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5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包括机架、设备外壳、设备盖板、第一PP棉过滤器、RO反渗透膜、废水排放阀、缓冲水罐、曝气泵、臭氧发生器、气泡石、加压泵、UV紫外线、第二PP棉过滤器和排水组件,所述机架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外部端面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设备盖板,所述设备外壳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P棉过滤器;该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可实时对使用水净化及可持续对水中的细菌照射灭杀,能够更好的过滤掉管路中残留的杂质;通过对水源曝气式吹入臭氧,让水源附带臭氧因子,让管路中的水流动起来净化,从而对管路中的细菌杂质及生物膜清理净化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源消毒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水源与治疗清洗使用水源普遍使用普通自来水,或氯制剂及化学消毒剂。这种消毒方式灭消不彻底和不能对管路中的杂质、生物膜、及细菌清理;容易腐蚀管道给水源造成异味的残留;因此,设计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在医用治疗洗漱使用水源过程中,能够提供洁净及符合洗漱治疗用水标准,解决用水管道水源形成或残留生物膜及细菌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包括机架、设备外壳、设备盖板、第一PP棉过滤器、RO反渗透膜、废水排放阀、缓冲水罐、曝气泵、臭氧发生器、气泡石、加压泵、UV紫外线、第二PP棉过滤器和排水组件,所述机架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外部端面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设备盖板,所述设备外壳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P棉过滤器,且第一PP棉过滤器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与外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PP棉过滤器的另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RO反渗透膜,所述RO反渗透膜的底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废水排放阀,所述RO反渗透膜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缓冲水罐,所述缓冲水罐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曝气泵,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另一端插接安装在缓冲水罐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气泡石,所述缓冲水罐的一侧底部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UV紫外线,所述UV紫外线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二PP棉过滤器,且第二PP棉过滤器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连接安装有排水组件和用水管道,所述缓冲水罐的顶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三PP棉过滤器,所述第三PP棉过滤器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回水控制阀,且回水控制阀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与用水管道和排水组件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端面四周均安装有缓冲底柱,且缓冲底柱的端面固定安装有防震底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外壳的两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板,且固定垫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搬运支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外壳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监视面板,且监视面板采用AT89S52控制芯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筒、排水支管、安装座、过滤架、过滤网和排水泵,所述排水筒设置在用水管道的一侧,所述排水筒的一端连接安装有排水支管,且排水支管的一端通过用水管道和回水控制阀连接,所述排水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架,所述排水筒的底部一端连接安装有排水泵,且排水泵的一端通过用水管道与第二PP棉过滤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的端面中央安装有安装槽,且过滤架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过滤架的端面中央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集合了RO反渗透纯水装置、臭氧发生器、UV紫外线、PP棉过滤器,通过智能化控制紧密配合,能够良好的为设备及用水点提供纯净的水源,可实时对使用水净化及可持续对水中的细菌照射灭杀,能够更好的过滤掉管路中残留的杂质;通过对水源曝气式吹入臭氧,让水源附带臭氧因子,让管路中的水流动起来净化,从而对管路中的细菌杂质及生物膜清理净化更彻底;同时,设备整体安装简单,配件易购买易加工定做,节省了配件开模困难、加工困难、耗费资源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水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设备外壳;3、监视面板;4、设备盖板;5、防震底座;6、搬运支架;7、第一PP棉过滤器;8、RO反渗透膜;9、废水排放阀;10、缓冲水罐;11、曝气泵;12、臭氧发生器;13、气泡石;14、加压泵;15、UV紫外线;16、第二PP棉过滤器;17、排水组件;18、回水控制阀;19、第三PP棉过滤器;171、排水筒;172、排水支管;173、安装座;174、过滤架;175、过滤网;176、排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包括机架1、设备外壳2、设备盖板4、第一PP棉过滤器7、RO反渗透膜8、废水排放阀9、缓冲水罐10、曝气泵11、臭氧发生器12、气泡石13、加压泵14、UV紫外线15、第二PP棉过滤器16和排水组件17,机架1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外壳2,设备外壳2的外部端面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设备盖板4,设备外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P棉过滤器7,且第一PP棉过滤器7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与外界进水管连接,第一PP棉过滤器7的另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RO反渗透膜8,RO反渗透膜8的底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废水排放阀9,RO反渗透膜8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缓冲水罐10,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臭氧发生器12,臭氧发生器12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曝气泵11,臭氧发生器12的另一端插接安装在缓冲水罐10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气泡石13,缓冲水罐10的一侧底部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加压泵14,加压泵14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UV紫外线15,UV紫外线15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二PP棉过滤器16,且第二PP棉过滤器16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4连接安装有排水组件17和用水管道,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三PP棉过滤器19,第三PP棉过滤器19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回水控制阀18,且回水控制阀18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4与用水管道和排水组件17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机架1的底部端面四周均安装有缓冲底柱,且缓冲底柱的端面固定安装有防震底座5,通过机架1底部安装的防震底座5能够对机架1和设备外壳2进行支撑,使得设备外壳2的整体结构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设备外壳2的两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板,且固定垫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搬运支架6;通过设备外壳2两侧安装的搬运支架6能够便于将设备外壳2进行搬运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设备外壳2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监视面板3,且监视面板3采用AT89S52控制芯片,通过智能化控制紧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备外壳(2)、设备盖板(4)、第一PP棉过滤器(7)、RO反渗透膜(8)、废水排放阀(9)、缓冲水罐(10)、曝气泵(11)、臭氧发生器(12)、气泡石(13)、加压泵(14)、UV紫外线(15)、第二PP棉过滤器(16)和排水组件(17),所述机架(1)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外壳(2),所述设备外壳(2)的外部端面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设备盖板(4),所述设备外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P棉过滤器(7),且第一PP棉过滤器(7)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与外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PP棉过滤器(7)的另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RO反渗透膜(8),所述RO反渗透膜(8)的底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废水排放阀(9),所述RO反渗透膜(8)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缓冲水罐(10),所述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臭氧发生器(12),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曝气泵(11),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另一端插接安装在缓冲水罐(10)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气泡石(13),所述缓冲水罐(10)的一侧底部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加压泵(14),所述加压泵(14)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UV紫外线(15),所述UV紫外线(15)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二PP棉过滤器(16),且第二PP棉过滤器(16)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4)连接安装有排水组件(17)和用水管道,所述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三PP棉过滤器(19),所述第三PP棉过滤器(19)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回水控制阀(18),且回水控制阀(18)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4)与用水管道和排水组件(1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治疗用水源消毒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备外壳(2)、设备盖板(4)、第一PP棉过滤器(7)、RO反渗透膜(8)、废水排放阀(9)、缓冲水罐(10)、曝气泵(11)、臭氧发生器(12)、气泡石(13)、加压泵(14)、UV紫外线(15)、第二PP棉过滤器(16)和排水组件(17),所述机架(1)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设备外壳(2),所述设备外壳(2)的外部端面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设备盖板(4),所述设备外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P棉过滤器(7),且第一PP棉过滤器(7)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与外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PP棉过滤器(7)的另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RO反渗透膜(8),所述RO反渗透膜(8)的底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废水排放阀(9),所述RO反渗透膜(8)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缓冲水罐(10),所述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臭氧发生器(12),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曝气泵(11),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另一端插接安装在缓冲水罐(10)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气泡石(13),所述缓冲水罐(10)的一侧底部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加压泵(14),所述加压泵(14)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UV紫外线(15),所述UV紫外线(15)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二PP棉过滤器(16),且第二PP棉过滤器(16)的一侧通过链接管道穿过设备盖板(4)连接安装有排水组件(17)和用水管道,所述缓冲水罐(10)的顶部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第三PP棉过滤器(19),所述第三PP棉过滤器(19)的一端通过链接管道连接安装有回水控制阀(18),且回水控制阀(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省刘自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