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84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由钢板、移动限位装置、固定装置和调节导向装置配合完成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的管桩在埋设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在打桩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管桩容易发生偏斜,需要多次对管桩位置进行校正,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根据地基建设的要求不同管桩的直径也不一样;导致现有对管桩限位的设备适用性较低,无法便于调节配合不同直径的管桩,且管桩的长度不一致,目前的限位装置无法便于调节管桩的固定点,导致固定管桩的过程中管桩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车辆越来越多,为了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城市内部架设越来越多的高架降低交通压力;目前的城市的高架建设的过程中多采取混凝土管桩用于桥梁工程的地基基础建设,采取管桩可以快速提高桥梁的工程的建造效率。但是目前的管桩在埋设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桩多采用起吊设备吊起通过打桩机将其打入地面合适的深度,在打桩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管桩容易发生偏斜,需要多次对管桩位置进行校正,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根据地基建设的要求不同管桩的直径也不一样;导致现有对管桩限位的设备适用性较低,无法便于调节配合不同直径的管桩,且管桩的长度不一致,目前的限位装置无法便于调节管桩的固定点,导致固定管桩的过程中管桩稳定性较差。所以为了提高管桩的稳定性,确保地基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具体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地面钻孔:人工将浇筑的地基周围地面整理平整,并采取钻头将浇筑的位置钻出一定深度的圆孔;S2、设备安装:人工将钢板铺设在平整的地面,并且使得钢板上的圆形通孔与地面上的圆孔相对应;且将移动限位装置移动到钢板上合适的位置并固定,且根据浇筑的管桩孔径大小调节调节导向装置;S3、打桩机打桩:通过起吊设备将管桩吊起并移动到调节导向装置的内部且通过调节导向装置进行限位;并采用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内合适的深度,S4、混凝土浇筑成型:将搅拌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管桩内部并且采用振动棒振实;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混凝土凝结成型;上述建筑地基S1-S4步骤中的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需要由钢板、移动限位装置、固定装置和调节导向装置配合完成;其中:所述的钢板上端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位于钢板的圆形通孔周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钢板的上端,且移动限位装置的外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与钢板上的固定通孔相配合;移动限位装置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导向装置,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位于移动限位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包括固定板、螺纹调节套筒、螺纹杆、活动架、导向柱、卡接单元和限位圆环;所述的固定板对称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上,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螺纹调节套筒;所述的螺纹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且与螺纹调节套筒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的活动架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上,且所述的活动架与螺纹杆的顶端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活动架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活动架的矩形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卡接单元通过螺栓安装在导向柱上,且所述的卡接单元位于导向柱的外壁;所述的限位圆环通过与卡接单元相配合固定;根据管桩的直径,旋拧操作螺纹调节套筒带动螺纹杆转动,进一步的调节相邻活动架之间的间距,将合适尺寸的限位圆环通过卡接单元进行固定,并根据管桩的长度,调节上下相邻卡接单元在导向柱上所处的位置并对卡接单元进行固定;调节导向装置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管桩进行限位固定,当管桩插入至限位圆环的内部时,通过限位圆环的作用可以保持打桩机在锤击管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管桩偏斜,从而确保了管桩后期浇筑效果。优选的;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圆形底板、变径环模组、升降气缸、支撑底座、支撑弹簧、锁定块、支撑柱和万向轮;所述的圆形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底板上的圆形通孔上端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的变径环模组通过螺栓设置在圆形底板的圆形通孔内壁,位于圆形底板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升降气缸安装在圆形底板的安装孔内,位于升降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的圆形底板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锁定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圆形底板的安装槽内,且锁定块与圆形底板的安装槽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的支撑弹簧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柱通过销轴设置在圆形底板的安装槽内,且支撑柱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支撑柱上端的弧形槽与锁定块的下端相配合;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通过轴承设置有万向轮;升降气缸工作使得圆形底板升至一定的高度,人工向外拉出支撑柱,随后升降气缸回缩,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推动圆形底板可以使得本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再通过升降气缸工作调节圆形底板的高度;向内按压支撑柱使得支撑柱复位;然后根据管桩的直径安装好变径环模组;设置的移动限位装置便于移动,从而对地面上不同地基处的管桩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插栓、导向杆、导向弹簧、活动套柱、半环形板、半弧形外罩、半弧形内罩、辅助弹簧和支撑杆;所述的固定插栓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上,位于固定插栓的中部外壁对称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壁套设有导向弹簧,所述的活动套柱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导向杆的外壁,且活动套柱与导向弹簧相配合,所述的活动套柱的顶端外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滚珠;所述的半环形板通过销轴对称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的下端且与活动套柱相配合,位于半环形板的上端左侧外壁设置有半弧形外罩,半环形板的上端右侧外壁均匀设置滑槽,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半环形板的滑槽内,且支撑杆的外壁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的半弧形内罩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半环形板的上端且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壁并与辅助弹簧相配合;人工将固定插栓插入钢板的固定通孔内,通过固定插栓滑动使得导向弹簧顶伸活动套柱,进一步的通过活动套柱卡入半弧形外罩与半弧形内罩之间;进一步的带动半环形板翻转,从而对活动套柱限位进一步保持固定插栓的稳定,防止固定插栓晃动,固定装置有效的保证了移动限位装置的稳定性,且通过半弧形外罩和半弧形内罩实现对活动套柱限位进一步的保证固定插栓的稳定,有效防止了移动限位装置发生晃动从而造成固定插栓松动;以及半环形板翻转后可以避免圆形底板与钢板之间贴合发生吸附造成底板与钢板难以分离。优选的;所述的卡接单元包括卡接搭架、固定弹簧和固定卡块;所述的卡接搭架为弧形结构,位于卡接搭架的内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固定卡块,且所述的固定卡块通过设置的固定弹簧与卡接搭架的内壁相连接;根据管桩的尺径选择合适尺寸的限位圆环,将限位圆环放入卡接搭架上且通过固定弹簧顶伸固定卡块的作用保持限位圆环的稳定,卡接单元便于固定限位圆环,且采取的卡接固定方式便于后期限位圆环的更换;提高了更换的限位圆环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圆环内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滚珠,所述的限位圆环尺寸多样,且不同尺寸的限位圆环均可以通过调节活动架的间距安装在卡接单元上;限位圆环的内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滚珠提高了其内部限位的管桩的活动效果,从而便于打桩机工作将管桩打入地底内部,并且设置的限位圆环尺寸多样便于多种尺径的管桩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的变径环模组由若干个直径不同的环形钢套采用螺栓固定而成,且环形钢套上设置有与圆形底板上端位置相对应的滑槽;变径环模组设置为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工艺步骤如下:/nS1、地面钻孔:人工将浇筑的地基周围地面整理平整,并采取钻头将浇筑的位置钻出一定深度的圆孔;/nS2、设备安装:人工将钢板(1)铺设在平整的地面,并且使得钢板(1)上的圆形通孔与地面上的圆孔相对应;且将移动限位装置(2)移动到钢板(1)上合适的位置并固定,且根据浇筑的管桩孔径大小调节调节导向装置(4);/nS3、打桩机打桩:通过起吊设备将管桩吊起并移动到调节导向装置(4)的内部且通过调节导向装置(4)进行限位;并采用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内合适的深度,/nS4、混凝土浇筑成型:将搅拌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管桩内部并且采用振动棒振实;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混凝土凝结成型;/n上述建筑地基S1-S4步骤中的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需要由钢板(1)、移动限位装置(2)、固定装置(3)和调节导向装置(4)配合完成;其中:/n所述的钢板(1)上端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位于钢板(1)的圆形通孔周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钢板(1)的上端,且移动限位装置(2)的外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的固定装置(3)与钢板(1)上的固定通孔相配合;移动限位装置(2)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导向装置(4),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4)位于移动限位装置(2)的上方;/n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4)包括固定板(41)、螺纹调节套筒(42)、螺纹杆(43)、活动架(44)、导向柱(45)、卡接单元(46)和限位圆环(47);所述的固定板(41)对称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2)上,位于固定板(41)的外侧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螺纹调节套筒(42);所述的螺纹杆(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固定板(41)的内部且与螺纹调节套筒(42)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的活动架(4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2)上,且所述的活动架(44)与螺纹杆(43)的顶端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活动架(44)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活动架(44)的矩形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柱(45),所述的导向柱(45)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卡接单元(46)通过螺栓安装在导向柱(45)上,且所述的卡接单元(46)位于导向柱(45)的外壁;所述的限位圆环(47)通过与卡接单元(46)相配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S1、地面钻孔:人工将浇筑的地基周围地面整理平整,并采取钻头将浇筑的位置钻出一定深度的圆孔;
S2、设备安装:人工将钢板(1)铺设在平整的地面,并且使得钢板(1)上的圆形通孔与地面上的圆孔相对应;且将移动限位装置(2)移动到钢板(1)上合适的位置并固定,且根据浇筑的管桩孔径大小调节调节导向装置(4);
S3、打桩机打桩:通过起吊设备将管桩吊起并移动到调节导向装置(4)的内部且通过调节导向装置(4)进行限位;并采用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内合适的深度,
S4、混凝土浇筑成型:将搅拌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管桩内部并且采用振动棒振实;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混凝土凝结成型;
上述建筑地基S1-S4步骤中的建筑地基的基础建造浇筑施工需要由钢板(1)、移动限位装置(2)、固定装置(3)和调节导向装置(4)配合完成;其中:
所述的钢板(1)上端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位于钢板(1)的圆形通孔周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钢板(1)的上端,且移动限位装置(2)的外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的固定装置(3)与钢板(1)上的固定通孔相配合;移动限位装置(2)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导向装置(4),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4)位于移动限位装置(2)的上方;
所述的调节导向装置(4)包括固定板(41)、螺纹调节套筒(42)、螺纹杆(43)、活动架(44)、导向柱(45)、卡接单元(46)和限位圆环(47);所述的固定板(41)对称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2)上,位于固定板(41)的外侧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螺纹调节套筒(42);所述的螺纹杆(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固定板(41)的内部且与螺纹调节套筒(42)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的活动架(4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移动限位装置(2)上,且所述的活动架(44)与螺纹杆(43)的顶端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活动架(44)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活动架(44)的矩形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柱(45),所述的导向柱(45)外壁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卡接单元(46)通过螺栓安装在导向柱(45)上,且所述的卡接单元(46)位于导向柱(45)的外壁;所述的限位圆环(47)通过与卡接单元(46)相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基础建造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2)包括圆形底板(21)、变径环模组(22)、升降气缸(23)、支撑底座(24)、支撑弹簧(25)、锁定块(26)、支撑柱(27)和万向轮(28);所述的圆形底板(2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底板(21)上的圆形通孔上端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的变径环模组(22)通过螺栓设置在圆形底板(21)的圆形通孔内壁,位于圆形底板(21)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升降气缸(23)安装在圆形底板(21)的安装孔内,位于升降气缸(23)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纪宏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