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室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540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室内结构,该房屋室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且相连接的两个房间以及隔断墙,隔断墙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自第一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二墙体以及自第二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三墙体,第一墙体和第三墙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转折设置的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每一个容置空间内设置衣柜,衣柜与隔断墙之间设置有吸音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房屋室内结构使衣柜和隔断墙的整体厚度为一个衣柜的厚度加上隔断墙的厚度,厚度缩小,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两个相连接的房间之间的隔断变成了衣柜加隔断墙,增加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离厚度,改善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音效果;通过吸音结构层,加强了房间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室内结构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室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房屋的居住要求,其建筑样式也是越来越繁杂。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房屋室内结构示意图,房屋建筑中,两个相连接的房间采用隔断墙20将两个房间隔开,两个房间内的衣柜10一般靠隔断墙20摆设,总体厚度等于两个衣柜10的厚度加上隔断墙20的厚度,增加了房间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两个房间的利用率,完全不符合现在最大化利用空间的要求;而且由于相邻的两个房间之间只采用一堵隔断墙隔开,两个室内空间的隔音效果也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改变隔断结构以提高房屋空间利用率和有效降低房间噪音的房屋室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房屋室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且相连接的两个房间以及将两个所述房间分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断墙,其中,所述隔断墙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自所述第一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二墙体以及自所述第二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墙体均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平行设置,转折设置的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之间形成三个开放的容置空间,每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衣柜,所述衣柜与所述隔断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吸音结构层。优选的,所述吸音结构层包括中空的吸收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收体外部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吸收体远离所述反射层的一面贴敷在所述隔断墙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反射层呈波浪形。优选的,所述吸音结构层为吸音棉。优选的,所述吸收体内部的中空的结构为长方体。优选的,所述隔断墙采用红砖砌成。优选的,各个所述衣柜外侧表面与所述隔断墙的外表面平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房屋室内结构通过隔断墙的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以及第三墙体之间形成的用于放置衣柜的容置空间,使衣柜和隔断墙的整体厚度为一个衣柜的厚度加上所述隔断墙的厚度,而不是传统的两个衣柜的的厚度加隔断墙的厚度,使所述隔断墙加上所述衣柜的厚度大大的缩小,大大的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而且两个相连接的房间之间的隔断变成了衣柜加所述隔断墙,增加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离厚度,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音效果;通过进一步设置的吸音结构层,进一步加强了两个房间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房屋室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房屋室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吸音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房屋室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房屋室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且相连接的两个房间1以及将两个所述房间1分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断墙3。所述隔断墙3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31、自所述第一墙体31弯折延伸的第二墙体33以及自所述第二墙体33弯折延伸的第三墙体35,所述第一墙体31和所述第三墙体35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墙体33均与所述第一墙体31和所述第三墙体35平行设置,转折设置的所述第一墙体31、所述第二墙体33和所述第三墙体35之间形成三个开放的容置空间,每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衣柜5,整体厚度为一个衣柜5加上所述隔断墙3的厚度,而不是传统的两个衣柜5加隔断墙3的厚度,使所述隔断墙3加上所述衣柜5的厚度大大的缩小,大大的提高了房间1的利用率,这可以成为开发商为增加销售面积采用的扩大使用面积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两个相连接的房间1之间的隔断变成了衣柜5加所述隔断墙3,增加了两个房间1之间的隔离厚度,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两个房间1之间的隔音效果。其中,为了使衣柜5和隔断墙3之间从外观上看上去更加平整,各个所述衣柜5外侧表面与所述隔断墙3的外表面平齐。请参阅图3,为图2所示的吸音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加强两个房间1的隔音效果,所述衣柜5与所述隔断墙3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吸音结构层7。所述吸音结构层7包括中空的吸收体7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收体71外部的反射层73,其中,所述吸收体71远离所述反射层73的一面贴敷在所述隔断墙3的外表面。具体的,在本市实施例中,所述吸音结构层7为吸音棉,采用吸音棉来吸收房间1内所产生的噪音,并减少传递给另外的房间1,提高了隔音效果。具体的,在本市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73呈波浪形。声音穿递给一个波形经过吸收后,部分声音折射至相邻的波形进行吸收,起到二次降低噪音和改变噪音传播方向的作用,因此,波浪形的反射层73能更有效的吸收噪音。具体的,在本市实施例中,所述吸收体71的内部中空的结构为长方体。中空的所述吸收体71将声音吸收经过内部的中空的空间进行吸音和噪音回收,提高噪音吸收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断墙3采用红砖砌成。红砖的密度比轻质砖要大,隔音效果更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房屋室内结构通过隔断墙的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以及第三墙体之间形成的用于放置衣柜的容置空间,使衣柜和隔断墙的整体厚度为一个衣柜的厚度加上所述隔断墙的厚度,而不是传统的两个衣柜的的厚度加隔断墙的厚度,使所述隔断墙加上所述衣柜的厚度大大的缩小,大大的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而且两个相连接的房间之间的隔断变成了衣柜加所述隔断墙,增加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离厚度,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两个房间之间的隔音效果;通过进一步设置的吸音结构层,进一步加强了两个房间的隔音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室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且相连接的两个房间以及将两个所述房间分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断墙,其中,所述隔断墙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自所述第一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二墙体以及自所述第二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墙体均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平行设置,转折设置的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之间形成三个开放的容置空间,每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衣柜,所述衣柜与所述隔断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吸音结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室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且相连接的两个房间以及将两个所述房间分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断墙,其中,所述隔断墙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自所述第一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二墙体以及自所述第二墙体弯折延伸的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墙体均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平行设置,转折设置的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之间形成三个开放的容置空间,每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衣柜,所述衣柜与所述隔断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吸音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室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结构层包括中空的吸收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宝信云建筑综合服务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