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止回阀组件及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9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及油烟机,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蜗壳止回阀组件包括:蜗壳和止回阀,蜗壳和止回阀二者中,其中一者具有第一围边,另一者具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的端部设置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与第一围边的内侧壁连接的径向端面以及与径向端面连接的轴向侧面;所述第二围边插接在所述阶梯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围边的端面与所述径向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围边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轴向侧面贴合。第二围边安装后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地隐藏在阶梯结构内,由蜗壳流向止回阀的气流受到第二围边端面的阻挡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止回阀组件及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烟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及油烟机。
技术介绍
油烟机,通常安装在炉灶的上方的墙壁上,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将烹饪过程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或者燃料燃烧后的废气迅速抽走,并排放到室外。油烟机包括机箱、蜗壳和止回阀,蜗壳安装在机箱内,机箱的顶板上具有导烟孔,蜗壳的出风口和止回阀的进风口均与机箱的顶板连接,并且,止回阀中形成进风口的围边插入到蜗壳中形成出风口的围边内,从而实现蜗壳和止回阀的连通。油烟机使用时,油烟从蜗壳流入到止回阀的过程中,油烟会受到止回阀的围边的端面的阻挡,进而降低油烟的流速,被阻挡的油烟更多的会沿着蜗壳和止回阀之间的缝隙运动,从而造成蜗壳和止回阀之间的缝隙渗油量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及油烟机,以缓解现有油烟机的蜗壳与止回阀对接处的缝隙渗油量大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所述蜗壳止回阀组件包括:蜗壳和止回阀,所述蜗壳和所述止回阀二者中,其中一者具有第一围边,另一者具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二者中,位于所述蜗壳上的一者用于围成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止回阀上的另一者用于围成所述止回阀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围边的端部设置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与第一围边的内侧壁连接的径向端面以及与径向端面连接的轴向侧面;所述第二围边插接在所述阶梯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围边的端面与所述径向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围边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轴向侧面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蜗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压边,所述止回阀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压边,所述第一压边和第二压边用于分别压接在机箱的顶板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围边与轴向侧面形成的缝隙的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压边和第二压边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边的端部连接有沿其周向向外侧延伸的环形凸边,所述环形凸边的径向内沿与所述第一围边的端部连接,所述环形凸边的径向外沿连接有朝所述第二围边一侧延伸的第三围边,所述第一围边的内壁、环形凸边朝向第二围边的一面以及所述第三围边的内壁形成所述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蜗壳具有第二围边,所述止回阀具有第一围边;所述蜗壳的周向外侧间隔设置有沿所述止回阀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压边,所述第一压边和蜗壳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压边朝向蜗壳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蜗壳的外壁连接;且沿所述蜗壳的周向,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插孔;所述止回阀外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压边,所述第一压边和第二压边用于夹持机箱的顶板;所述第三围边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所述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三围边插接在所述插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边上设置有沿竖向设置的漏油孔,所述漏油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压边和第二压边之间的间隙,所述漏油孔的另一端与机箱内部连通,所述漏油孔用于将油导入到机箱内。进一步的,所述漏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漏油孔环绕所述蜗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边和顶板之间压接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边上设置有朝所述第一压边凸出的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位于所述漏油孔的外侧,所述环形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压边抵接;所述顶板和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周向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环形内壁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环形外壁压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边的厚度值等于所述环形凸边的内外径差值。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边的周向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围边的周向内侧壁平齐过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烟机,所述油烟机包括上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第一围边的端部设置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用于容纳第二围边。安装时,第二围边插接在所述阶梯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围边的端面与所述径向端面抵接,二者之间可以形成沿第一围边的径向方向沿伸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二围边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阶梯结构的轴向侧面贴合,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与第二围边的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二缝隙,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竖向截面形状近似呈“L”型。第二围边安装后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地隐藏在阶梯结构内,由蜗壳流向止回阀的气流受到第二围边端面的阻挡效果降低,油烟不易在第二围边的端部位置产生滞留,进而减少烟气进入到蜗壳和止回阀之间的缝隙内。并且,蜗壳与止回阀的接触面由常规的平面型接触转变为L型接触,其中,径向端面与第二围边的端面抵接形成的第一缝隙可以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呈夹角或者垂直设置,气流穿过蜗壳和止回阀之间的缝隙的难度增加,进而降低烟气从蜗壳和止回阀之间的缝隙的溢出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包括上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因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引用了上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也具备蜗壳止回阀组件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蜗壳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气流流动路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蜗壳和止回阀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带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油烟机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6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第一压边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的止回阀的示意图。图标:100-蜗壳;200-止回阀;310-第一围边;320-第二围边;330-第三围边;340-环形凸边;410-第一压边;411-漏油孔;420-第二压边;421-环形限位部;500-机箱;510-顶板;600-密封圈;710-第0路线;720-第1路线;730-第2路线;800-连接件;90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止回阀组件包括:蜗壳100和止回阀200,所述蜗壳100和所述止回阀200二者中,其中一者具有第一围边310,另一者具有第二围边320;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止回阀组件包括:蜗壳(100)和止回阀(200),所述蜗壳(100)和所述止回阀(200)二者中,其中一者具有第一围边(310),另一者具有第二围边(320);所述第一围边(310)和第二围边(320)二者中,位于所述蜗壳(100)上的一者用于围成所述蜗壳(100)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止回阀(200)上的另一者用于围成所述止回阀(200)的进风口;/n所述第一围边(310)的端部设置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与第一围边(310)的内侧壁连接的径向端面以及与径向端面连接的轴向侧面;/n所述第二围边(320)插接在所述阶梯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围边(320)的端面与所述径向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围边(320)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轴向侧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止回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止回阀组件包括:蜗壳(100)和止回阀(200),所述蜗壳(100)和所述止回阀(200)二者中,其中一者具有第一围边(310),另一者具有第二围边(320);所述第一围边(310)和第二围边(320)二者中,位于所述蜗壳(100)上的一者用于围成所述蜗壳(100)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止回阀(200)上的另一者用于围成所述止回阀(200)的进风口;
所述第一围边(310)的端部设置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与第一围边(310)的内侧壁连接的径向端面以及与径向端面连接的轴向侧面;
所述第二围边(320)插接在所述阶梯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围边(320)的端面与所述径向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围边(320)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轴向侧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00)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压边(410),所述止回阀(200)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压边(420),所述第一压边(410)和第二压边(420)用于分别压接在机箱(500)的顶板(510)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二围边(320)与轴向侧面形成的缝隙的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压边(410)和第二压边(4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边(310)的端部连接有沿其周向向外侧延伸的环形凸边(340),所述环形凸边(340)的径向内沿与所述第一围边(310)的端部连接,所述环形凸边(340)的径向外沿连接有朝所述第二围边(320)一侧延伸的第三围边(330),所述第一围边(310)的内壁、环形凸边(340)朝向第二围边(320)的一面以及所述第三围边(330)的内壁形成所述阶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止回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00)具有第二围边(320),所述止回阀(200)具有第一围边(310);
所述蜗壳(100)的周向外侧间隔设置有沿所述止回阀(200)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压边(410),所述第一压边(410)和蜗壳(100)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800)连接,所述连接件(800)的一端与第一压边(410)朝向蜗壳(100)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蜗壳(100)的外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马晓阳于巍巍温俊生李智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