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6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包括内窥镜、显示器,所述内窥镜包括一插管本体,所述插管本体包括带连接器插头的后端以及带影像侦测装置的前端,所述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气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气流,所述气流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插管本体内的四个气管;所述内窥镜管芯长45cm,所述插管本体可弯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定位声门的问题,功能性和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内窥镜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领域,具体是指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
技术介绍
可视插管内窥镜属于可视管芯类产品,不需要口腔内部太大空间,无需喉镜辅助。将摄像头装在内窥镜的最前端,相当于眼睛在视频摄像头前端的位置观察喉部,从而使气道的暴露更加清晰,辅助医生准确定位声门,特别适用于张口受限、巨舌症、大会厌或其他口腔内结构异常的患者,有效避免盲插带来的损伤,可避免喉镜引起的刺激及损伤。然而,本领域现有的可视内窥镜在进入口腔狭小的空间中,由于超近距离口腔结构不易辨识,仍然不能快速定位声门的位置。这样寻找声门的操作会明显延长气管插管所需时间,这极大地增加了气管插管风险。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辅助快速定位声门、简化插管过程、且能准确看到口腔内图形的插管系统,以更好地引导气管插管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的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包括内窥镜、显示器,所述内窥镜包括一插管本体,所述插管本体包括带连接器插头的后端以及带影像侦测装置的前端,所述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气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气流,所述气流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插管本体内的四个气管;所述内窥镜管芯长45cm,所述插管本体可弯折。进一步地,所述插管本体上且距前端面0.5cm位置设有与气管端部连接的雾气感知模块,所述雾气感知模块周向且间距设于插管本体外壁面上;所述雾气感知模块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气流方向和大小;所述显示器上设有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影像侦测装置包括两成像设备和LED灯,二者可拆卸式固定在插管本体前端,且所述成像设备和LED灯之间并联连接;其中,所述成像设备分别将各自的视频图像传输至图像采集处理器,而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设备和LED灯通过螺纹固定在影像侦测装置端;所述成像设备和LED灯均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螺纹锁圈和定位孔,所述影像侦测装置设有定位销和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所述螺纹锁圈连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固定;所述图像采集处理器包括复合视频接口、视频解码模块、3D图像处理模块和数据缓存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插头一端与插管本体后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通过无线蓝牙连接;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物镜、转镜、目镜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插管本体上且靠近前端位置设有折角部,所述折角部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插管本体内设有导线、光纤,且所述插管本体设为单腔气管插管。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气管平行布置在插管本体内,所述气管设为空心管状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插管本体内设置四个并列布置的气管,从而达到了监测气流方向的目的,辅助医护人员快速定位气门,功能性和实用性强;通过将插管本体设置为可弯折的结构,能够更加适用于人体生理曲度,实用性和功能性强,使用范围广泛;通过增设影像侦测装置以及与其连接显示器,能够达到将图像显示出来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的目的,提高插管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窥镜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器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插管本体前端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成像过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包括内窥镜1、显示器2,内窥镜1包括一插管本体3,插管本体3包括带连接器插头4的后端以及带影像侦测装置的前端5,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2电信号连接,还包括气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气流,气流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插管本体3内的四个气管6;内窥镜1管芯长45cm,插管本体3可弯折。通过采用本申请提出的装置,能够达到辅助快速定位气门、简化插管过程以及准确看到口腔内图形的插管系统,从而更好地引导气管插管操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本装置置于口腔中,通过按压胸廓喷出的气流被四个方向的气流监测装置捕获到,并依据气流的大小快速判断出管芯和气管的相对位置,再利用可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气管6,从而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本体3上且距前端面0.5cm位置设有与气管6端部连接的雾气感知模块,雾气感知模块周向且间距设于插管本体3外壁面上;雾气感知模块与显示器2电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气流方向和大小;显示器2上设有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处理器7。影像侦测装置包括两成像设备8和LED灯9,二者可拆卸式固定在插管本体3的前端5,且成像设备8和LED灯之间并联连接;其中,成像设备8分别将各自的视频图像传输至图像采集处理器7,而后通过显示器2显示出来。通过设置的LED灯9的照射,使得成像位置相交于拍摄物上,两个成像设备8形成两组图像,经光缆输出至图像采集处理器7,经图像采集处理器7的处理后通过显示器2显示出来,继而达到了提高插管成功率的目的。由于雾气感知模块与显示器2电信号连接,当按压胸廓的过程中从声门喷出的气流能够快速被雾气感知模块感知到、并经一控制模块处理,最后将其大小显示在显示器2上;利用成像设备8拍摄到雾气画面后、接着利用图像采集处理器7进行处理最后传输至显示器2上,继而通过显示器2将雾气较大的位置显示出来,继而告知医务人员根据显示器2上显示方位调节管芯方向,完成操作过程。成像设备8和LED灯9通过螺纹固定在影像侦测装置端;成像设备8和LED灯9均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螺纹锁圈和定位孔,影像侦测装置设有定位销和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螺纹锁圈连接,定位孔与定位销相配合固定;图像采集处理器7包括复合视频接口、视频解码模块、3D图像处理模块和数据缓存模块。连接器插头4一端与插管本体3后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一连接器连接;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2通过无线蓝牙连接;成像设备8包括物镜、转镜、目镜中的一种。连接器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连接器即可,为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可在连接器上设置一移动电源,从而为其提供电源。插管本体3上且靠近前端5位置设有折角部10,折角部10的角度为钝角;插管本体3内设有导线、光纤,且插管本体3设为单腔气管插管。折角部10即为一带有固定角度的弯折结构,从而方便本装置更伸入进入人体内部,功能性强。四个气管6平行布置在插管本体3内,气管6设为空心管状结构。综上,通过采用本申请提出的装置,能够达到快速定位气门的目的,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实用性和功能性强。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包括内窥镜、显示器,所述内窥镜包括一插管本体,所述插管本体包括带连接器插头的后端以及带影像侦测装置的前端,所述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气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气流,所述气流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插管本体内的四个气管;/n所述内窥镜管芯长45cm,所述插管本体可弯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包括内窥镜、显示器,所述内窥镜包括一插管本体,所述插管本体包括带连接器插头的后端以及带影像侦测装置的前端,所述影像侦测装置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气流,所述气流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插管本体内的四个气管;
所述内窥镜管芯长45cm,所述插管本体可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本体上且距前端面0.5cm位置设有与气管端部连接的雾气感知模块,所述雾气感知模块周向且间距设于插管本体外壁面上;
所述雾气感知模块与显示器电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气流方向和大小;所述显示器上设有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辅助可视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侦测装置包括两成像设备和LED灯,二者可拆卸式固定在插管本体前端,且所述成像设备和LED灯之间并联连接;其中,
所述成像设备分别将各自的视频图像传输至图像采集处理器,而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小伟彭生胡双双王晶刘莎莎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