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及烟尘烟气采样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98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包括一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具有第一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及出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而所述第一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二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具有第二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且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而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对多种不同气体或者烟气进行充分混合的装置。此外,公开了一种烟尘烟气采样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及烟尘烟气采样设备
本技术涉及烟尘烟气采样分析
,尤其涉及能够对一种能够对多种不同气体或者烟气进行充分混合的装置及烟尘烟气采样设备。
技术介绍
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污染排放,防治大气污染,国家环保部制定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烟囱等属于固定污染源,其中,对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成分是SO2、NOX等等。现在国家环保部对气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对仪器测量技术有了更高要求,目前现有的烟尘烟气浓度测量装置(设备)或者是烟尘烟气分析仪器(设备)等等,一般而言只是配置了一个低浓度的烟气传感器或者高浓度传感器。对于配置了低浓度传感器的设备:1、低浓度传感器的设备其对低浓度烟气测量时,能够较好地完成低浓度烟气的浓度测量工作;2、当固定污染源所排放的烟气其浓度较高时,配置低浓度的烟气浓度测量装置,是无法完成烟气浓度测量工作的,需要更换配置有高浓度传感器的测量装置才能完成。对于配置了高浓度传感器的设备:1、高浓度传感器的设备其对低浓度烟气测量时,所测量出来的数据误差太大,无法很好地准确测量;2、当固定污染源所排放的烟气其浓度较高时,配置高浓度的烟气浓度测量装置,能够较好地完成高浓度烟气的浓度测量工作;如此,目前现有的技术,无法通过一个设备,同时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需要配置和携带更多的测量设备,这就增加了设备成本同时也给测量带来不便。而且,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的气体、或者一种气体一种烟气进行混合时,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不能很好地对多种以上的气体进行混合,如果不同的气体混合不均匀,也不能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多种不同气体或者烟气进行充分混合的装置及烟尘烟气采样设备。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包括:一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一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及出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而所述第一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二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二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且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而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主体是一个倒圆台形结构,由所述第一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至所述第一出气口,内径和外圈直径均是一个逐渐增大的结构。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主体是一个圆台形结构,由所述第二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二螺旋形状的气道至所述第二出气口,内径和外圈直径均是一个逐渐减小的结构。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包括一级气体混合配件及外壳,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外形和所述外壳的内部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开设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为开放式气道,当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置入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密封连接而使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形成密封气道。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腔,所述凹腔的形状与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外形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为开放式气道,当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置入于所述凹腔内时,所述凹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密封连接而使所述第二螺旋形状的气道形成密封气道。还包括一导热性能良好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密封地盖设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及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上端面上。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还设有帕尔贴模组,所述帕尔贴模组产生冷量而对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及二级气体混合组件进行制冷。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还连接有一缓冲气室,所述缓冲气室设于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下端处。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还连接有一水分收集室,所述水分收集室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下端设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开设有外螺纹,而所述凹腔的底部开设有一内螺纹槽,所述凸缘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槽螺纹配合,以将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紧密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烟尘烟气采样设备,所述烟尘烟气采样设备包括所述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本技术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通过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及二级气体混合组件配合,形成了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及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多种气体或烟气在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及第二螺旋形状气道中充分混合,并能够在混合过程中将水分释出,防止气体或烟气中的水分损坏气泵。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100,包括:一级气体混合组件1,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1包括如图2所示的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11,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11设有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具有第一进气口10a及出第一出气口10b,且所述第一进气口10a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的下端,而所述第一出气口10b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的上端;二级气体混合组件2,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2具有第二螺旋形状气道20,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20具有第二进气口20a及第二出气口20b,且所述第二进气口20a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20的上端,而所述第二出气口20b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20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出气口10b和所述第二进气口20a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1的主体是一个倒圆台形结构,由所述第一进气口10a贯通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至所述第一出气口10b,内径和外圈直径均是一个逐渐增大的结构。参考图1和2,由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1的主体是一个倒圆台形结构,因此,不难理解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作为一个环绕这个倒圆台形结构外壁螺旋向上的气道,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外圈直径是由下而上是逐渐增大的;此外为了让气体(或烟气)在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内爬升的过程中,更好的释出水分,因此将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的内径设计成逐渐增大的结构,因此气体在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内螺旋爬升的过程中,气体的运动速率会逐渐降低,如此有利于气体或者烟气在气道内更好地释出水分,而释出的水分将沿着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10向下流动到所述水分收集室。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气体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一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及出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而所述第一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n二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二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且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而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一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及出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而所述第一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
二级气体混合组件,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设有第二螺旋形状气道,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具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且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上端,而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螺旋形状气道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主体是一个倒圆台形结构,由所述第一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至所述第一出气口,内径和外圈直径均是一个逐渐增大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气体混合组件的主体是一个圆台形结构,由所述第二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二螺旋形状的气道至所述第二出气口,内径和外圈直径均是一个逐渐减小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行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组件包括一级气体混合配件及外壳,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外形和所述外壳的内部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开设于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为开放式气道,当所述一级气体混合配件置入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密封连接而使所述第一螺旋形状气道形成密封气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多种气体或烟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俊张伟治庄灿宇向涵程满满郭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