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8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场地平整、桩位定位、埋设护筒、钻孔、清孔、吊装钢筋笼、安装导管、检查沉碴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以及护筒拔出。在灌注桩钻孔过程中根据灌注桩孔是否塌孔或者存在淤泥质土的情况,增加埋设的护筒的长度,以确保灌注桩孔的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塌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因其施工效率高、钻进速度快、成本费用低、占用场地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而对于地质松软、地下水体总体较丰富的地质,尤其素填土厚处在雨季时地下水丰富,在进行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时候易出现塌孔的问题,无法成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塌孔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场地平整;S2、桩位定位,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平整后的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注桩桩基的位置放样,并挖掘护筒安装孔;S3、埋设护筒,将护筒埋入护筒安装孔内,使护筒中心与灌注桩的钻孔中心重合,护筒的顶面与施工地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高度值,将护筒的四周夯实;S4、灌注桩孔的挖孔施工,使用旋挖钻机对埋设有护筒的灌注桩桩位进行钻孔,以形成灌注桩孔;其中,当护筒下方的灌注桩孔塌孔或者灌注桩孔中存在淤泥质土的,对灌注桩孔进行清孔操作后在已埋设的护筒顶端连接护筒接筒;护筒接筒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S41、已埋设的护筒的顶端与护筒接筒的底端对齐,且已埋设的护筒的中心线与护筒接筒的中心线重合;S42、使用焊接设备焊接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S43、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连连接杆,且连接杆分别与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焊接连接;S5、清孔,使用测量绳测量出灌注桩孔底的沉碴厚度并判断沉碴厚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行机械清孔,直至沉碴厚度处于预定范围后进入步骤S6;S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在钢筋笼加工平台上加工制作钢筋笼骨架,并在钢筋笼骨架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三角支撑架,最后对钢筋笼骨架进行箍筋绑扎;钢筋笼整体制作完成后,将加工好的钢筋笼从钢筋笼加工区转运至灌注桩孔后将钢筋笼安装至灌注桩孔内;S7、将预制好的导管安装至灌注桩孔内;S8、检查沉碴厚度是否等于预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使用步骤S7中的导管进行清孔操作,直至沉碴厚度等于预定值后进入步骤S9;S9、灌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使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4m;S10、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至预定时间内,提升装置的连接部与护筒的顶端连接,随后提升装置向上运动以将护筒拔出。可选地,步骤S4中的钻孔顺序为: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可选地,所述护筒包括呈管状结构的钢筒以及套设在所述钢筒的顶端上的包边环,且所述包边环的环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钢筒内部连通的护筒孔,所述包边环的厚度等于所述钢筒的厚度。可选地,护筒的数量为多节,任意相邻两节护筒焊接连接。可选地,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头。可选地,步骤S6中钢筋笼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1、吊机主钩以及吊机副钩分别与钢筋笼的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连接;S62、吊机主钩以及吊机副钩同时起吊钢筋笼,当钢筋笼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为离地预定值后悬停;S63、判断钢筋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是则进入步骤S64,否则,将钢筋笼放置到地面上进行校正操作,直至钢筋笼符合设计要求后进入步骤S64;S64、吊机主钩以及吊机副钩同时起吊钢筋笼,当钢筋笼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为翻转距离值后悬停;S65、吊机主钩向上提升钢筋笼,当钢筋笼处于竖直状态时,吊机主钩停止上升;S66、吊机副钩与钢筋笼解除连接后,吊机主钩将钢筋笼吊运至灌注桩孔上方;S67、吊机主钩将钢筋笼下放至灌注桩孔内,完成钢筋笼的安装。可选地,第一吊点为钢筋笼的顶端,第二吊点为钢筋笼的下部。可选地,步骤S9中,当灌注桩孔内混凝土面与钢筋笼底端的间距为第一控制值时,混凝土灌注速度为αm/min;当混凝土面与钢筋笼底端的间距大于第二控制值时,提升导管,并使导管底端与钢筋笼底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间距值,将混凝土灌注速度变为βm/min。可选地,所述钢筋笼加工平台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三角形框架,所述支撑杆用于实现钢筋笼的加工制作以及支撑钢筋笼滚动。可选地,所述钢筋笼骨架包括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主筋以及沿所述主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圆形定位筋,所述三角支撑架设在所述圆形定位筋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振动锤连续均匀敲击护筒,使护筒嵌入灌注桩孔内,并将护筒四周的土壤夯实,确保护筒中心与灌注桩中心重合,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避免混凝土向外渗漏,提升灌注桩的强度;并且可在护筒以下的灌注桩孔塌孔或者存在淤泥质土时,通过增加护筒嵌入地面的长度以确保灌注桩孔的成型;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跳桩施工的方式以及先铺设护筒再钻孔的施工顺序,有效避免了因施工地质松软而产生塌孔的情形,降低了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一种钢筋笼吊装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钢筋笼加工平台的俯视图;图4为支撑杆与支撑座的正向配合示意图;图5为护筒的剖视图。图中:1-支撑杆;2-支撑座;3-钢筒;4-包边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S10:S1、施工场地平整,合理规划出施工机械的通行便道以及施工机械的作业区,清理掉施工场地上的碎石以及废弃物;保证桩位附近平整以及钻机工作平稳、安全可靠。S2、桩位定位,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平整后的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注桩桩基的位置放样,并挖掘护筒安装孔,护筒安装孔孔底应整平,然后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孔位中心位置标于坑底;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采取同排桩位跳开施工这样可以进行统筹施工,不致于延误下一个施工工序;进行钻孔的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给装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S3、埋设护筒,将护筒埋入护筒安装孔内,使护筒中心与灌注桩的钻孔中心重合,护筒的顶面与施工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00mm,将护筒的四周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场地平整;/nS2、桩位定位,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平整后的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注桩桩基的位置放样,并挖掘护筒安装孔;/nS3、埋设护筒,将护筒埋入护筒安装孔内,使护筒中心与灌注桩的钻孔中心重合,护筒的顶面与施工地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高度值,将护筒的四周夯实;/nS4、灌注桩孔的挖孔施工,使用旋挖钻机对埋设有护筒的灌注桩桩位进行钻孔,以形成灌注桩孔;其中,当护筒下方的灌注桩孔塌孔或者灌注桩孔中存在淤泥质土的,对灌注桩孔进行清孔操作后在已埋设的护筒顶端连接护筒接筒;/n护筒接筒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nS41、已埋设的护筒的顶端与护筒接筒的底端对齐,且已埋设的护筒的中心线与护筒接筒的中心线重合;/nS42、使用焊接设备焊接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nS43、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连连接杆,且连接杆分别与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焊接连接;/nS5、清孔,使用测量绳测量出灌注桩孔底的沉碴厚度并判断沉碴厚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行机械清孔,直至沉碴厚度处于预定范围后进入步骤S6;/nS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在钢筋笼加工平台上加工制作钢筋笼骨架,并在钢筋笼骨架内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三角支撑架,最后对钢筋笼骨架进行箍筋绑扎;钢筋笼整体制作完成后,将加工好的钢筋笼从钢筋笼加工区转运至灌注桩孔后将钢筋笼安装至灌注桩孔内;/nS7、将预制好的导管安装至灌注桩孔内;/nS8、检查沉碴厚度是否等于预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使用步骤S7中的导管进行清孔操作,直至沉碴厚度等于预定值后进入步骤S9;/nS9、灌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使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4m;/nS10、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至预定时间内,提升装置的连接部与护筒的顶端连接,随后提升装置向上运动以将护筒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场地平整;
S2、桩位定位,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平整后的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注桩桩基的位置放样,并挖掘护筒安装孔;
S3、埋设护筒,将护筒埋入护筒安装孔内,使护筒中心与灌注桩的钻孔中心重合,护筒的顶面与施工地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高度值,将护筒的四周夯实;
S4、灌注桩孔的挖孔施工,使用旋挖钻机对埋设有护筒的灌注桩桩位进行钻孔,以形成灌注桩孔;其中,当护筒下方的灌注桩孔塌孔或者灌注桩孔中存在淤泥质土的,对灌注桩孔进行清孔操作后在已埋设的护筒顶端连接护筒接筒;
护筒接筒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
S41、已埋设的护筒的顶端与护筒接筒的底端对齐,且已埋设的护筒的中心线与护筒接筒的中心线重合;
S42、使用焊接设备焊接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
S43、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的接口处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连连接杆,且连接杆分别与已埋设的护筒和护筒接筒焊接连接;
S5、清孔,使用测量绳测量出灌注桩孔底的沉碴厚度并判断沉碴厚度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行机械清孔,直至沉碴厚度处于预定范围后进入步骤S6;
S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在钢筋笼加工平台上加工制作钢筋笼骨架,并在钢筋笼骨架内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三角支撑架,最后对钢筋笼骨架进行箍筋绑扎;钢筋笼整体制作完成后,将加工好的钢筋笼从钢筋笼加工区转运至灌注桩孔后将钢筋笼安装至灌注桩孔内;
S7、将预制好的导管安装至灌注桩孔内;
S8、检查沉碴厚度是否等于预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使用步骤S7中的导管进行清孔操作,直至沉碴厚度等于预定值后进入步骤S9;
S9、灌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使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4m;
S10、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至预定时间内,提升装置的连接部与护筒的顶端连接,随后提升装置向上运动以将护筒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钻孔顺序为: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包括呈管状结构的钢筒以及套设在所述钢筒的顶端上的包边环,且所述包边环的环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肖勇袁加利王闯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