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文华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66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顶板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所述顶板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螺旋杆,第一螺旋杆可以带动第一推进杆随意伸缩,可以根据不同汽车轮胎的大小随意调节第一固定块伸缩长度,使用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实用性,而且稳定性高,便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安装拆卸,通过顶板的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伸缩杆,方便顶板的上下移动,稳定顶板,通过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加强稳定性方便伸缩杆工作,通过减震板的底部焊接有底板,减少车辆在顶部上的压力,防止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侧翻
,具体为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
技术介绍
对汽车维修时经常需要对汽车的底部进行维修操作;为了方便对汽车底部的维修,还会存在将汽车开上维修台相比目前汽车维修时经常使用的升降机,价格较低且可靠性较高,所以仍然存在将汽车开上维修台进行维修的情况。然而,现有的目前,在汽车修理厂内,很多汽车部件的修理都需要将汽车固定支撑至一定的倾斜角度,以方便对其所需部件的修理,而现在在很多的汽车修理厂内,对于汽车部件的维修支撑都只是简单的利用液压器支撑,液压器很难将汽车调整至合适的倾斜角度,甚至无法满足维修的倾斜角度,而且如果倾斜角度过大的话可能导致汽车在维修时发生侧翻,并且现在在汽车维修厂内并没有很好的防侧翻装置,可能导致汽车的进一步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顶板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所述顶板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且第一螺旋杆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杆的底部螺纹啮合,所述顶板的内部底面靠近每个第一电机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推进杆,且第二推进杆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所述第一推进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侧外表面滑动有第二固定杆,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顶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二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一伸缩杆。进一步的,四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底部等距安装有多个固定弹簧,多个所述固定弹簧的底端之间焊接有第二减震板,多个所述固定弹簧的内部均套设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减震板的底部焊接,并且第二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二减震板的顶部焊接,所述第二减震板的底部焊接有底板。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固定腿。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固定腿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螺旋杆,第一螺旋杆可以带动第一推进杆随意伸缩,可以根据不同汽车轮胎的大小随意调节第一固定块伸缩长度,使用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实用性,而且稳定性高,便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安装拆卸,通过顶板的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伸缩杆,方便顶板的上下移动,稳定顶板,通过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加强稳定性方便伸缩杆工作,通过减震板的底部焊接有底板,减少车辆在顶部上的压力,防止侧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1、顶板;2、第一固定块;3、推动杆;401、第一固定杆;402、第二固定杆;501、第一电机;502、第一螺旋杆;503、第一推进杆;504、第二推进杆;6、第一伸缩杆;701、固定弹簧;702、第二伸缩杆;703、第一减震板;704、第二减震板;801、固定腿;802、万向轮;9、底板;10、固定板;11、第二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顶板1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503,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502,且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杆503的底部螺纹啮合,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靠近每个第一电机501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推进杆504,且第二推进杆504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所述第一推进杆50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401,所述第一固定杆4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有第二推动杆3,所述第二推动杆3的一侧外表面滑动有第二固定杆402,所述顶板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顶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1。所述顶板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方便顶板1的上下移动,稳定顶板1。四个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底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10,加强稳定性方便第一伸缩杆6工作。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减震板703,所述第一减震板703的底部等距安装有多个固定弹簧701,多个所述固定弹簧701的底端之间焊接有第二减震板704,多个所述固定弹簧701的内部均套设有第二伸缩杆702,且第二伸缩杆702的顶端与第二减震板704的底部焊接,并且第二伸缩杆702的底端与第二减震板704的顶部焊接,所述第二减震板704的底部焊接有底板9,减少车辆在顶部上的压力,防止侧翻。所述底板9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固定腿801,减少压力固定底面,连接伸缩轮。四个所述固定腿801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802,机器在不工作时方便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通过顶板1为空心结构,且顶板1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503,通过顶板1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502,且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杆503的底部螺纹啮合,通过顶板1的内部底面靠近每个第一电机501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推进杆504,且第二推进杆504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螺纹啮合,通过第一推进杆50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401,通过第一固定杆4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有第二推动杆3,通过第二推动杆3的一侧外表面滑动有第二固定杆402,通过顶板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通过顶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1通过第一电机501带动第一螺旋杆502,第一螺旋杆502可以带动第一推进杆503和第二推进杆504随意伸缩,可以根据不同汽车的大小随意调节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11的整体长度,使用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实用性,而且稳定性高,便于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11的安装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顶板(1)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503),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502),且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杆(503)的底部螺纹啮合,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靠近每个第一电机(501)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推进杆(504),且第二推进杆(504)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所述第一推进杆(50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401),所述第一固定杆(4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有第二推动杆(3),所述第二推动杆(3)的一侧外表面滑动有第二固定杆(402),所述顶板(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顶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为空心结构,且所述顶板(1)的两侧内表壁均滑动有第一推进杆(503),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501),且第一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旋杆(502),且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杆(503)的底部螺纹啮合,所述顶板(1)的内部底面靠近每个第一电机(501)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推进杆(504),且第二推进杆(504)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502)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所述第一推进杆(50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401),所述第一固定杆(4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有第二推动杆(3),所述第二推动杆(3)的一侧外表面滑动有第二固定杆(402),所述顶板(1)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顶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叶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