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得到夹层玻璃时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或者,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所述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楔角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680056471.1,申请日为2016年9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以及一种用于得到夹层玻璃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了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通常,夹层玻璃即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的碎片的飞散量也较少,安全性优异。因此,所述夹层玻璃广泛用于汽车、轨道车辆、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所述夹层玻璃通过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制造。另外,作为用于汽车的所述夹层玻璃,已知有平视显示器(HUD,Head-UpDisplay)。HUD可在汽车的挡风玻璃显示作为汽车的行驶数据的速度等测量信息等。所述HUD存在挡风玻璃上显示的测量信息看上去出现重影的问题。为了抑制重影图像,而使用楔形的中间膜。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了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具有特定楔角的楔形的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在该夹层玻璃中,通过调整中间膜的楔角,而可使由1片玻璃板所反射而显示的测量信息与由另一玻璃板所反射而显示的测量信息在驾驶者的视野内结合成1点。因此,显示的测量信息不易看成重影,不妨碍驾驶者的视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4-5025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要进行以下工序: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中间膜进行脱气的工序。在以往的楔形中间膜中,容易产生脱气不良。结果,在得到的夹层玻璃中,在玻璃板和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如果残留气泡,容易产生夹层玻璃的外观不良。另外,在HUD中,测量信息的显示会变得难以看到。在显示测量信息的HUD区域中,HUD具有一定楔角角度时,HUD区域的顶边部和底边部容易产生重影图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获得夹层玻璃时不易在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并且提供一种不易在HUD区域内产生重影图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广义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或者,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所述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楔角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或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处的厚度为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位置处的厚度的1.2倍以上、2.5倍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含有增塑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广义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或者,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所述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楔角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由此,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能够不易在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附图说明[图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图2]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图3]图3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1变化例的剖视图。[图4]图4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2变化例的剖视图。[图5]图5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3变化例的剖视图。[图6]图6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4变化例的剖视图。[图7]图7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5变化例的剖视图。[图8]图8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6变化例的剖视图。[图9]图9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7变化例的剖视图。[图10]图10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8变化例的剖视图。[图11]图11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9变化例的剖视图。[图12]图12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10变化例的剖视图。[图13]图13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4]图14表示不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例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详情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本说明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n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n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或者,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n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n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所述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楔角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30 JP 2015-195405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
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
所述中间膜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或者,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
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楔角变小的部分,
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所述楔角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楔角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增加的区域,
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者,所述中间膜在厚度增加的区域中具有从一端到另一端厚度的增加量减小的部分,
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大的部分或所述厚度的增加量变小的部分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博满,广田悦朗,熊仓孝次,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