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监控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3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监控柱,包括柱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板支架单元;柱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叠加的支撑柱、电池柱和容纳监测设备的监测保护壳;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太阳能板支架单元上,太阳能板支架单元则固定于支撑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及后期维护,具备防雨功能以及一定的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监控柱
本技术属于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监控柱。
技术介绍
在地质勘探、气象监测、林业、农业、安防、交通、电力、水利、石油、通信、边防等领域的一些特殊场景应用中,需要在缺少稳定供电甚至是没有电力线路的条件下,设立相应的监测设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小型可离网的监控结构,且能够与监测设备有机结合,结构不能太复杂,要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及后期维护,具备防雨功能,并且有一定的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监控柱,具体为:太阳能监控柱,其包括柱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板支架单元;柱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叠加的支撑柱、电池柱和容纳监测设备的监测保护壳;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太阳能板支架单元上,太阳能板支架单元则固定于支撑柱上。支撑柱包括支撑柱管,支撑柱管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一顶部连接盘,顶部连接盘将支撑柱管的顶端开口封闭,且电池柱中设置的储能电池及控制装置组合安装于顶部连接盘之上,顶部连接盘外周缘形成径向凸出于支撑柱管管壁的用于与上方的电池柱进行固接的法兰环体;支撑柱管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接底座板,底座板将支撑柱管的底端开口封闭。支撑柱管底部与底座板之间还均布固接有加强筋板。电池柱包括电池柱管,电池柱管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底部连接盘,底部连接盘将电池柱管的底端开口遮盖封闭;电池柱管的顶端开口由监测保护壳的底部遮盖封闭;电池柱管的顶端焊接有用于与监测保护壳固接的法兰盘;电池柱管开设有线缆通孔。底部连接盘外周缘形成径向凸出于电池柱管管壁的法兰环体,电池柱的底部连接盘的法兰环体与支撑柱的顶部连接盘的法兰环体正对贴抵并通过螺栓螺母穿经紧固。监测保护壳的底部形成径向凸出于电池柱管的顶端开口管壁的防雨环体部。太阳能板支架单元包括两个纵梁角铁、两个横梁角铁、两个支撑角铁、两个斜向角铁和两个U型连接杆;两个纵梁角铁和两个横梁角铁通过螺丝螺母副组装而成方框型的安装框架,两个支撑角铁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纵梁角铁的顶部铰接,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螺栓螺母副固定于两个支撑角铁上,支撑角铁的中部分别与对应的斜向角铁的一端铰接,斜向角铁从其另一端起依次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角度通孔,对应侧的纵梁角铁的底部通过螺栓穿经其中一个角度通孔并配合螺母将该侧的纵梁角铁与斜向角铁紧固连接;两个U型连接杆分别套于柱体的支撑柱上,U型连接杆的两侧直杆段穿经对应的横梁角铁上的安装通孔并由螺母固定,U型连接杆的弧形中段和横梁角铁共同夹紧支撑柱。本技术结构简洁,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及后期维护,具备防雨功能以及一定的防盗功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支撑柱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电池柱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太阳能板支架单元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太阳能板支架单元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监控柱,包括柱体、太阳能电池板5和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柱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叠加的支撑柱1、电池柱2和监测保护壳3;将容纳有储能电池及控制装置组合的电池柱2设置于支撑柱1之上并位于监测保护壳3内的监测设备之下,既有助于防止被盗,也可以缩减线路长度,节省成本、降低损耗。如图3所示,支撑柱1包括支撑柱管11,支撑柱管11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一顶部连接盘14,顶部连接盘14将支撑柱管11的顶端开口封闭,顶部连接盘14的直径大于支撑柱管11的直径,故顶部连接盘14外周缘形成径向凸出于支撑柱管11管壁的用于与上方的电池柱2进行固接的法兰环体;支撑柱管11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接底座板12,底座板12将支撑柱管11的底端开口封闭,底座板12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水泥地面或其他稳固的安装基础相固定;优选的,支撑柱管11底部与底座板12之间还均布固接有加强筋板13。另外,支撑柱管11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被顶部连接盘14和底座板12所封闭,既能防止内部进入异物、昆虫、小动物,也能防潮避免生锈。如图4所示,电池柱2包括电池柱管21,电池柱管21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底部连接盘22,底部连接盘22将电池柱管21的底端开口遮盖封闭,并且,储能电池及控制装置组合(以下简称“电池组合”)由电池柱管21的顶端开口212进入管内,能由底部连接盘22托底支撑;底部连接盘22外周缘形成径向凸出于电池柱管21管壁的用于与下方的支撑柱1的顶部连接盘14进行固接的法兰环体,电池柱2的底部连接盘22的法兰环体与支撑柱1的顶部连接盘14的法兰环体正对贴抵并通过螺栓螺母穿经紧固;电池柱管21的顶端焊接有用于与监测保护壳3固接的法兰盘213;电池柱管21的顶端开口由监测保护壳3的底部遮盖封闭,并且监测保护壳3的底部外径大于电池柱管21的顶端开口的管壁外径,并且监测保护壳3的底部形成径向凸出于电池柱管21的顶端开口管壁的防雨环体部31,从而直接利用了监测保护壳3形成对电池柱管21顶端管口的防雨保护;电池柱管21下部开设有线缆通孔211,以便于分别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5和电池柱2中的储能电池及控制装置组合的线缆由此穿经。监测保护壳3用于容纳相应的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配备,比如视频类、音频类、气候因子类等监测设备,监测保护壳3可根据需要由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制成,或者是前述几种材质的部件混合组装而成。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于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上,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则固定于柱体上,并且太阳能电池板5的角度可以通过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进行调节,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结构可以有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本低、装配方便快捷的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结构形式,如图5和图6所示,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包括两个纵梁角铁41、两个横梁角铁44、两个支撑角铁42、两个斜向角铁43和两个U型连接杆45;两个纵梁角铁41和两个横梁角铁44通过螺丝螺母副组装而成的方框型安装框架,两个支撑角铁4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纵梁角铁41的顶部铰接,太阳能电池板5通过螺栓螺母副固定于两个支撑角铁42上,支撑角铁42的中部分别与对应的斜向角铁43的一端铰接,斜向角铁43从其另一端起依次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角度通孔431,每个角度通孔431对应一个角度值,对应侧的纵梁角铁41的底部通过螺栓穿经其中一个角度通孔431并配合螺母将该侧的纵梁角铁41与斜向角铁43紧固连接,从而使得固接于两个支撑角铁4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5的角度朝向得以锁定,而如果需要不同的角度,则可更换穿经的角度通孔431即可,非常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监控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太阳能电池板(5)和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n柱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叠加的支撑柱(1)、电池柱(2)和容纳监测设备的监测保护壳(3);/n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于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上,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则固定于支撑柱(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监控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太阳能电池板(5)和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
柱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叠加的支撑柱(1)、电池柱(2)和容纳监测设备的监测保护壳(3);
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于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上,太阳能板支架单元(4)则固定于支撑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监控柱,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包括支撑柱管(11),支撑柱管(11)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一顶部连接盘(14),顶部连接盘(14)将支撑柱管(11)的顶端开口封闭,且电池柱(2)中设置的储能电池及控制装置组合安装于顶部连接盘(14)之上,顶部连接盘(14)外周缘形成径向凸出于支撑柱管(11)管壁的用于与上方的电池柱(2)进行固接的法兰环体;支撑柱管(11)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接底座板(12),底座板(12)将支撑柱管(11)的底端开口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监控柱,其特征在于,支撑柱管(11)底部与底座板(12)之间还均布固接有加强筋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监控柱,其特征在于,电池柱(2)包括电池柱管(21),电池柱管(21)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同轴心固接底部连接盘(22),底部连接盘(22)将电池柱管(21)的底端开口遮盖封闭;电池柱管(21)的顶端开口由监测保护壳(3)的底部遮盖封闭;电池柱管(21)的顶端焊接有用于与监测保护壳(3)固接的法兰盘(213);电池柱管(21)开设有线缆通孔(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青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洲驭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