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00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解决了无纺布卷即将用完时需要人工将其与另一无纺布卷连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卷材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熔接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固定第一卷材并将其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用于固定第二卷材并在第一卷材离开第一输送装置后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熔接装置用于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连接至第一卷材的末端;该装置中第二输送装置能够在第一卷材即将使用完成时,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并将第二卷材与第一卷材的末端熔接,无需人工将两卷材连接,提高了两无纺布卷的连接效率,提高了高分子卷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卷材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
技术介绍
高分子卷材生产线中常用到无纺布卷材作为原料之一进行加工生产,现有的市场上的无纺布卷材常呈卷状保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高分子卷材生产线中当一卷无纺布用完之后,需要打开第二卷无纺布,并需要人工将第二卷无纺布的始端与第一卷即将用完的无纺布末端熔接以持续生产工作。上述人工连接每卷无纺布的方式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影响高分子卷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纺布卷即将用完时需要人工将其与另一无纺布卷连接,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卷材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熔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固定第一卷材并将其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用于固定第二卷材并在所述第一卷材离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所述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卷材的末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架体、固定座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架体上,用于放置套设有第一卷材的转轴部;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带动所述转轴部转动以输送所述第一卷材的自由端。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存在有减速器的电机和第一齿轮,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部的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存在有齿部,所述齿部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并能带动所述第一卷材转动以输送其自由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卷材的输送路径上存在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至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中的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卷材末端脱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启动。优选的,所述熔接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或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优选的,所述卷材连接装置还包括有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包括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辊筒,所述辊筒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多个所述辊筒转动时能使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在离开所述辊筒组件后沿水平方向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辊筒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能由下至上依次绕过个所述辊筒并在所述辊筒的带动下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卷材自由端的输送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熔接装置包括按压组件和加热部,其中: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按压组件的底部,所述按压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加热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加热所述第一卷材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并将两者连接。优选的,所述熔接装置还包括架主体,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穿过所述架主体并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本使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卷材生产线,包括上述卷材连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卷材连接装置及高分子卷材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固定、输送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第二输送装置能够在第一卷材即将使用完成时,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并利用熔接装置将第二卷材与第一卷材的末端熔接,无需人工将两卷材连接,提高了两卷无纺布卷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高分子卷材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卷材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组件与转轴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上层平台;1、第一输送装置;11、架体;12、固定座;121、固定口;13、驱动组件;131、电机;132、第一齿轮;2、第二输送装置;3、熔接装置;31、驱动气缸;32、加热部;33、架主体;4、辊筒组件;41、辊筒;42、驱动部;43、支架;5、转轴部;51、齿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第二输送装置2和熔接装置3,其中:第一输送装置1用于固定第一卷材并将其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的下方,用于固定第二卷材并在第一卷材离开第一输送装置1后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3;熔接装置3用于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连接至第一卷材的末端。为了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的输送不相互影响,如图1,第二输送装置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的下方。上述熔接装置3位于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的运动路径上,在正常时,第一卷材的自由端可穿过熔接装置3进入下一生产流程,在第一卷材即将使用完时,可启动上述熔接装置3将第二卷材熔接在第一卷材的末端。其中,第一卷材的末端指的是位于卷状结构最内圈的部分。本实施例的卷材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和第二输送装置2分别固定、输送第一卷材和第二卷材,第二输送装置2能够在第一卷材即将使用完成时,将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熔接装置3并利用熔接装置3将第二卷材与第一卷材的末端熔接,无需人工将两卷材连接,提高了两卷无纺布卷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熔接装置,其中:/n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固定第一卷材并将其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n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用于固定第二卷材并在所述第一卷材离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所述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卷材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熔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固定第一卷材并将其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用于固定第二卷材并在所述第一卷材离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输送至所述熔接装置;所述熔接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卷材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卷材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架体、固定座和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架体上,用于放置套设有第一卷材的转轴部;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带动所述转轴部转动以输送所述第一卷材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存在有减速器的电机和第一齿轮,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部的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存在有齿部,所述齿部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并能带动所述第一卷材转动以输送其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材的输送路径上存在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至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中的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卷材末端脱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翔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