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90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内设有多个贯穿槽,所述集热筒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集热筒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集热筒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高温的尾气从第一出气管进入集热筒后,尾气中的热量将被集热筒吸收,之后尾气将从第二出气管出来,因为集热筒不断转动,所以集热筒内的所以贯穿槽会被均匀加热,之后新的氨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集热筒后,将吸收集热筒内的热量,使得新的氨气温度升高,之后再从第二进气管出来,即可得到温度较高的氨气,大大节省了能源,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磷酸一铵
,尤其涉及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磷酸一铵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有效磷与总氮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该产品一般作追肥,也是生产三元复混肥、BB肥最主要的基础原料。磷酸一铵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水溶液呈酸性。但现有技术中,磷酸一铵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和高温的氨气进行中和反应,之后剩余的高温氨气直接收集起来,之后需要重新再加热氨气进行中和反应,极大的浪费的热源,降低了能量利用率,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内设有多个贯穿槽,所述集热筒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集热筒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集热筒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集热筒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集热筒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侧部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与齿轮槽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进气管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上侧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缓冲板上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一进气管呈四分之一圆环设置,所述第二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呈半圆环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集热筒上设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集热筒表面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集热筒上设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集热筒表面上。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首先启动伺服电机,通过啮合齿轮与齿轮槽带动集热筒逆时针转动,然后将高温的尾气从第一出气管进入集热筒后,尾气中的热量将被集热筒吸收,之后尾气将从第二出气管出来,因为集热筒不断转动,所以集热筒内的所以贯穿槽会被均匀加热,之后新的氨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集热筒后,将吸收集热筒内的热量,使得新的氨气温度升高,之后再从第二进气管出来,即可得到温度较高的氨气,此时只需要再简单加热一下氨气就能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大大节省了能源,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中第一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中第二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中集热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出气管、2集热筒、3齿轮槽、4贯穿槽、5第二进气管、6第一出气管、7固定板、8缓冲弹簧、9缓冲板、10伺服电机、11啮合齿轮、12第一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2,集热筒2内设有多个贯穿槽4,集热筒2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3,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2,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6,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第二进气管5的侧部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11,啮合齿轮11与齿轮槽3啮合连接。请参阅图1,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2,集热筒2内设有多个贯穿槽4,集热筒2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3,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2,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6,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第二进气管5的侧部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11,啮合齿轮11与齿轮槽3啮合连接,当伺服电机10启动时,将会产生振动,振动产生的作用力将通过缓冲板9传递到下侧的多个缓冲弹簧8上,缓冲弹簧8通过弹性形变抵消作用力,进而大大消除伺服电机10由振动产生的噪音污染。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出气管6与第一进气管12呈四分之一圆环设置,第二出气管1和第二进气管5呈半圆环设置,当尾气从呈四分之一圆环的第一出气管6进入,通过集热筒2后,所有尾气将全部从呈半圆环设置的第二出气管1出来,同理,新的氨气从呈四分之一圆环设置的第一进气管12进入,通过集热筒2后,所有氨气将全部从呈半圆环设置的第二进气管5出来。请参阅图1,集热筒2上设有防氧化涂料,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集热筒2表面上,防氧化涂料为镀锌涂料,镀锌涂料可比未镀锌的材料氧化速度减缓二十倍,可大大减小空气对装置的氧化腐蚀,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集热筒2为铜制材料制成,铜制材料有极高的吸热性,可将尾气中的大量热量快速吸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启动伺服电机10,通过啮合齿轮11与齿轮槽3带动集热筒2逆时针转动,然后将高温的尾气从第一出气管6进入集热筒2后,尾气中的热量将被集热筒2吸收,之后尾气将从第二出气管1出来,因为集热筒2不断转动,所以集热筒2内的贯穿槽4会被均匀加热,之后新的氨气从第一进气管12进入集热筒2后,将吸收集热筒2内的热量,使得新的氨气温度升高,之后再从第二进气管5出来,即可得到温度较高的氨气,此时只需要再简单加热一下氨气就能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大大节省了能源,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筒(2)内设有多个贯穿槽(4),所述集热筒(2)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3),所述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所述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2),所述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6),所述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所述第二进气管(5)的侧部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11),所述啮合齿轮(11)与齿轮槽(3)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筒(2)内设有多个贯穿槽(4),所述集热筒(2)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3),所述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所述集热筒(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2),所述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6),所述集热筒(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所述第二进气管(5)的侧部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11),所述啮合齿轮(11)与齿轮槽(3)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一铵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第二进气管(5)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嘉施利荆州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