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58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组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铬和铁,其中,碳元素含量为0.36%‑0.40%,硅元素含量为0.13%‑0.16%,锰元素含量为0.5%‑0.8%,磷元素含量小于或等于0.025%,硫元素含量为0.08%‑0.20%,铬元素含量为0.09%‑0.11%,余量为铁。制备方法,包括加热、除磷、轧制、倍尺飞剪、分段和精整,其中在加热工序中,将钢材投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钢材在加热炉中的加热过程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段包括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提高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硫含量并提高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解决了SY740圆棒表层组织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SY740非调质钢主要应用于活塞杆的制备。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关键连接部件,主要应用在油缸和气缸的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的运动部件。以液压油缸为例,SY740非调质钢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液压油缸的寿命和使用可靠性。使用SY740非调质钢来生产活塞杆的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为Ra0.4-0.8μm,加工难度大,在车削过程中存在烧刀的现象,导致活塞杆的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刀具的损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增加硫含量并提高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解决了SY740圆棒表层组织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组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铬和铁,其中,碳元素含量为0.36%-0.40%,硅元素含量为0.13%-0.16%,锰元素含量为0.5%-0.8%,磷元素含量小于或等于0.025%,硫元素含量为0.08%-0.20%,铬元素含量为0.09%-0.11%,余量为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碳元素含量为0.38%,硅元素含量为0.15%,锰元素含量为0.7%,磷元素含量小于或等于0.025%,硫元素含量为0.08%-0.20%,铬元素含量为0.1%,余量为铁。提高硫含量,改善SY740圆棒的加工性能。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加热、除磷、轧制、倍尺飞剪、分段和精整,加热:将钢材投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钢材在加热炉中的加热过程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段包括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提高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除磷:对从加热炉出来的钢材进行高压水除磷,利用高压水对钢材进行除磷;轧制:对除磷后的钢材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得到圆棒;倍尺飞剪:对轧制后的圆棒进行飞剪倍尺分段后在冷床上进行冷却;分段:冷却后的圆棒通过热锯定尺分段,然后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精整:对分段后的圆棒进行精加工和探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工序中,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为1160-12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工序中,均热段的温度为1140-1180℃。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温度接近,减小钢材温度的偏差,使钢材的表层硬度均匀化。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与均热段的温度接近或相同,由于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为1160-1200℃,均热段的温度为1140-1180℃,当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与均热段的温度处于重合的区域时,即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与均热段的温度均处于1160-1180℃的范围内时,设定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与均热段的温度相同,其余情况下,设定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与均热段的温度尽可能接近。本专利技术避免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的偏差较大,使SY740圆棒在加热炉内的受热均匀,使SY740圆棒的表层硬度均匀化。本专利技术均提高了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温度,有利于硫元素与锰元素形成更多的MnS,在钢中呈椭球状的MnS夹杂物能够包裹危害较大的氧化物夹杂,形成氧化物-硫化物共生夹杂物,残余应力较低,压应力的作用小,阻碍了裂纹的发生。但是在大幅提高了硫含量后,提高了SY740圆棒的热脆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取消了穿水冷却,使SY740圆棒自然冷却,避免穿水冷却后SY740圆棒表层组织不均匀,消除了因水冷引起的温度偏差,减少表层硬度的变化,而且在倍尺飞剪工序中在冷床内使用保温罩,使SY740圆棒均匀冷却,其目的均是减小SY740圆棒的温度的偏差,使SY740圆棒的表层硬度均匀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倍尺飞剪工序中,在冷床上设置保温罩,钢材在冷床内均匀冷却。本专利技术的冷床设置保温罩,SY740圆棒在冷床中冷却时,高温的水蒸气被保温罩截留在冷床内而不能挥发到大气中,高温的水蒸气在冷床上方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空间,在冷床内的SY740圆棒得以均匀降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步骤中,完成粗轧后,使用液压剪切头切除钢材端部缺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步骤中,使用六架连轧机进行粗轧,粗轧的连轧机平立交替布置,粗轧的连轧机的组成为φ850x6,连轧机均为第五代短应力轧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步骤中,使用六架连轧机进行中轧,中轧的连轧机平立交替布置,中轧的连轧机的组成为φ750x6,连轧机均为第五代短应力轧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步骤中,使用四架连轧机进行精轧,精轧的连轧机平立交替布置,精轧的连轧机的组成为φ550x4,连轧机均为第五代短应力轧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SY740圆棒大大提高了硫元素的含量,降低了刀具的磨损,改善SY740圆棒的切削性能,在制备过程中提高了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并停止使用轧制后的水冷操作,减小了在生产过程中钢材温度的偏差,使SY740圆棒表层硬度均匀化;本专利技术制得SY740连铸坯的表面质量Ra0.5-0.8μm,符合生产活塞杆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Ra0.4-0.8μm,解决了在车削过程中的烧刀、粘刀和刀片崩裂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SY740非调质钢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液压油缸的寿命和使用可靠性。使用SY740非调质钢来生产活塞杆的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为Ra0.4-0.8μm,加工难度大。现有的SY740圆棒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1所示。表1,现有SY740圆棒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钢种CSiMnPSCrFeSY7400.380.150.7≤0.025≤0.0150.1余量现有的SY740圆棒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且在车削过程中容易出现烧刀、粘刀或刀片崩裂的现象,针对现有的SY740圆棒存在着刀具的损耗严重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组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铬和铁,其中,碳元素含量为0.36%-0.40%,硅元素含量为0.13%-0.16%,锰元素含量为0.5%-0.8%,磷元素含量小于或等于0.025%,硫元素含量为0.08%-0.20%,铬元素含量为0.09%-0.11%,余量为铁。提高硫含量,有利于改善SY740圆棒的加工性能,相比于现有的SY740钢材中硫含量小于或等于0.015%,本专利技术大幅提高了硫元素的含量至0.08-0.20%,形成的MnS起到断屑和润滑的作用,降低刀具的磨损,改善SY740圆棒的切割性能。一般来说,钢材中硫含量为0.03%-0.07%,本专利技术在提高硫含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除磷、轧制、倍尺飞剪、分段和精整,/n加热:将钢材投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钢材在加热炉中的加热过程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段包括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提高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n除磷:对从加热炉出来的钢材进行高压水除磷,利用高压水对钢材进行除磷;/n轧制:对除磷后的钢材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得到圆棒;/n倍尺飞剪:对轧制后的圆棒进行飞剪倍尺分段后在冷床上进行冷却;/n分段:冷却后的圆棒通过热锯定尺分段,然后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n精整:对分段后的圆棒进行精加工和探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车削性能的SY740圆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除磷、轧制、倍尺飞剪、分段和精整,
加热:将钢材投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钢材在加热炉中的加热过程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段包括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提高第二加热段的温度和均热段的温度;
除磷:对从加热炉出来的钢材进行高压水除磷,利用高压水对钢材进行除磷;
轧制:对除磷后的钢材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得到圆棒;
倍尺飞剪:对轧制后的圆棒进行飞剪倍尺分段后在冷床上进行冷却;
分段:冷却后的圆棒通过热锯定尺分段,然后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
精整:对分段后的圆棒进行精加工和探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工序中,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为1160-12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兵冯富友邱雄文陈听雨河野干夫孙应军蒋国强潘泽林李学保莫杰辉洪少锋杨洁戴坚辉卢雪霞唐威陈建荣石秋生廖子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