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85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0
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包括一个桌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内的烤炉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与烤炉装置之间的隔热结构。所述桌体包括一个桌面,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下端的安装内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上且连通安装内腔的让位口。所述烤炉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与安装内腔的内壁存有间隔的炉体,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两侧的安装腔,一个开设在所述炉体上端且与所述让位口对应间隔设置的加热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加热口的置料结构。本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减少烧烤时高温传递至桌体导致人体接触产生的不适感,而且解决了侧加热方式加热源的加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
本技术属于烤炉设备
,特别是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
技术介绍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多为肉类,海鲜,蔬菜)烹调至可食用。现有烧烤炉一般将炉体安装在桌体中,并在桌体上开设让位口。当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口的正下方,导致烤制食物时油滴滴落至加热装置上,产生明火和大量油烟。当加热装置安装在炉体两侧,虽然可以避免烤制食物的油滴落产生油烟,但是炉体会与桌体外壳、桌面直接接触,并且加热装置与炉体内壁之间也没有隔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先传递至炉体上,炉体的温度将会通过壳体的接触传递以及内部空气传递至桌体上,导致桌体外壳和桌面上具有较高的温度,人体接触后具有灼烧感,感到不适。除此之外,加热面跨度过大会导致烤网两侧温度很高而中间温度不够,加热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包括一个桌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内的烤炉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与烤炉装置之间的隔热结构。所述桌体包括一个桌面,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下端的安装内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上且连通安装内腔的让位口。所述烤炉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与安装内腔的内壁存有间隔的炉体,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两侧的安装腔,一个开设在所述炉体上端且与所述让位口对应间隔设置的加热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加热口的置料结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加热源,以及一个搭接在所述让位口处且连接加热口的环形吸风圈。所述隔热结构包括一个沿所述安装腔内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封闭隔热层,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封闭隔热层与加热源之间的空气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内腔的底部呈镂空状态且在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置料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置料结构中部的烤网,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烤网两侧且靠近加热源的烤盘。进一步地,所述桌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连通安装内腔的安装口。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源包括碳烤加热装置和气烤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桌体上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炉体周向外侧的阻热隔断部。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位于两个加热源之间设有一个位于所述加热口正下方且从炉体一侧嵌入的接油盘。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位于加热口处设有一个向内延伸的导向凸肩,所述置料结构搭接在所述导向凸肩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内腔位于炉体与安装口之间上端内壁设有一个隔热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在加热源和炉体之间和炉体和桌体之间均采用多道隔热屏障,防止大量热量通过直接接触传递或者空气传递,有效地降低了桌体表面温度,减少烧烤时高温传递至桌体导致人体接触产生的不适感。2.采用侧加热方式的加热源,可以防止加热时油滴直接滴落在加热源上产生明火以及大量油烟。3.采用烤盘和烤网组合结构,可以作为烤制区域的同时,也将加热源产生高温气流和热辐射导向置料结构的中部,使整个置料结构区域布局合理,受热均匀,解决了侧加热方式加热源的加热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所具有的剖面示意图一。图3为图2的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所具有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所具有的剖面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包括一个桌体10,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10内的烤炉装置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10与烤炉装置20之间的隔热结构30。可以想到的是,本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桌体10包括一个桌面11,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11下端的安装内腔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11上且连通安装内腔12的让位口13。所述安装内腔12的底部呈镂空状态且在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15,安装内腔12底部镂空,使烤炉装置20外壁外露在空气中,减少桌体10与烤炉装置20的接触面积,增加烤炉装置20的散热性。支撑杆15作为烤炉在安装内腔12中的底部支撑,而且与烤炉装置20之间水平限位,防止烤炉装置20的移动。所述烤炉装置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12中且与安装内腔12的内壁存有间隔的炉体21,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21两侧的安装腔22,一个开设在所述炉体21上端且与所述让位口13对应间隔设置的加热口23,一个设置在所述加热口23的置料结构24,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2中的加热源25,以及一个搭接在所述让位口13处且连接加热口23的环形吸风圈26。侧加热方式的加热源25,可以防止加热时油滴直接滴落在加热源25上产生明火以及大量油烟。所述加热源25包括碳烤加热装置和气烤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源25为碳烤加热装置。炉体21周向外壁与安装内腔12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道隔热屏障,避免炉体21的侧壁直接与安装内腔12接触导致快速传热至桌体10表面。加热口23与让位口13间隔设置,即使得炉体21上端表面与安装内腔12上端内壁存有间隔,该结构代替原有的一体式的加热口23的安装结构,形成第二道隔热屏障,避免炉体21上端表面直接与安装内腔12接触导致快速传热至桌体10表面。同时所述炉体21位于加热口23处设有一个向内延伸的导向凸肩211,通过加热源25产生热量向上传递并通过导向凸肩211导向后,减少热量与让位口13周向外壁的直接接触量,形成第三道隔热屏障。另外,通过环形吸风圈26遮蔽加热口23与让位口13之间的间隙,同时环形吸风圈26上有许多条孔,可以让冷热空气通过条孔进行对流,防止热空气聚集,从而减少桌面的升温。所述桌体10上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炉体21周向外侧的阻热隔断部41,该隔热阻断部41与桌面11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可以有效的将从炉体21散发出来的热量隔绝,避免热量直接接触桌面11,形成第四到隔热屏障。所述隔热结构30包括一个沿所述安装腔22内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2的封闭隔热层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封闭隔热层31与加热源25之间的空气隔热层32。在加热源25与炉体21之间设有空气隔热层32,连通炉体21内部与安装内腔12,可以增加炉体21内部空气对流和增强散热性,避免大量热量传递至炉体21上。另外,封闭隔热层31中填充有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包括一个桌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内的烤炉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与烤炉装置之间的隔热结构,所述桌体包括一个桌面,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下端的安装内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上且连通安装内腔的让位口,所述烤炉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与安装内腔的内壁存有间隔的炉体,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两侧的安装腔,一个开设在所述炉体上端且与所述让位口对应间隔设置的加热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加热口的置料结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加热源,以及一个搭接在所述让位口处且连接加热口的环形吸风圈,所述隔热结构包括一个沿所述安装腔内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封闭隔热层,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封闭隔热层与加热源之间的空气隔热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包括一个桌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内的烤炉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体与烤炉装置之间的隔热结构,所述桌体包括一个桌面,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下端的安装内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桌面上且连通安装内腔的让位口,所述烤炉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与安装内腔的内壁存有间隔的炉体,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两侧的安装腔,一个开设在所述炉体上端且与所述让位口对应间隔设置的加热口,一个设置在所述加热口的置料结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加热源,以及一个搭接在所述让位口处且连接加热口的环形吸风圈,所述隔热结构包括一个沿所述安装腔内壁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封闭隔热层,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封闭隔热层与加热源之间的空气隔热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腔的底部呈镂空状态且在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隔热防烫的侧加热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利杨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派餐饮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