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力矩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21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r力矩旋钮,包括旋盖、从动部、安装板、伸缩部,所述旋盖的端面设置有与从动部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端面上设置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放置有弹簧和位于弹簧顶端的钢珠,所述从动部包括凸台、连杆和卡簧槽,所述从动部的凸台与旋盖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轴线与弹簧安装孔的轴线重合的导力孔,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旋盖的端面上,并与凸台的另一个端面接触,所述伸缩部与从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精细结构达到的力矩旋钮功能,又节省了内部设置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r力矩旋钮
本技术涉及力矩旋钮
,具体涉及一种pcr力矩旋钮。
技术介绍
普通的pcr仪,需要使铝合金加热块去压紧试剂板。如果施加的挤压力过大,会使试剂板破碎。如果施加的挤压力过小,会使铝合金加热块与试剂板之间有缝隙,试剂可能会蒸发。pcr仪的力矩旋钮把弹簧压力通过内部结构转换为螺杆向下移动产生的挤压力,该挤压力是衡量铝合金加热块对试剂板的压力标准。目前可调节式力矩的旋钮内部结构多采用的齿轮啮合,即:内部运动结构由弹簧、大齿轮、两侧的小齿轮(小齿轮内部为内螺纹的结构),螺杆等部件。当旋转旋钮时,大齿轮带动两侧的小齿轮,小齿轮带动螺杆,实现螺杆的运动。力的大小通过大齿轮顶部的弹簧来进行调节。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其内部复杂性,成本较高。而且齿轮啮合与断开时会产生机械碰撞的杂音,同时,齿轮一般为金属结构,旋钮重量会增加。如果采用的是尼龙齿轮,由于每次都运动到极限打滑位置,长时间下去齿牙会有磨损,降低机械传动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高效达到转动旋钮时弹力转换为挤压力的效果,又能降低加工成本的pcr力矩旋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r力矩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盖、从动部、安装板、伸缩部,所述旋盖的端面设置有与从动部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端面上设置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放置有弹簧和位于弹簧顶端的钢珠,所述从动部包括凸台和连杆,所述从动部的凸台与旋盖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轴线与弹簧安装孔的轴线重合的导力孔,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旋盖的端面上,并与凸台的另一个端面接触,所述伸缩部与从动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力孔内设置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与钢珠的数量相匹配,均为十二。进一步的,所述旋盖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任一所述弹簧安装孔(101)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弹簧安装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穿设于所述弹簧内部的压止棒,所述压止棒的中部设置有小于等于弹簧安装孔的直径的台阶。进一步的,从动部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卡簧的环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所述弹簧安装在弹簧安装孔中,弹簧挤压钢珠产生作用力。转动旋盖,弹簧安装孔对钢珠施加作用力,带动钢珠移动,所述钢珠的重心在弹簧安装孔和导力孔的接触线以上,钢珠对从动部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在导力切点上,作用力的方向为导力切点的法线方向,对其正交分解,水平分力使得从动部转动。从动部转动通过螺纹结构带动伸缩部上下移动。所述导力孔内设置的倒角,弹簧挤压钢珠,钢珠与导力孔内的倒角内壁接触,两者的切点为导力切点。所述压止棒用于在需要强行转动从动部的场合,压住压止棒,使其对钢珠产生作用力,实现对从动部的导力。同时内部结构启动打滑装置时,会发出“咔哒”的声音,以此来提醒用户铝合金加热块已经压紧试剂板。所述环形槽用于限制旋盖的上下移动,只能转动。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通过内部简单的构造实现精细化结构达到可调节式力矩旋钮的防滑功能,钢珠代替齿轮避免了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需更换新的构件的情况,从而节省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的正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旋盖、101.弹簧安装孔、102.弹簧、103.钢珠、104.压止棒、105.台阶、106.阶梯孔、2.从动部、201.导力孔、202.环形槽、203.伸缩螺纹孔、204.凸台、205.连杆、3.安装板、4.伸缩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pcr力矩旋钮,如图1-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盖1、从动部2、安装板3、伸缩部4,所述旋盖1的端面设置有与从动部2配合的阶梯孔106,所述阶梯孔106的端面上设置弹簧安装孔101,所述弹簧安装孔101放置有弹簧102和位于弹簧102顶端的钢珠103,所述从动部2包括凸台105和连杆106,所述从动部2的凸台105与旋盖1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轴线与弹簧安装孔101的轴线重合的导力孔201,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在旋盖1的端面上,并与凸台105的另一个端面接触,所述伸缩部4与从动部伸缩螺纹孔203的螺纹连接。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在使用时,弹簧102挤压钢珠103,钢珠103与导力孔201倒角内壁接触,两者切点为导力切点。转动旋盖1,旋盖1的弹簧安装孔101对钢珠103施加力,带动钢珠103移动,又因为钢珠103的重心在弹簧安装孔101和导力孔201接触线以上,所以钢珠103对从动部2的力的作用点在导力切点处,力的方向为导力切点的法线方向,将此力正交分解,其水平分力使从动部2转动。从动部2转动通过螺纹结构使伸缩部4上下移动。当伸缩部4到达指定行程位置无法继续移动时,从动部2同时无法继续转动,此时转动从动部2时受到的阻力大于钢珠103施加给从动部2的力,而外部转动旋盖1的力依然施加,力经过传导施加到钢珠103上,使钢珠103产生运动趋势,此时钢珠103受力的作用沿着导力孔201倒角的内壁斜坡向斜上方移动,脱出导力孔201,不再对从动部2产生推力。于此同时,如果继续转动的话,每个钢珠103会重复从凸台204的上表面滚动到导力孔201内,产生“咔哒”声,以此来提醒用户铝合金加热块已经压紧试剂板。在需要强行转动从动部2的场合,压住压止棒104,使压止棒104压住钢珠103,使钢珠103不脱出导力孔201,实现对从动部2的导力。以上,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通过设置钢珠103,弹簧102与钢珠103挤压产生的力,带动从动部2转动,使得伸缩部4上下移动,当伸缩部4达到指定行程位置时从动部2无法继续转动,外部继续施力于钢珠103,使得钢珠103沿着导力孔201倒角内壁脱出导力孔201,不在对从动部2产生力的作用。需强行转动从动部2的场合,按压压止棒104压制钢珠103,使其不脱出导力孔201,实现对从动部2的导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pcr力矩旋钮采用钢珠,降低了力矩旋钮结构的复杂性,缩减了结构加工成本,达到了力矩旋钮转换压紧力的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r力矩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盖、从动部、安装板、伸缩部,所述旋盖的端面设置有与从动部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端面上设置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放置有弹簧和位于弹簧顶端的钢珠,所述从动部包括凸台和连杆,所述从动部的凸台与旋盖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轴线与弹簧安装孔的轴线重合的导力孔,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旋盖的端面上,并与凸台的另一个端面接触,所述伸缩部与从动部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r力矩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盖、从动部、安装板、伸缩部,所述旋盖的端面设置有与从动部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端面上设置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放置有弹簧和位于弹簧顶端的钢珠,所述从动部包括凸台和连杆,所述从动部的凸台与旋盖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轴线与弹簧安装孔的轴线重合的导力孔,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旋盖的端面上,并与凸台的另一个端面接触,所述伸缩部与从动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力矩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力孔内设置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陈忠国谢清华刘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