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27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充电器外壳,所述充电器外壳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处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外侧设置有防拆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充电器壳体安装的充电器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充电器壳体被打开,继而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一种向电池充电的工具,例如电动车的充电器,或者手机的充电器。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会发热,尤其是功率较高的充电器,对充电器的散热性能有较高要求,大部分的电动车充电器用散热结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壳体是可以进行拆卸的,使用者或者维修人员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更改内部的电路结构,继而提高充电的功率,但是,更改后的充电器虽然拥有了较大的充电功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热量,导致充电器容易出现火灾现象。因此,亟需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充电器壳体被打开,继而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安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包括充电器外壳,所述充电器外壳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在所述第二安装口处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外侧设置有防拆结构。优选的,所述充电器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接边,所述上盖一侧面设置有环形的固定边,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且所述上盖抵接所述充电器外壳端面;所述固定边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卡接边抵接;在所述卡接边上开设有贯穿的沉头孔,在所述固定边上开设有盲孔,在所述沉头孔和盲孔内设置有锁定螺钉。优选的,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板,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上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由所述充电器外壳内侧抵接所述上盖,且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散热口内。优选的,所述底盖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面设置有空心连接柱,在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底盖的一侧面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抵接柱穿过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空心连接柱抵接,所述空心连接柱内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抵接柱螺纹连接;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接于所述抵接柱外侧,且抵接所述散热板。优选的,所述底盖的边缘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抵接所述充电器壳体的端面。优选的,所述防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盖下端的防拆盖板、和设置于所述防拆盖板和所述底盖之间的锁定组件。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盖板上的插接口,和设置于所述防拆盖板上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口内;在所述插接口内侧壁上间隔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插接柱上间隔设置有弹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可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底盖在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面的边缘环设有限位边,所述防拆盖位于所述限位边内侧,且抵接所述限位边内边缘。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通过设置于充电器外侧一端的上盖、和设置于另一侧的底盖、防拆机构对充电器壳体内侧的电气元件进行包裹,在安装后,通过底部的防拆盖板起到防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充电器的完整性,和降低了电动车充电器被拆卸改装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中突出防拆结构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0、充电器外壳;110、第一安装口;120、第二安装口;130、卡接边;131、沉头孔;200、上盖;210、固定边;211、盲孔;212、锁定螺钉;220、散热口;230、抵接柱;300、散热结构;310、散热板;311、定位孔;320、散热翅片;400、底盖;410、空心连接柱;420、连接螺钉;430、限位环;440、台阶;450、限位边;500、防拆结构;510、防拆盖板;520、锁定组件;521、插接口;521a、限位槽;522、插接柱;522a、卡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参见图1-图3,包括充电器外壳100,充电器外壳100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110,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20;在第一安装口110处可拆卸连接有上盖200,上盖200上设置有散热结构300;在第二安装口120处设置有底盖400,底盖400外侧设置有防拆结构500。在安装时,上盖200盖合于第一安装口110处,并通过第二安装口120对上盖200进行固定,同时,第二安装口120处通过底盖400和防拆结构500进行闭合,起到防拆效果。充电器外壳100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口110处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接边130,上盖200一侧面设置有环形的固定边210,上盖200盖合于第一安装口110,且上盖200抵接充电器外壳100端面;固定边210穿过第一安装口110,与卡接边130抵接。在卡接边130上开设有贯穿的沉头孔131,在固定边210上开设有盲孔211,在沉头孔131和盲孔211内设置有锁定螺钉212。通过设置的卡接边130,由内侧对外侧的上盖200进行抵接限位,同时,在内侧设置有锁定螺钉212对其进行连接固定,实现防拆效果。上盖200中部开设有散热口220;散热结构300包括散热板310,和间隔设置于散热板310上的若干散热翅片320;散热板310由充电器外壳100内侧抵接上盖200,且与上盖200可拆卸连接;散热翅片320位于散热口220内。在上盖200与卡接边130之间,上盖200与散热板310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的散热板310、和位于散热板310上的散热翅片32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充电器外壳100内部的电气元气进行散热,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底盖400靠近上盖200的一侧面设置有空心连接柱410,在上盖200靠近底盖400的一侧面设置有抵接柱230,散热板310上开设有定位孔311,抵接柱230穿过定位孔311,且与空心连接柱410抵接,空心连接柱410内设置有连接螺钉420,连接螺钉420与抵接柱230螺纹连接;空心连接柱41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30,限位环430套接于抵接柱230外侧,且抵接散热板310。其中,空心连接柱410靠近的底盖400的一端贯通底盖400外侧,在安装时,连接螺钉420可穿过底盖400进入空心连接柱410的内部,且连接螺钉420的螺帽一端位于空心连接柱410内部,且不能够脱离空心连接柱410,连接螺钉420的端部与抵接柱230螺纹连接。底盖400的边缘设置有台阶440,台阶440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外壳(100),所述充电器外壳(100)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110),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20);/n在所述第一安装口(110)处可拆卸连接有上盖(200),所述上盖(200)上设置有散热结构(300);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20)处设置有底盖(400),所述底盖(400)外侧设置有防拆结构(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外壳(100),所述充电器外壳(100)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110),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20);
在所述第一安装口(110)处可拆卸连接有上盖(200),所述上盖(200)上设置有散热结构(300);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20)处设置有底盖(400),所述底盖(400)外侧设置有防拆结构(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外壳(1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10)处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接边(130),
所述上盖(200)一侧面设置有环形的固定边(210),所述上盖(200)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10),且所述上盖(200)抵接所述充电器外壳(100)端面;所述固定边(21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110),与所述卡接边(130)抵接;
在所述卡接边(130)上开设有贯穿的沉头孔(131),在所述固定边(210)上开设有盲孔(211),在所述沉头孔(131)和盲孔(211)内设置有锁定螺钉(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0)上开设有散热口(220);
所述散热结构(300)包括散热板(310),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板(310)上的若干散热翅片(320);
所述散热板(310)由所述充电器外壳(100)内侧抵接所述上盖(200),且与所述上盖(200)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翅片(320)位于所述散热口(2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00)靠近所述上盖(200)的一侧面设置有空心连接柱(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呈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