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91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放料驱动杆,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呈间隙在设置机架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方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压设在所述链条上形成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穿设至机架内侧,所述放料驱动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在所述放料驱动杆的端部设有勾料槽,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下方设有用于驱动链条运动的驱动件。本实用的放料装置可以进行自动放料,不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放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
技术介绍
缠绕膜,又叫拉伸膜、热收缩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缠绕膜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缠绕膜生产过程中,收卷完成的成品缠绕膜需要人工进行放料,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放料驱动杆,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呈间隙在设置机架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方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压设在所述链条上形成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穿设至机架内侧,所述放料驱动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在所述放料驱动杆的端部设有勾料槽,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下方设有用于驱动链条运动的驱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设有用于带动链条的夹持件,所述推动块下方设有感应停止组件,所述感应停止组件包括固定在推动块底部的动触头,以及沿链条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有接触头,所述推动块底部的动触头位于固定杆两端的接触头之间形成感应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链条上下两侧的两块固定块,在两块固定块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固定推动块。r>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的放料装置可以进行自动放料,不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放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1、机架;2、放料装置;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放料驱动杆;220、勾料槽;23、链条;24、第三齿轮;240、转动轴;3、驱动件;30、液压缸;31、推动块;32、夹持件;320、固定块;321、固定螺栓;4、感应停止组件;40、动触头;41、固定杆;42、接触头;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2,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放料装置2,所述放料装置2包括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和放料驱动杆22,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呈间隙在设置机架1外侧,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之间通过链条23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上方设有第三齿轮24,所述第三齿轮24压设在所述链条23上形成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4具有一转动轴240,所述转动轴240的端部穿设至机架1内侧,所述放料驱动杆22固定在所述转动轴240的端部,在所述放料驱动杆22的端部设有勾料槽220,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下方设有用于驱动链条23运动的驱动件3。所述驱动件3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液压缸30,所述液压缸30的驱动端设有推动块31,所述推动块31上设有用于带动链条23的夹持件32,所述推动块31下方设有感应停止组件4,所述感应停止组件4包括固定在推动块31底部的动触头40,以及沿链条23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41,在所述固定杆41的两端设有接触头42,所述推动块31底部的动触头40位于固定杆41两端的接触头42之间形成感应配合。所述第一齿轮2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1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进一步的,为了能够牢固的将推动块31与链条23之间固定,所述夹持件32包括分别设置在链条23上下两侧的两块固定块320,在两块固定块320上穿设有固定螺栓321,所述固定螺栓321的端部螺纹连接固定推动块31。工作原理:当机架1上的生产设备收卷完成品缠绕膜时,缠绕膜的两端会卡设在放料驱动杆22的勾料槽220上,然后启动液压缸30,使得液压缸30的驱动端会带动推动块31滑动。当推动块31滑动时,夹持件32便会带动链条23进行滑动,在链条23滑动的过程中齿轮一和齿轮二便会受力转动,此时与链条23啮合的第三齿轮24同样会受力转动。在第三齿轮24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轴240进行转动,在转动轴240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带动放料驱动杆22向下转动,此时卡设在勾料槽220上的成品缠绕膜便会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此时人们便可以方便的将成品缠绕膜运输走,具体的,在成品缠绕膜的落点位置放置小推车,便可以实现快速的下料,不需要人们手动的放料,非常的方便。当放料完成时,液压缸30的驱动端带动推动块31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链条23便会反转带动放料驱动杆22回到原来的位置进行成品缠绕膜的上料。放料驱动杆22的转动角度通过链条23传动的距离进行控制,此时通过设置有感应停止组件4能够实现精准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将固定杆41两端的接触头42距离设置成链条23传动的距离,当推动块31上设置的动触头40从一端的接触头42滑动至另一端的接触头42相抵触时,即放料完成,然后液压缸30便会驱动推动块31回到原来的位置进行成品缠绕膜的上料,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上料和下料,非常的实用。本实用的放料装置2可以进行自动放料,不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放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放料驱动杆,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呈间隙在设置机架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方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压设在所述链条上形成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穿设至机架内侧,所述放料驱动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在所述放料驱动杆的端部设有勾料槽,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下方设有用于驱动链条运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放料驱动杆,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呈间隙在设置机架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方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压设在所述链条上形成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穿设至机架内侧,所述放料驱动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在所述放料驱动杆的端部设有勾料槽,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下方设有用于驱动链条运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膜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设有用于带动链条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玉标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恒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