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98288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包括利用反打工艺模块化生产的外墙模块板和安装在地基上的下梁与中梁,所述外墙模块板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外墙瓷砖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外墙模块板的内部预埋有L型预埋板,所述L型预埋板的一端延伸至外墙模块板的外侧,所述L型预埋板的远离外墙模块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面对外墙模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热量使气囊中的气体随着混凝土体积的减小而膨胀动态推动外墙模块板,使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因混凝土凝固体积减小而产生的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施工,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通过反打的形式将装配体外墙一体化安装,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在两个大型装配体连接时其连接缝通过小部分混凝土层填充,将两个大型装配体固定在梁柱上的指定位置进行装配,由于两个大型装配体体积较大,两个装配体连接缝需要的混凝土较多,而混凝土在凝固后体积会减小,导致装配体与混凝土层之间产生较小的缝隙而连接不稳固,使用时间久了,经过长时间大量雨水的渗透会发生漏水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通过在L型预埋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插板,插板的表面安装有推动气囊,同时螺栓孔的长度略大于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在螺栓孔的内部滑动,在进行安装时,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凹槽相连接,二者卡接固定,且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侧槽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插块插接,插块穿过侧槽插入外墙模块板的内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注浆槽组成整个圆形注浆槽,利用注浆设备向圆形注浆槽的内部快速注入混凝土,一部分混凝土在侧槽与插板的缝隙中流动,而大部分混凝土在圆形注浆槽中凝固,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热量使气囊中的气体随着混凝土体积的减小而膨胀推动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因混凝土凝固体积减小而产生的缝隙;在外墙模块板两侧分别设置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阶梯状凸块与阶梯状凹槽的侧面凿毛,进入两个圆形注浆槽内部的混凝土穿过开口,进入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之间,以增大两个装配体与中间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缝隙的产生,同时预埋件形式进行L型预埋板预埋,外墙模块板和L型预埋板构成的整体底部限制在下梁上,外挂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与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这样将外墙模块板全方位稳固固定,以保证注浆时两个外墙模块板连接处的稳定性,使两个外墙模块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固,采用模块化安装既保证了外墙模块板与建筑梁体的连接稳固又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和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结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反打工艺将三色瓷砖、保温层和防水层反打入10公分的混凝土表面,预埋件形式进行L型高强钢板预埋,将外墙模块化制造后运输至安装地点,外墙模块板两侧分别设置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将阶梯状凸块与阶梯状凹槽的侧面凿毛;B:在完成A步骤后,将外墙模块板底部的紧固螺栓安装在下梁上表面的螺栓孔中,将外墙模块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将相邻的两块外墙模块板安装在一起,安装步骤为: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凹槽相连接,二者卡接固定,且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侧槽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插块插接,插块穿过侧槽插入外墙模块板的内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注浆槽组成整个圆形注浆槽;C:在完成B步骤的同时,利用注浆设备向圆形注浆槽的内部快速注入混凝土,一部分混凝土在后连接缝和前连接缝中流动,而大部分混凝土在圆形注浆槽中凝固,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气囊中的推动气体膨胀推动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混凝土凝固产生的缝隙;D:在完成C步骤后,安装完一层外墙模块板后,并随着中梁的浇灌混凝土的增高使外挂板与梁体一体成型,这样一层外墙模块板稳固安装在两根梁柱上。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在外墙模块板两侧分别设置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阶梯状凸块与阶梯状凹槽的侧面凿毛,进入两个圆形注浆槽内部的混凝土穿过开口,进入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之间,以增大两个装配体与中间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缝隙的产生,同时预埋件形式进行L型预埋板预埋,外墙模块板和L型预埋板构成的整体底部限制在下梁上,外挂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与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同时保温层、防水层通过连接钢筋网与外墙模块板连接,这样将外墙模块板全方位稳固固定,以保证注浆时两个外墙模块板连接处的稳定性,使两个外墙模块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固,采用模块化安装既保证了外墙模块板与建筑梁体的连接稳固又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包括利用反打工艺模块化生产的外墙模块板和安装在地基上的下梁与中梁,所述外墙模块板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外墙瓷砖层、保温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模块板的内部预埋有L型预埋板,所述L型预埋板的一端延伸至外墙模块板的外侧,所述L型预埋板的远离外墙模块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面对外墙模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囊,所述外墙模块板的两侧开设有弧形注浆槽,所述L型预埋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弧形注浆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量导出单元,所述热量导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推动气囊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外墙模块板的一侧安装有阶梯状凸块,所述外墙模块板的另一侧开设有阶梯状凹槽,安装在外墙模块板上的所述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上的所述阶梯状凹槽卡接固定,所述气囊的内部储存有氮气。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混凝土凝固产生的热量带动气囊膨胀,使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因混凝土凝固体积减小而产生的缝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和防水层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筋网,所述连接钢筋网的端部与L型预埋板通过铆钉固定,所述L型预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L型预埋板的底部与外墙模块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通过连接钢筋网与L型预埋板将防水层、保温层和外墙模块板稳固固定为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梁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紧固螺栓与螺栓孔滑动连接,所述螺栓孔的宽度与紧固螺栓适配,所述外墙模块板的上端背侧固定安装有顶部预留箍筋,所述中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梁钢筋,所述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固定连接。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将防水层、保温层和外墙模块板构成的整体稳固固定在下梁和中梁之间,外墙模块板和L型预埋板构成的整体底部限制在下梁上,外挂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与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有效增加注浆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L型预埋板的远离插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下板,所述连接下板的远离L型预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上板,所述连接上板和连接下板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连接上板的表面开设有滑腔,所述插板的表面与滑腔插接,所述外墙模块板的背面开设有侧槽,所述插板的端部与侧槽插接,所述侧槽的宽度略大于插板的宽度。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这样设置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气囊推动将防水层、保温层和外墙模块板构成的整体做微小的滑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安装后的外墙模块板上的所述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上的所述阶梯状凹槽之间开设有后连接缝,两个所述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利用反打工艺将三色瓷砖、保温层和防水层反打入10公分的混凝土表面,预埋件形式进行L型高强钢板预埋,将外墙模块化制造后运输至安装地点,外墙模块板两侧分别设置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将阶梯状凸块与阶梯状凹槽的侧面凿毛;/nB:在完成A步骤后,将外墙模块板底部的紧固螺栓安装在下梁上表面的螺栓孔中,将外墙模块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将相邻的两块外墙模块板安装在一起,安装步骤为: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凹槽相连接,二者卡接固定,且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侧槽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插块插接,插块穿过侧槽插入外墙模块板的内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注浆槽组成整个圆形注浆槽;/nC:在完成B步骤的同时,利用注浆设备向圆形注浆槽的内部快速注入混凝土,一部分混凝土在后连接缝和前连接缝中流动,而大部分混凝土在圆形注浆槽中凝固,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气囊中的推动气体膨胀推动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混凝土凝固产生的缝隙;/nD:在完成C步骤后,安装完一层外墙模块板后,并随着中梁的浇灌混凝土的增高使外挂板与梁体一体成型,这样一层外墙模块板稳固安装在两根梁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反打工艺将三色瓷砖、保温层和防水层反打入10公分的混凝土表面,预埋件形式进行L型高强钢板预埋,将外墙模块化制造后运输至安装地点,外墙模块板两侧分别设置阶梯状凸块和阶梯状凹槽,将阶梯状凸块与阶梯状凹槽的侧面凿毛;
B:在完成A步骤后,将外墙模块板底部的紧固螺栓安装在下梁上表面的螺栓孔中,将外墙模块板顶部预留箍筋与梁钢筋相连接,将相邻的两块外墙模块板安装在一起,安装步骤为: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凸块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阶梯状凹槽相连接,二者卡接固定,且将一块外墙模块板的侧槽与相邻的一块外墙模块板的插块插接,插块穿过侧槽插入外墙模块板的内部,相邻的两个弧形注浆槽组成整个圆形注浆槽;
C:在完成B步骤的同时,利用注浆设备向圆形注浆槽的内部快速注入混凝土,一部分混凝土在后连接缝和前连接缝中流动,而大部分混凝土在圆形注浆槽中凝固,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气囊中的推动气体膨胀推动两块外墙模块板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混凝土凝固产生的缝隙;
D:在完成C步骤后,安装完一层外墙模块板后,并随着中梁的浇灌混凝土的增高使外挂板与梁体一体成型,这样一层外墙模块板稳固安装在两根梁柱上。


2.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安装结构,包括利用反打工艺模块化生产的外墙模块板和安装在地基上的下梁与中梁,所述外墙模块板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外墙瓷砖层、保温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模块板的内部预埋有L型预埋板,所述L型预埋板的一端延伸至外墙模块板的外侧,所述L型预埋板的远离外墙模块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面对外墙模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囊,所述外墙模块板的两侧开设有弧形注浆槽,所述L型预埋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弧形注浆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量导出单元,所述热量导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推动气囊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志彬常江蒋坤牛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