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63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采用多层压延后胶片交替包覆结构,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01),所述第一连接端(101)与中冷器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02),所述第二连接端(102)与节流阀体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上靠近节流阀体的一端设有支管(103),所述支管(103)与碳罐脱附管连接。该总成耐臭氧、耐高温热老化、耐IRM903标准油老化、耐机油老化性、耐寒、耐久性能、耐压力脉冲以及常温和高温下的爆裂强度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软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讲是一种涡轮增压软管总成。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软管总成用于涡轮增压器系统中,此管路总成起到连接涡轮增压器、中冷系统和内燃机的作用,起到连接空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器,输送过滤后的常压空气的作用。现有的冷却系统胶管,只适用于燃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新能源车型电池包冷却系统,传输介质为冷却液,不具备耐油性能及长期耐压力脉冲≥1百万次和爆裂强度性能及软管总成振动三个方向各10万次介质为空气的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臭氧、耐高温热老化、耐IRM903标准油老化、耐机油老化性、耐寒、耐久性能、耐压力脉冲以及常温和高温下的爆裂强度等特性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包括涡轮增压软管本体,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采用多层压延后胶片交替包覆结构,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中冷器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节流阀体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上靠近节流阀体的一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碳罐脱附管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的多层结构从内到外至少包括氟橡胶层、芳纶布层和氟硅橡胶层。所述支管上设有快插阳接头,所述快插阳接头采用蜗轮蜗杆卡箍与支管固定。靠近第一连接端的涡轮增压软管本体的外壁包覆有耐磨性防护套。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有多段圆弧依次连接而成。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产品结构设计为氟橡胶+芳纶布+氟硅橡胶的多层压延技术,以压延后的胶片交替包覆结构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长期耐压力脉冲和爆裂强度性能及耐久性能;快插阳接头采用蜗轮蜗杆卡箍定扭力方式装配,以保证其密封性及耐压性能,即保证产品耐压力脉冲及爆裂强度要求,也规避了胶管受挤压开裂的风险;管体局部采用PA+PET材质耐磨性防护套对胶管进行防磨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所示:1、涡轮增压软管本体,2、耐磨性防护套,101、第一连接端,102、第二连接端,103、支管,104、快插阳接头,105、蜗轮蜗杆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包括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采用多层压延后胶片交替包覆结构,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01,所述第一连接端101与中冷器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02,所述第二连接端102与节流阀体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上靠近节流阀体的一端设有支管103,所述支管103与碳罐脱附管连接。本技术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用于涡轮增压器系统中,此管路总成起到连接涡轮增压器、中冷系统和内燃机的作用。输送过滤后的常压空气的作用,使涡轮增压发动机降耗节能,产生的较大功率。因此具有耐臭氧、耐高温热老化、耐IRM903标准油老化、耐机油老化性、耐寒、耐久性能、耐压力脉冲(长期≥1百万次、短期≥10万次)以及常温和高温下的爆裂强度等特性;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多层结构从内到外至少包括氟橡胶层、芳纶布层和氟硅橡胶层。产品结构设计为氟橡胶+芳纶布+氟硅橡胶的多层压延技术,以压延后的胶片交替包覆结构设计,即为胶片+布+胶片多层包覆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长期耐压力脉冲和爆裂强度性能及耐久性能;所述支管103上设有快插阳接头104,所述快插阳接头104采用蜗轮蜗杆卡箍105与支管103固定。快插阳接头采用蜗轮蜗杆卡箍定扭力方式装配,以保证其密封性及耐压性能,即保证产品耐压力脉冲及爆裂强度要求,也规避了胶管受挤压开裂的风险;靠近第一连接端101的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外壁包覆有耐磨性防护套2;采用PA+PET材质耐磨性防护套对胶管进行防磨保护。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有多段圆弧依次连接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采用多层压延后胶片交替包覆结构,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01),所述第一连接端(101)与中冷器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02),所述第二连接端(102)与节流阀体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上靠近节流阀体的一端设有支管(103),所述支管(103)与碳罐脱附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采用多层压延后胶片交替包覆结构,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01),所述第一连接端(101)与中冷器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02),所述第二连接端(102)与节流阀体连通并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上靠近节流阀体的一端设有支管(103),所述支管(103)与碳罐脱附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软管本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俊姜浩达薛鹏林王军超王兆响黎灿金都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建新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