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11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通过连接在机架上、有履带以及与所述履带啮合的轮系组成的移动组件带动实现行驶运输的功能,并且机架上还设置有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该壳体至少有部分设于构成轮系的多个齿轮之间的空间中,在不需要增加储液箱体容积情况下,提升了液体的运输容量,同时,由于壳体位于与履带等高的位置,能够实现提升运输容量的同时降低运输工具的重心,解决了液体运输工具在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容易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行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储液行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装备已逐步进入现代农业和生态治理方方面面,但特殊复杂的地区现代装备环节依然较为薄弱。众所周知,农业和生态治理种植作物及植被恢复需要用水、用营养液等浇灌提高农作物及植被的成活率;需要用油等液体燃料物质进行机械化种植作业等。现有技术中提供了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来运输液体的方式,这种运输液体的方式,其通过汽车和安装在汽车上的储液装置(一般为储液箱体)共同完成运输液体的任务。但是,通过汽车单次运输液体的容量受到储液箱体容积限制,一般只能够通过增大储液箱体的容积来提升单次运输液体容量,这导致了通过汽车运输液体存在以下不足:对于复杂的地质地貌以及沙漠地区,其固有的地形地貌导致行驶的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而提升储液箱体容积则会相应升高汽车重心的高度,容易导致汽车在崎岖不平路面发生倾覆、侧翻,给汽车运输液体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储液行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输液体过程中,提升储液装置容量而造成的汽车重心升高、容易导致汽车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储液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履带以及与所述履带啮合的轮系,所述轮系包括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储液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部液体的液位并产生对应的液位信号。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球形浮子阀,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球形浮子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位置。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竖直状态固定在机架上,多个所述齿轮均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置空间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动力机组,所述动力机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轮系中对应的齿轮转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液体取用管路,包括取用管以及连接在取用管上的单向阀和液体泵,取用管的进口端用于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液体补充管路,包括补充管以及连接在补充管上的单向阀、液体泵和过滤器,补充管的出口端用于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管路,包括反冲洗管以及连接在补充管上的单向阀和液体泵,反冲洗管路的进口端用于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出口端用于连接所述液体补充管路的过滤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通过连接在机架上、有履带以及与所述履带啮合的轮系组成的移动组件带动实现行驶运输的功能,并且机架上还设置有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该壳体至少有部分设于构成轮系的多个齿轮之间的空间中,在不需要增加储液箱体容积情况下,提升了液体的运输容量,同时,由于壳体位于与履带等高的位置,能够实现提升运输容量的同时降低运输工具的重心,解决了液体运输工具在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容易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储液行驶装置的壳体的正面视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储液行驶装置的壳体的侧面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液体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低液位时球形浮子阀位置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高液位时球形浮子阀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排气口;2、壳体;3、进液口;4、液位传感器;5、球形浮子阀;6、液位高度;7、液体泵;8、三通球阀;9、液体需求管;10、进液管;11、流动开关;12、单向阀;13、三通;14、过滤器;15、注液管;16、车身;17、动力机组;18、轮系;19、转轴;20、履带;21、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储液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储液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履带20以及与所述履带20啮合的轮系18,所述轮系18包括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储液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2,所述壳体2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移动组件包括履带20、轮系18、动力机组17、车身16和固定板21,车身16固定在机架上供驾驶人员乘坐,机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两块竖直的固定板21,轮系18的各齿轮均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19连接对应的固定板21,实现将履带20连接在机架的两侧,两块固定板21分别对应一个壳体2,每个壳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板21上,另一端伸入到容置空间内,其中,壳体2形状与容置空间的空间结构一致,同时保证储液箱能够放入容置空间内。动力机组17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轮系18中对应的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啮合履带20从而带动机架行进。可以理解的是,动力机组17不限于电动、燃油动力等常规动力任何一种;轮系18带动优先使用履带20但是不限于履带20。动力机组17与齿轮的传动连接关系以及轮系18与履带20的连接关系均属于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储液行驶装置包括车身16、机架、动力机组17、轮系18、履带20、转动轴、固定板21等,通过转动轴和固定板21,将储液组件和移动组件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机架上。储液组件布设在所述移动单元内,将储液组件和移动组件连接在一起组成总成机构。通过转动轴和固定板21将总成结构固定在机架上,用于储液的壳体2在机架上的安放位置不限于对称或非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所述液位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2内部液体的液位并产生对应的液位信号。在壳体2内安装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储液组件;/n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履带以及与所述履带啮合的轮系,所述轮系包括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之间形成容置空间;/n储液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移动组件和储液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履带以及与所述履带啮合的轮系,所述轮系包括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储液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储液腔的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部分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部液体的液位并产生对应的液位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球形浮子阀,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球形浮子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竖直状态固定在机架上,多个所述齿轮均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齐海宁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航民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