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超来专利>正文

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33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遥控器,具体为一种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其特点是:由软硬件配合使用,其中硬件又分为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两个部分。对于红外接收器,电路板(2)在壳体面板(1)内固定,在电路板图上(如图2所示),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2、3、4、5、6、7、8脚经电阻(R1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35)、电阻(R34)、电阻(R33)、电阻(R32)与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基极连接;在红外遥控器壳体面板(1)上有于薄膜按键电路一一对应的抢答按键及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利用红外双向、同步控制技术,并且与电脑的软件同时使用,应用于互动教学、培训、会议表决、游戏节目中,可以最多达到300人同时使用的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mote controller, in particular to a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matched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the hardwar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 infrared receiver and a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The infrared receiver circuit board (2) in the shell panel (1)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circuit board diagram (Fig. 2), the CPU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 (U1) of 2, 3, 4, 5, 6, 7, 8 feet by resistance (R18) resistance (R15), resistance (R16) and resistance (R35) and resistance (R34) and resistance (R33) and resistance (R32) and the transistor (P7), (P6), transistor transistor transistor (P5), (P4), (P3), transistor transistor transistor (P2), (P1) of the base in the infrared connection; the remote control panel of the shell (1) on the answer key and LED to press the key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n film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a two-way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using infrared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computer and software used in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training, meeting, game show,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can answer up to 300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遥控器,具体为一种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在开各种会议表决、培训、互动教学、游戏节目等需要几十人或者多达几百人作答时,如果都是用声音来回答,噪音太大,举手或书面作答又很浪费时间,使用有线作答装置又需要繁杂的施工布线,这就需要一种能准确性高、快捷的、使用安装方便的、并且可以多人同时使用的作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红外,双向、同步控制技术,并且与电脑的软件同时使用,应用于互动教学、培训、会议表决、游戏节目中,可以最多达到300人同时使用的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软硬件配合使用,其中硬件又分为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两个部分。硬件主要包含壳体面板(1)、电路板(2)、电阻(R)、电容器(C)、晶体管(P)、二极管(D)、红外发射管(L)、滤波电容器(E)、晶体振荡器(X)、集成电路模块(U)、红外接收模块(M)、红外发射管(LED)、开关(SW)、插座(JP_PC)。对于红外接收器,电路板(2)在壳体面板(1)内固定,在电路板图上(如图2所示),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2、3、4、5、6、7、8脚经电阻(R1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35)、电阻(R34)、电阻(R33)、电阻(R32)与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26)、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2)、电阻(R21)、电阻(R20)与发红外发射管(L7)、红外发射管(L6)、红外发射管(L5)、红外发射管(L4)、红外发射管(L3)、红外发射管(L2)、红外发射管(L1)的正极连接,在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8、19脚之间串并联晶体振荡器(X1)、电容器(C4)、电容器(C5),CPU集成电路模块(U1)9脚与20脚之间连接电阻(R17),插座JP PC的3、4、5、6脚与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11、10脚之间连接的是集成电路模块(U3)接口芯片,而插座JP_PC通过外部连线与电脑的RS232口和变压器电源相连,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1脚经电阻(R7)与晶体管(P8)的基极连接,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2、3脚之间串接有一个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滤波电容器(E3)、滤波电容器(E4)、滤波电容器(E5)、滤波电容器(E6)、滤波电容器(E10),并且在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滤波电容器(E3)、滤波电容器(E4)、滤波电容器(E5)、滤波电容器(E6)、滤波电容器(E10)的+极与电源VCC之间连接有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29),晶体管(P8)脚集电极与地之间串联有电阻(R6)、红外发射管(LED1),集成电路模块(U2)2、3脚之间连接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E7)、集成电路模块(U2)1、2脚之间连接电容器(C3)与集成电路模块(U4)2、3脚之间连接电容器(C2)、集成电路模块(U2)1、2脚之间连接滤波电容器(E8)共同构成电源三端稳压电路,集成电路模块(U2)1脚与集成电路模块(U4)1脚之间经保险丝(F1)连接构成回路;对于红外遥控器,电路板(2)在壳体面板(1)内,在电路板上(如图3所示),CPU集成电路模块(U5)13脚经电阻(R1与晶体管(P9)基极连接、15、16脚之间并连晶体振荡器(X2)后又电容器(C10)、电容器(C11),CPU集成电路模块(U5)的1脚串接红外发射管(LED)、电阻(R3),CPU集成电路模块(U5)的2脚与6脚之间串接电阻(R)、晶体管(P10)、集成电路模块(U7),CPU集成电路模块(U5)的7、8、9与10、11、12脚之间构成开关按键,CPU集成电路模块(U5)的17、18脚与集成电路模块(U6)电阻(R5)、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在壳体面板(1)上有于SW-A,SW-B,SW-C,SW-D,SW-E,SW-F,SW-BUZ......薄膜按键电路一一对应的A、B、C、D、E、F......抢答按键及LED、LED1、LED2。本技术的优点是红外双向同步控制、与电脑连接应用于教学上,并且多人同时使用(最多可达到300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收器电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遥控器电原理示意图。电源VCC与电阻(R14)、红外发射管(LED2)构成电源指示灯。滤波电容器(E1)与电容器(C12)构成电源滤波电容。IR_LED为红外发射管。具体实施方式对于红外接收器,电路板(2)在壳体面板(1)内固定,在电路板图上(如图2所示),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2、3、4、5、6、7、8脚经电阻(R1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35)、电阻(R34)、电阻(R33)、电阻(R32)与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26)、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2)、电阻(R21)、电阻(R20)与发红外发射管(L7)、红外发射管(L6)、红外发射管(L5)、红外发射管(L4)、红外发射管(L3)、红外发射管(L2)、红外发射管(L1)的正极连接,在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8、19脚之间串并联晶体振荡器(X1)、电容器(C4)、电容器(C5),CPU集成电路模块(U1)9脚与20脚之间连接电阻(R17),插座JP_PC的3、4、5、6脚与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11、10脚之间连接的是集成电路模块(U3)接口芯片,而插座JP PC通过外部连线与电脑的RS232口和变压器电源相连,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1脚经电阻(R7)与晶体管(P8)的基极连接,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2、3脚之间串接有一个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滤波电容器(E3)、滤波电容器(E4)、滤波电容器(E5)、滤波电容器(E6)、滤波电容器(E10),并且在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遥控作答器装置,由软硬件配合使用,其中硬件又分为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两个部分,硬件主要包含壳体面板(1)、电路板(2)、电阻(R)、电容器(C)、晶体管(P)、二极管(D)、红外发射管(L)、滤波电容器(E)、晶体振荡器(X)、集成电路模块(U)、红外接收模块(M)、红外发射管(LED)、开关(SW)、插座(JP_PC),其特征在于:对于红外接收器,电路板(2)在壳体面板(1)内,在电路板图上,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2、3、4、5、6、7、8脚经电阻( R1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35)、电阻(R34)、电阻(R33)、电阻(R32)与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P7)、晶体管(P6)、晶体管(P5)、晶体管(P4)、晶体管(P3)、晶体管(P2)、晶体管(P1)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26)、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2)、电阻(R21)、电阻(R20)与发红外发射管(L7)、红外发射管(L6)、红外发射管(L5)、红外发射管(L4)、红外发射管(L3)、红外发射管(L2)、红外发射管(L1)的正极连接,在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8、19脚之间串并联晶体振荡器(X1)、电容器(C4)、电容器(C5),CPU集成电路模块(U1)9脚与20脚之间连接电阻(R17),插座(JP_PC)的3、4、5、6脚与CPU集成电路模块(U1)的1、11、10脚之间连接的是集成电路模块(U3)接口芯片,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1脚经电阻(R7)与晶体管(P8)的基极连接,红外接收模块(M1)、红外接收模块(M2)、红外接收模块(M3)、红外接收模块(M4)、红外接收模块(M5)、红外接收模块(M6)、红外接收模块(M7)的2、3脚之间串接有一个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滤波电容器(E3)、滤波电容器(E4)、滤波电容器(E5)、滤波电容器(E6)、滤波电容器(E10),并且在滤波电容器(E1)、滤波电容器(E2)、滤波电容器(E3)、滤波电容器(E4)、滤波电容器(E5)、滤波电容器(E6)、滤波电容器(E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超来
申请(专利权)人:蔡超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