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20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4
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包括纸质壳体1,纸质壳体1中封装灭火剂和装药组件,热敏线穿过纸质壳体1两侧并且固定于纸质壳体1上,然后引入到装药组件中,装药组件位于纸质壳体1内部对角线处,产品整体外包覆塑料热缩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半径小、结构整体密封、发火可靠性高、灭火效能高、灭火成本低、工艺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
,特别涉及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森林火灾正以其不可预见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威胁着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手投式灭火装置作为近年来新掘起的一种新型近距离扑灭森林火灾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防人员所接受。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从作用方式上讲,森林灭火装置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已逐渐被淘汰,被动式逐渐成为了市场主角。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森林灭火装置存在下列不足:1.被动引发式灭火装置结构之一,采用炮焓线引发产气药的设计,靠产气药被点燃后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灭火装置内灭火剂(干粉或水基灭火剂)以爆破喷射方式洒出以达到灭火目的。其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灭火成本低;其不足为:①引火线为传统的炮焓线,存贮中易受潮,投入火场后经常会发生瞎火、断火现象,导致灭火装置不爆炸。即便个别厂家在灭火装置结构上设计了2~4根炮焓线,但也同样存在着作用可靠性低的问题。②为节约成本,灭火装置弹体材质普遍采用了灰板纸,不俱备防潮功能,存贮后受潮,易造成结构损坏、灭火剂变质等现象,存贮期不大于2年。③为提高灭火效能,灭火装置内部采用了泥块密封结构,导致灭火装置安全半径要求普遍在5米以上。2.被动引发式灭火装置结构之二,采用了热敏线作为引发产气药的设计,采用了纸质壳体1有内铝膜作为防潮层的设计。其优点是灭火装置发火可靠性有提高、使用安全、防潮性能好;其不足为:①由于采用了支撑座固定中心药管的结构,导致其结构显得有些繁琐,工艺性不好。②由于采用了橡胶盖密封热敏线的方式,导致灭火装置使用时,必须将密封盖撕除才能使用,无形中给消防员增添了多余的灭火动作。③由于在结构设计上只采用了1根热敏线,虽然有较好的发火率,但2根热敏线的发火率会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半径小、结构整体密封、发火可靠性高、灭火效能高、灭火成本低、工艺性好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包括纸质壳体1,纸质壳体1中封装灭火剂2和装药组件3,纸质壳体1的二侧打孔引出热敏线4,热敏线4引入到装药组件3中,灭火装置整体外包覆塑料热缩膜5。所述装药组件3位于纸质壳体1的对角线位置处,灭火剂2环绕其设置。所述热敏线4引入到装药组件3中,在纸质壳体1二侧打孔将热敏线4引出仅留二个线头在外。所述灭火装置整体外包覆塑料热缩膜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距火场2米方外的近距离,由人工向火场投入灭火装置,或在火苗将要烧过来的区域预置灭火装置,能有效抑制并扑灭地表火、灌木火等火场。(2)单具灭火装置重量只有1.1公斤,由消防人员徒手使用,便于单兵携带,可实现机动灭火。(3)采用超细干粉或水基灭火剂,更有利于实现冲击覆盖的灭火机理,达到更佳的灭火效果。(4)用热敏线被动引发技术,具有防潮功能有利于灭火装置的贮存;具有火焰及高温双引发功能有利于提高灭火装置的发火可靠性;具有风洞燃烧特性功能有利于加快热敏线燃烧速度,既提高了灭火装置灭火效率,又可以杜绝人为的将装置作为主动式爆炸装置使用。引发热敏线由纸质壳体1二侧穿出固定的结构设计,促使灭火装置更加简单化,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所述的二个引发热敏线引发,加大了被动引发灭火的可靠性。(5)装药组件3,位于纸质壳体1的对角线位置处,这种放置方法,使得和灭火剂2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同等量的灭火剂2在装药组件3产生高压气体时,灭火剂2能够更加充分的向周围喷出,达到了更好的灭火效果;其次因为本装置的适用地点为森林火场,由于森林多树的特性,起火点不仅限于地面,相对较高的树可能也会明火出现,本专利技术装置,由于装药组件3是倾斜处在对角线位置的,所以本装置的灭火剂2会在冷激波的推动下,部分灭火剂2会向高空喷洒,达到对位置较高的灭火点进行灭火的需求。(6)采用灭火装置整体外包覆塑料热缩膜的设计,既实现了灭火装置的全密封设计,更方便了灭火装置能直接快速投入火场实现灭火目的;并且塑料热缩膜在遇到高温时,能够紧贴产品,有很好的防散性,在使用时避免因为落地时的颠簸而使灭火装置因为摔坏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发生。(7)灭火装置采用纸质、橡胶、干粉、水基灭火剂等环保材料,既保证了2米的安全半径,又实现了灭火后不会对森林生态环境构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纸质壳体1;2、灭火剂;3、装药组件;4、热敏线;5、塑料热缩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包括纸质壳体1,纸质壳体1中封装灭火剂2和装药组件3,装药组件3位于纸质壳体1的对角线位置处,灭火剂2环绕其设置。纸质壳体1的二侧打孔引出热敏线4后引入到装药组件3中仅留线头在外。灭火装置整体外包覆塑料热缩膜5。本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是:当消防人员接近森林火场2米以外后,取出灭火装置,平稳地在火场2米之外将1个或2个灭火装置准确投入火场,原地转身背向火场。在投掷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包装采用的热缩膜,是的所述手投式灭火器能够保证装置的完好性。灭火装置在火场内,其二个热敏线4将自行被火场火焰或170度以上的高温点燃,2秒左右后热敏线4燃烧完毕,其输出的火焰将装药组件3内产气药点燃。装药组件3被引发后急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灭火剂2冷却后变为冷激波,灭火剂2在冷激波的推动下,冲破纸质壳体1的束缚高速进入火场,在冷激波强大的冲击力、覆盖力、窒息力和由灭火剂连续的物理、化学共同作用下,实现快速降温、扑灭火灾并抛洒阻燃剂以达到阻止火焰连续燃烧的目的。本技术采用新型热敏线可以实现防潮和火焰及温度双引发,进而提高灭火装置作用可靠性。采用带有铝膜内衬的复合纸加工纸质壳体1,可实现灭火装置整体结构的密封及防潮设计,有利于提高灭火装置的长期贮存功能。其次,所述纸质壳体1,由于为带有铝膜内衬的复合加工纸,所以可以在这样的纸质壳体1中放置灭火材料以及装药组件。灭火装置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纸质、塑料膜等软体材料,既可以在灭火装置爆炸后不产生能对人体构成危害的碎片,又方便于灭火装置在投入火场后火场高温或火焰自动快速地将塑料薄膜熔化进而将引发热敏线4的二个头引燃,以达到手投式灭火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近距离投入火场准确、灭火效能高的目的。装药组件3位于纸质壳体1中的对角线位置处,不仅加大了与灭火剂2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是倾斜放置,装药组件3产生的冷凝波呈散射状,灭火剂2在冷激波的推动下,部分灭火剂2会向高空喷洒,达到对位置较高的灭火点进行灭火的需求,达到比较好的灭火效果。综上,本技术可以实现灭火装置投入火场后被动引发,可以保证安全使用,并达到较好的灭火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包括纸质壳体(1),其特征在于,纸质壳体(1)中封装灭火剂(2)、装药组件(3)和热敏线(4),纸质壳体(1)的两侧周壁上各打一个通孔,两个通孔一高一低设置,热敏线(4)引入处于纸质壳体(1)内的装药组件(3)中,所述热敏线(4)的两端分别从不同通孔穿出,折弯后紧贴纸质壳体(1)的周壁固定,所述纸质壳体(1)的外壁包覆有塑料热缩膜(5);两个所述通孔处的热敏线(4)折弯段形成的夹角小于90°,且紧贴于纸质壳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包括纸质壳体(1),其特征在于,纸质壳体(1)中封装灭火剂(2)、装药组件(3)和热敏线(4),纸质壳体(1)的两侧周壁上各打一个通孔,两个通孔一高一低设置,热敏线(4)引入处于纸质壳体(1)内的装药组件(3)中,所述热敏线(4)的两端分别从不同通孔穿出,折弯后紧贴纸质壳体(1)的周壁固定,所述纸质壳体(1)的外壁包覆有塑料热缩膜(5);两个所述通孔处的热敏线(4)折弯段形成的夹角小于90°,且紧贴于纸质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壳体(1),采用的是带有铝膜内衬的复合加工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壳体(1),在其五分之一与五分之四处,各设有一个预留孔,所述孔大小与所述热敏线(4)粗细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投式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组件(3)位于纸质壳体(1)的对角线位置处,与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新姚汉寅梁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隆含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