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包括进气管道与主板,所述进气管道上端面对应主板两侧位置设置有贴合直板,所述主板尾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尾部设置有线缆,所述主板头部设置有横板,所述贴合直板前端面对应横板两端位置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滑槽底部设置有内贴板,所述内贴板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柱,所述横板两端对应延伸柱设置有限位圆槽,所述限位圆槽靠近主板一侧内壁设置有可调节的限位块,所述延伸柱外圈对应限位块设置有内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属于进气系统领域,通过在管道上安装贴合直板,并配合横板对主板进行固定,使组装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
本技术涉及进气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
技术介绍
在摩托车的电喷系统中,使用ECU电子控制单元对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计算出最佳喷油量、最佳点火提前角等数据并输送给执行器执行,常用的ECU进气系统组合通过螺丝等方式固定到进气管道上,并进行进气系统数据的采集,但螺丝等安装方式需耗费较多的时间,组装不便,同时在拆卸时也较为麻烦,影响后期检修维护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包括进气管道与主板,所述进气管道上端面对应主板两侧位置设置有贴合直板,所述主板尾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尾部设置有线缆,所述主板头部设置有横板,所述贴合直板前端面对应横板两端位置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滑槽底部设置有内贴板,所述内贴板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柱,所述横板两端对应延伸柱设置有限位圆槽,所述限位圆槽靠近主板一侧内壁设置有可调节的限位块,所述延伸柱外圈对应限位块设置有内嵌卡槽,所述横板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可调节的外接圆板。优选的,所述横板与主板之间通过粘接进行固定,所述外接圆板外侧端面设置有弧形凸板,所述延伸柱外圈在内贴板与横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垫圈。优选的,所述主板两侧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直板,所述延伸柱穿过固定直板。优选的,所述限位圆槽内壁对应限位块设置有内直槽,所述限位块后端面为弧面,所述限位块尾部伸入内直槽并设置有动板,所述内直槽尾部设置有定板,所述定板与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动板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软索,所述内直槽后方对应软索设置有延伸长槽,所述延伸长槽之间设置有内嵌圆槽,所述内嵌圆槽内设置有上圆板与下圆板,所述上圆板与下圆板之间设置有内圆盘,所述软索尾部连接到内圆盘外圈两侧位置。优选的,所述上圆板上端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头部伸出横板并连接到外接圆板下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在横板两端设置限位圆槽,并配合延伸柱进行组装,保障主板左右位置的稳定性,避免松动,通过在限位圆槽内壁设置可调节的限位块,利用限位块伸入内嵌卡槽内即可固定横板与主板的前后位置,从而保障进气系统组合的稳定性,通过在横板后方设置外接圆板与弧形凸板,方便调节限位块的位置,便于拆卸主板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进气管道;2、主板;3、贴合直板;4、横板;5、内滑槽;6、内贴板;7、延伸柱;8、限位圆槽;9、弹性垫圈;10、固定直板;11、连接板;12、线缆;13、外接圆板;14、弧形凸板;15、限位块;16、内嵌卡槽;17、内直槽;18、动板;19、定板;20、弹簧;21、软索;22、延伸长槽;23、内嵌圆槽;24、下圆板;25、内圆盘;26、立柱;27、上圆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包括进气管道1与主板2,进气管道1上端面对应主板2两侧位置设置有贴合直板3,主板2尾部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尾部设置有线缆12,主板2头部设置有横板4,贴合直板3前端面对应横板4两端位置设置有内滑槽5,内滑槽5底部设置有内贴板6,内贴板6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柱7,横板4两端对应延伸柱7设置有限位圆槽8,限位圆槽8靠近主板2一侧内壁设置有可调节的限位块15,延伸柱7外圈对应限位块15设置有内嵌卡槽16,横板4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可调节的外接圆板13。在本实施例中,横板4与主板2之间通过粘接进行固定,为了便于转动外接圆板13进行调节,在外接圆板13外侧端面设置有弧形凸板14,延伸柱7外圈在内贴板6与横板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垫圈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主板2尾部进行固定,避免松动,主板2两侧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直板10,延伸柱7穿过固定直板1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限位块15在调节后能够复位,限位圆槽8内壁对应限位块15设置有内直槽17,限位块15后端面为弧面,限位块15尾部伸入内直槽17并设置有动板18,内直槽17尾部设置有定板19,定板19与动板18之间设置有弹簧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限位块15的位置,从而改变横板4的固定状态,动板18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软索21,内直槽17后方对应软索21设置有延伸长槽22,延伸长槽22之间设置有内嵌圆槽23,内嵌圆槽23内设置有上圆板27与下圆板24,上圆板27与下圆板24之间设置有内圆盘25,软索21尾部连接到内圆盘25外圈两侧位置;此外,为了便于带动内圆盘25转动,上圆板27上端面设置有立柱26,立柱26头部伸出横板4并连接到外接圆板13下端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在实际使用时,先找到主板2头部的横板4,将横板4两端对准内滑槽5进行安装,并内滑槽5内的延伸柱7穿过限位圆槽8,延伸柱7在穿过限位圆槽8时,其头部挤压槽内的限位块15,并通过限位块15的弧面将其向后方挤压,使限位块15向内直槽17后方运动,限位块15带动动板18向后运动,动板18挤压后方的弹簧20,使弹簧20受力产生压缩,直至限位块15离开限位圆槽8,然后延伸柱7继续运动,当横板4运动到最大程度后,此时限位块15到达延伸柱7内壁的内嵌卡槽16所在位置,并在弹力作用下再次伸出而进入内嵌卡槽16内,从而对横板4进行固定,避免横板4向回运动,延伸柱7同时也穿过主板2两侧的固定直板10,保障进气系统组合的稳定性,便于组装;在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可找到横板4后端面的外接圆板13与弧形凸板14,并进行转动,外接圆板13带动立柱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道(1)与主板(2),所述进气管道(1)上端面对应主板(2)两侧位置设置有贴合直板(3),所述主板(2)尾部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尾部设置有线缆(12),所述主板(2)头部设置有横板(4),所述贴合直板(3)前端面对应横板(4)两端位置设置有内滑槽(5),所述内滑槽(5)底部设置有内贴板(6),所述内贴板(6)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柱(7),所述横板(4)两端对应延伸柱(7)设置有限位圆槽(8),所述限位圆槽(8)靠近主板(2)一侧内壁设置有可调节的限位块(15),所述延伸柱(7)外圈对应限位块(15)设置有内嵌卡槽(16),所述横板(4)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可调节的外接圆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道(1)与主板(2),所述进气管道(1)上端面对应主板(2)两侧位置设置有贴合直板(3),所述主板(2)尾部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尾部设置有线缆(12),所述主板(2)头部设置有横板(4),所述贴合直板(3)前端面对应横板(4)两端位置设置有内滑槽(5),所述内滑槽(5)底部设置有内贴板(6),所述内贴板(6)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柱(7),所述横板(4)两端对应延伸柱(7)设置有限位圆槽(8),所述限位圆槽(8)靠近主板(2)一侧内壁设置有可调节的限位块(15),所述延伸柱(7)外圈对应限位块(15)设置有内嵌卡槽(16),所述横板(4)后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可调节的外接圆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与主板(2)之间通过粘接进行固定,所述外接圆板(13)外侧端面设置有弧形凸板(14),所述延伸柱(7)外圈在内贴板(6)与横板(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垫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ECU进气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两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叶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