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68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从动板总成、壳体、主动板、盖体、感温片和阀片轴,从动板总成和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主动板与壳体之间围成工作腔;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和阀片,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阀片设有与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出油孔的凸台结构,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从动板,实现出油孔的开闭与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在阀片中增加凸台结构,推迟感温片受热变形行程引起的出油孔提前出油,有效的控制风扇起始耦合转速,实现快速响应,而减少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改善发动机燃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
本技术属于离合器
,特别涉及一种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热状况随着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离不开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作用。因此,无级调速硅油风扇离合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通过感温片来感受冷却液的气流温度,感温片受温变形控制离合器阀片开度,从而控制风扇运转,达到调节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现有的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散热温度范围为50℃-80℃,但当冷却液气流温度超过60℃时,散热器内循环才开始工作,在50℃-60℃温度区间,为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具体如下:1、目前无级调速硅油离合器的调温范围是50℃-80℃之间,当发动机水温超过50℃时,风扇开始进入冷却工作。但是当水温在60℃以上时,节温器主阀门渐渐打开,才开始进入散热器内循环状态。因此,50-60℃的调温区间并没有有效的使发动机散热,此温度区间为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2、目前调温方法大多数为通过改变感温片材料属性,来控制风扇散热区间,但在耦合阶段末端无法实现快速响应,减少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改善发动机燃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通过在在阀片中增加凸台结构,推迟感温片受热变形行程引起的出油孔提前出油,有效的控制风扇起始耦合转速,而减少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改善发动机燃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从动板总成、壳体、主动板、盖体、感温片和阀片轴,所述主动轴与发动机的风扇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板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组装于一体,所述从动板总成设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感温片和所述阀片轴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从动板总成和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所述主动板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盖板之间围成工作腔;所述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和阀片,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所述阀片设有与所述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所述出油孔的凸台结构,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板,实现出油孔的开闭与否。进一步地说,所述凸台结构为圆柱形凸台、圆锥形凸台、圆台形凸台或多边形凸台。进一步地说,所述阀片的一侧与所述从动板的一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感温片为双金属感温片。进一步地说,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进一步地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主动轴、从动板总成、壳体、主动板、盖体、感温片和阀片轴,从动板总成和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从动板与壳体之间围成工作腔;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和阀片,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阀片设有与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出油孔的凸台结构,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板,实现出油孔的开闭与否;因此,本技术通过在在阀片中增加凸台结构,在感温片变形一定的条件下,当气流温度超过50℃时,阀片上的凸台结构开始逐渐与出油孔分离,当气流温度达到60℃时,凸台结构与出油孔才完全分离,储油腔里面的硅油开始进入工作腔,带动风扇旋转,因此能够推迟感温片受热变形行程引起的出油孔提前出油,有效的控制风扇起始耦合转速,减少发动机不必要的消耗功率,改善发动机燃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从动板总成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从动板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凸台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主动轴1、从动板总成2、从动板21、出油孔211、阀片22、凸台结构221、铆钉23、壳体3、主动板4、盖体5、感温片6、阀片轴7、储油腔8、工作腔9、轴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如图1到图4所示,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轴1、从动板总成2、壳体3、主动板4、盖体5、感温片6和阀片轴7,所述主动轴与发动机的风扇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板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组装于一体,所述从动板总成设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感温片和所述阀片轴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从动板总成和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8,所述主动板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盖板之间围成工作腔9;所述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21和阀片22,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211,所述阀片设有与所述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所述出油孔的凸台结构221,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板,实现出油孔的开闭与否。所述凸台结构为圆柱形凸台、圆锥形凸台、圆台形凸台或多边形凸台。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结构为圆柱形凸台。即通过在阀片结构上增加圆柱、圆锥、圆台或其他多边形凸台结构,相应的出油口结构为圆柱、圆锥、圆台或其他多边形结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片的一侧与所述从动板的一侧通过铆钉2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感温片为双金属感温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轴承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升高时,通过散热器芯部的气流温度也随之升高,高温气流吹在感温片6上,感温片6受热变形,推动阀片轴7向右移动,当气流温度超过50℃时,阀片22的圆柱凸台开始逐渐与出油孔211分离,当气流温度达到60℃时,圆柱凸台与出油孔211才完全分离,储油腔8里面的硅油开始进入工作腔9,带动风扇旋转;即为了与器散热相匹配,感温片变形一定的条件下,在结构上将调温范围由50℃-80℃变为60℃-80℃,即当水温在超过60℃时,风扇转速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有效的控制风扇起始耦合转速,降低风扇损耗率,减小噪音;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降低时,通过散热器芯部的气流温度也随之降低,气流吹在感温片6上,感温片6变形恢复原状,推动阀片轴7向左移动,当气流温度达到60℃,从动板21的圆柱凸台将出油孔关闭,储油腔8里面的硅油不再进入工作腔9,并且原来在工作腔9中的硅油任不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返回储油腔8,直到排空为止,离合器又处于排空状态,风扇空转打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轴(1)、从动板总成(2)、壳体(3)、主动板(4)、盖体(5)、感温片(6)和阀片轴(7),所述主动轴与发动机的风扇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板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组装于一体,所述从动板总成设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感温片和所述阀片轴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从动板总成和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8),所述主动板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工作腔(9);/n所述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21)和阀片(22),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211),所述阀片设有与所述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所述出油孔的凸台结构(221),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板,实现出油孔的开闭与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调速温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轴(1)、从动板总成(2)、壳体(3)、主动板(4)、盖体(5)、感温片(6)和阀片轴(7),所述主动轴与发动机的风扇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板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组装于一体,所述从动板总成设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感温片和所述阀片轴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从动板总成和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储油腔(8),所述主动板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盖体之间围成工作腔(9);
所述从动板总成包括从动板(21)和阀片(22),所述从动板设有出油孔(211),所述阀片设有与所述出油孔相匹配的且能够伸入所述出油孔的凸台结构(221),通过感温片变形驱动阀片轴移动进而带动阀片的凸起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从动板,实现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雪刘敦绿姚暑光郑福新禹海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