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03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液压支撑腿(2),所述车体(1)的尾部设有电缆线收放装置(4),所述电缆线收放装置(4)包括框架(41),所述框架(4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卷筒(42),所述卷筒(42)的两端设有转轴(46),沿着所述卷筒(4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挡圈(4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底部设置液压支撑腿,避免了收放电缆时车辆侧倾的现象,同时在卷筒上设有多个挡圈,可以允许多个电缆同时收放,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绞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绞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绞车中,通常采用车辆进行运输,然而由于绞车和车辆不是一体式的,当绞车的线缆伸出时,绞车一般与车辆连接,使得绞车无法搬离车辆,由于线缆本身带有重量,车辆容易发生侧倾,而且由于重量和体积的限制,现有的绞车无法允许多个线缆同时收放,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目前绞车工作时,承载绞车的车辆容易发生侧倾以及无法使得多个电缆线同时收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绞车。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液压支撑腿,所述车体的尾部设有电缆线收放装置,所述电缆线收放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的两端设有转轴,沿着所述卷筒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挡圈。液压支撑腿可以在电缆线收放装置工作时,支撑地面,防止车体发生侧倾,多个挡圈的设置,可以允许多个电缆线同时收放,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卷筒的数量为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进一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进一步,所述挡圈构造为圆圈状,所述挡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筒直径,所述挡圈与所述卷筒通过多个连接杆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挡圈周向布置。进一步,所述电缆线收放装置设在可开闭的箱体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车体底部设置液压支撑腿,避免了收放电缆时车辆侧倾的现象,同时在卷筒上设有多个挡圈,可以允许多个电缆同时收放,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缆线收放装置主视图;图3为电缆线收放装置侧视图;图4为挡圈与卷筒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标记:1-车体,2-液压支撑腿,3-箱体,4-电缆线收放装置,41-框架,42-卷筒,43-液压马达,44-挡圈,45-连接杆,46-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包括车体1,液压支撑腿2,箱体3,电缆线收放装置4,框架41,卷筒42,液压马达43,挡圈44,连接杆45,转轴46.如图1所示,液压支撑腿2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且与车体1的大梁连接,液压支撑腿2以发动机为动力源,通过取力器驱动齿轮泵,使液压油经由齿轮泵加压,然后驱动液压支撑腿2上的各部分油缸,液压支撑腿2上装有电磁锁,以保证支腿可停留在任意位置。使用时液压支撑腿2的支腿向下伸出支撑地面,减轻车体1的受力,以延长车体1的使用寿命;使用完毕,支腿向上完全收起。车体1的尾部设有箱体3,箱体3可开闭,可通过在箱体3侧面设置门来实现,箱体3内部设有电缆线收放装置4,当打开门时,电缆线收放装置4露出,关闭门时,电缆线收放装置4隐藏。如图2-4所示,电缆线收放装置4包括框架41,框架41由多个梁拼接而成,框架41上半部分构造为矩形体,用于搭载卷筒42,由于矩形体较平稳,因此使得卷筒4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下半部分构造为等腰梯形,小端在上,大端在下,可用于支撑卷筒42。卷筒42的数量为多个,可实现多个电缆线同时收放,且在框架41上下布置,本实施例中卷筒42的数量为两个。卷筒42的两端安装有转轴46,转轴46上设有液压马达43,可驱动卷筒42转动,液压马达42通过油管连接至车体1的齿轮泵,齿轮泵可以对液压油加压,然后输入至液压马达43中,进而驱动卷筒42转动。与液压支撑腿2相同,液压的动力源于发动机。液压马达43上可安装手动换向阀,用于改变液压油的流向,进而改变卷筒42的转动方向。在转轴46与框架41相接触的位置设有轴承。卷筒42用于收、放电缆线,可将待使用的电缆线缠绕在卷筒42上,形成多层的电缆线,然后在液压马达43的带动下,正向或者反向转动,进而收放电缆线。卷筒42上设有多个挡圈44,挡圈44沿着卷筒42的轴向方向依次布置,本实施例中,在卷筒42的两端也设置挡圈44,相邻的挡圈44的间隔的距离有两种,为L1和L2,其中L1大于L2,本实施例中,在间隔为L1的相邻的挡圈44之间缠绕电缆线,间隔为L2的相邻的挡圈44之间不缠绕电缆线。设置多个挡圈44,可以实现多个电缆线同时收放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挡圈44构造为圆圈状,挡圈44的直径大于卷筒42的直径,即卷筒42套设在挡圈44的内部,且卷筒42的轴线与挡圈44中心的连线重合。挡圈44与卷筒42之间设有连接杆45,连接杆45沿着挡圈44周向分布,连接杆45的一端与卷筒42连接,另一端与挡圈44连接,用于加强挡圈44的稳定性和与卷筒42连接的牢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液压支撑腿(2),所述车体(1)的尾部设有电缆线收放装置(4),所述电缆线收放装置(4)包括框架(41),所述框架(4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卷筒(42),所述卷筒(42)的两端设有转轴(46),沿着所述卷筒(4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挡圈(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液压支撑腿(2),所述车体(1)的尾部设有电缆线收放装置(4),所述电缆线收放装置(4)包括框架(41),所述框架(4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卷筒(42),所述卷筒(42)的两端设有转轴(46),沿着所述卷筒(4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挡圈(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42)的数量为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姗杨坤曾晓刚吴治军靳乔周忠良杨晓明王肖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