压缩空气,大大的减小了设备成本,使设备结构更简单,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避免了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及低频噪音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制氧机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在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现有的分子筛为沸石分子筛,现有的家用制氧机通过空压机作为制压源,噪声大对病人的影响较大,并且在解压时依靠其氮气分子自身脱离分子筛这一过程空气置换率较低使空气的循环效果差,单位空气下的制氧率低,由此又将导致空压机的加速工作浪费能源加大噪声,并且分子筛的更换及其繁琐,因此需要一种工作音量小同时在分子筛解压的同时能利用负压加速其内部的空气交换提高制氧效率,并且普通人在无工具的情况下可快速换装分子筛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包括端盖,壳体,所述端盖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定位孔,所述端盖的下端内壁固定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中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进气接头,所述壳体的下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孔,所述壳体下端内壁固定设有装夹块,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氮气排口,所述氮气排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螺栓连接,所述空腔内垂直固定设有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由所述分子筛定位孔与所述分子筛孔向外延伸,所述活塞装置包括分子筛柱、主活塞筒、副活塞筒,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所述装夹块内与所述定位凸缘内固定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可推动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进行活塞做功,所述活塞装置通过所述主活塞筒与副活塞筒的交替活塞做功产生加压气体并将其注入所述分子筛柱内可制得氧气。进一步的,所述分子筛柱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筒体内设有分子筛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氧气出口,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尾座孔,所述分子筛柱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主活塞筒包括主活塞筒体,所述主活塞筒体上端设有主排口,所述主排口与所述尾座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活塞筒体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氮气置换孔,所述主活塞筒体内设有主压缩腔,所述主压缩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塞杆,所述主活塞筒体的右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空气进口,所述氮气置换孔处于所述空气进口的上方,所述主活塞筒体的下端设有副筒给气孔,所述副活塞筒包括副活塞筒体,所述副活塞筒体内设有副压缩腔,所述副活塞筒体上设有副筒进气孔,所述副活塞筒体上设有的副筒氮气置换口,所述副筒氮气置换口处于所述副筒进气孔的下方,所述副活塞筒体的下端设有副加压气排口,所述副加压气排口与所述尾座孔螺纹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连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氧气出口、氮气置换孔、副筒氮气置换口处固定装有由PLC控制的通止阀。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受力块,定型块,所述受力块的下端面设有活塞杆座,所述定型块为圆饼状,所述受力块与所述定型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定型块的外表面设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的内表面与所述定型块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受力块与所述定型块之间热胶合设有变形环。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头外接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进气接头之间设有伸缩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副筒给气孔与所述副筒进气孔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空气进口的上侧时,位于所述副活塞筒体内的活塞将移动至所述副筒进气孔的上侧,此时由所述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将由连接管注入所述副筒进气孔内,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空气进口的下侧时,位于所述副活塞筒体内的活塞将移动至所述副筒进气孔的下侧。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器进气口端设有无刷风扇,。进一步的,所述尾座孔的内表面和所述主排口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副加压气排口的外表面所设有的螺纹为管螺纹,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可伸缩。进一步的,所述氮气排口与所述进气接头以所述壳体轴线为中心间隔九十度设置,所述氮气置换孔与所述氮气排口之间设有气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上端焊接设有扭动杆,或者所述螺栓采用蝶形螺栓,所述分子筛柱、主活塞筒、副活塞筒以所述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分子筛柱21与主活塞筒34的特制组合,用特制活塞压缩代替空压机压缩空气,大大的减小了设备成本,使设备结构更简单维修便捷,同时该活塞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当单个活塞损坏更换损坏件即可,相比传统的家用制氧机而言互换性更高,可根据不同空间的场地需求更换相应轴径的活塞以达到效果,这一点更优于传统设备,在该活塞中巧妙的将氮气换气孔设置于进气孔的前方使活塞在回程中产生负压,这样可使分子筛内的氮气分子更快速和彻底的脱离分子筛的吸附使下一轮的加压制氧率更高,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避免了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及低频噪音伤害。将氮气置换孔28设置于空气进口29的上方,这样当所述活塞33向下移动时所述氮气置换孔28先与所述主压缩腔36连通可将残留的氮气由所述氮气置换孔28处排出,而后打开空气进口29使其与所述主压缩腔36连通使富氧空气注入所述主压缩腔36内实现循环,这样的空气利用率更高,能量损伤更小。截面呈M型的定型块43,提高了圆周的截面厚度使密封性能提高的同时减轻了所述定型块43的重量和用材,同时M字形状的强度更高能在较高的压强下不发生变形提高了活塞的性能。采用快装螺栓保证装置密封的前提下大大的简化了拆装步骤,在无工具的情况下也可拆装更换分子筛。通过设置伸缩管47使装置的进气口可方便的延伸至指定位置,提高了空气质量并使装置的制氧浓度和效率得到更好的保障。通过副筒给气孔30与副筒进气孔37的连接使上下的分子筛有效的配合循环,在不设置大量复杂的阀体来空气气路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空气的利用率,缩小了设备的体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除支撑脚60后的全剖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端盖10、壳体14的全剖组装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活塞装置77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活塞装置77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图4中活塞33的全剖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包括端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定位孔,所述端盖的下端内壁固定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壳体向上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中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进气接头,所述壳体的下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孔,所述壳体下端内壁固定设有装夹块,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氮气排口,所述氮气排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螺栓连接,所述空腔内垂直固定设有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由所述分子筛定位孔与所述分子筛孔向外延伸,所述活塞装置包括分子筛柱、主活塞筒、副活塞筒,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所述装夹块内与所述定位凸缘内固定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可推动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进行活塞做功,所述活塞装置通过所述主活塞筒与副活塞筒的交替活塞做功产生加压气体并将其注入所述分子筛柱内即可制得氧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包括端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定位孔,所述端盖的下端内壁固定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壳体向上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中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进气接头,所述壳体的下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分子筛孔,所述壳体下端内壁固定设有装夹块,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氮气排口,所述氮气排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螺栓连接,所述空腔内垂直固定设有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由所述分子筛定位孔与所述分子筛孔向外延伸,所述活塞装置包括分子筛柱、主活塞筒、副活塞筒,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所述装夹块内与所述定位凸缘内固定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可推动所述主活塞筒、副活塞筒进行活塞做功,所述活塞装置通过所述主活塞筒与副活塞筒的交替活塞做功产生加压气体并将其注入所述分子筛柱内即可制得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声负压循环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柱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筒体内设有分子筛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氧气出口,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尾座孔,所述分子筛柱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主活塞筒包括主活塞筒体,所述主活塞筒体上端设有主排口,所述主排口与所述尾座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活塞筒体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氮气置换孔,所述氮气置换孔与所述氮气排口连通,所述主活塞筒体内设有主压缩腔,所述主压缩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塞杆,所述主活塞筒体的右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空气进口,所述空气进口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所述氮气置换孔处于所述空气进口的上方,所述主活塞筒体的下端设有副筒给气孔,所述副活塞筒包括副活塞筒体,所述副活塞筒体内设有副压缩腔,所述副活塞筒体上设有副筒进气孔,所述副活塞筒体上设有的副筒氮气置换口,所述副筒氮气置换口处于所述副筒进气孔的下方,所述副活塞筒体的下端设有副加压气排口,所述副加压气排口与所述尾座孔螺纹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连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知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