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腾专利>正文

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1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公开了一种能够在对扩张囊进行注水时,对其形成固定支撑,防止翻转的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中心定位囊柱置于扩张囊内部,且位于中部位置,所述扩张囊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多个侧定位囊柱等角度置于扩张囊内,且靠近扩张囊边缘,多个所述侧定位囊柱通过连接管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底部膨胀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
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涉及一种能够对皮肤软组织进行扩张保护的仪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对扩张囊进行注水时,对其形成固定支撑,防止扩张囊偏移和翻转的保护器。
技术介绍
皮肤扩张器是整形外科特有的先进治疗方法,其原理就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病变附近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间断地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容量,使其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从而增加皮肤面积,而现有的皮肤扩张器在早期扩张过程中,由于扩张器为椭圆形实体,早期注水量较少难以撑满整个扩张囊,导致扩张囊容易产生翻转偏移,从而导致扩张不充分的问题。公告号CN205948176U公开了一种防破裂、防翻转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以及用于对扩张囊进行注水的注水壶,扩张囊和注水壶以导管连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一步包括底板,底板位于扩张囊的下方,并与扩张囊固定连接,该扩张器其底部毛面在进行防翻转时,由于其上方的扩张囊早期内部空间大,初始填充不均匀,导致底部毛面难以获得均匀的抵撑力,防翻转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对扩张囊进行注水时,对其形成固定支撑,防止翻转的保护器。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由主注射壶、主导管、中心定位囊柱、扩张囊、侧定位囊柱、顶部膨胀条、辅导管、辅注射壶、连接管和底部膨胀环条组成,中心定位囊柱置于扩张囊内部,且位于中部位置,所述扩张囊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多个侧定位囊柱等角度置于扩张囊内,且靠近扩张囊边缘,多个所述侧定位囊柱通过连接管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底部膨胀条,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部膨胀条,主导管的一端置于中心定位囊柱上,且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通,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注射壶,辅导管的一端置于扩张囊上,且和扩张囊内部相连通,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辅注射壶,所述侧定位囊柱端面为弧形面,多个弧形面组合构建一个球面,所述侧定位囊柱端面上设置有弧形沟槽,所述沟槽深度1-2mm,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端面为平面,且低于侧定位囊柱端面的最高点1-2mm,所述顶部膨胀条为波纹状片体。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三、能够对扩张早期的扩张囊形成定位固定支撑,防翻转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的仰视图;图3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扩张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为:主注射壶1,主导管2,中心定位囊柱3,扩张囊4,侧定位囊柱5,顶部膨胀条6,辅导管7,辅注射壶8,连接管9,底部膨胀环条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由主注射壶1、主导管2、中心定位囊柱3、扩张囊4、侧定位囊柱5、顶部膨胀条6、辅导管7、辅注射壶8、连接管9和底部膨胀环条10组成,中心定位囊柱3置于扩张囊4内部,且位于中部位置,所述扩张囊4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中心定位囊柱3的一端和扩张囊4底部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囊柱3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4的凸面上,多个侧定位囊柱5等角度置于扩张囊4内,且靠近扩张囊4边缘,多个所述侧定位囊柱5通过连接管9和中心定位囊柱3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5的一端和扩张囊4底部相连接,所述侧定位囊柱5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4的凸面上,所述侧定位囊柱5的一端上设置有底部膨胀条,所述侧定位囊柱5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部膨胀条6,主导管2的一端置于中心定位囊柱3上,且和中心定位囊柱3相连通,所述主导管2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4的外部,所述主导管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注射壶1,辅导管7的一端置于扩张囊4上,且和扩张囊4内部相连通,所述辅导管7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4的外部,所述辅导管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辅注射壶8,所述侧定位囊柱5端面为弧形面,多个弧形面组合构建一个球面,所述侧定位囊柱5端面上设置有弧形沟槽,所述沟槽深度1-2mm,所述中心定位囊柱3端面为平面,且低于侧定位囊柱5端面的最高点1-2mm,所述顶部膨胀条6为波纹状片体;使用时,将扩张囊4整体置入皮肤切口内,先使用主注射壶1对中心定位囊柱3和侧定位囊柱5进行注水,使其顶部膨胀条6和底部膨胀环条10均受水膨胀形成毛面,以此率先在对扩张囊4注水前形成多组防偏动和防滑移的定位支柱,然后再通过辅注射壶8对扩张囊4进行注水膨胀,中心定位囊柱3和侧定位囊柱5间通过连接管9连通,而中心定位囊柱3与主注射壶1的主导管2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5端面为弧形面,多个弧形面组合构建一个球面的设计,能够切合人体表结构,用于对人体表皮的稳定支撑;所述侧定位囊柱5端面上设置有弧形沟槽,所述沟槽深度1-2mm的设计,能够和顶部膨胀条6形成嵌合,提高表皮和侧定位囊柱5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所述中心定位囊柱3端面为平面,且低于侧定位囊柱5端面的最高点1-2mm的设计,能够在多个侧定位囊柱5支撑时,使得表皮能够内收和中心定位囊柱3接触,形成多点支撑;所述顶部膨胀条6为波纹状片体的设计,能够在支撑时形成弹性,切合人体表皮的弧线,同时为表皮的收缩提供余量;达到在对扩张囊4进行注水时,对其形成固定支撑,防止扩张囊4偏移和翻转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其特征是:由主注射壶、主导管、中心定位囊柱、扩张囊、侧定位囊柱、顶部膨胀条、辅导管、辅注射壶、连接管和底部膨胀环条组成,中心定位囊柱置于扩张囊内部,且位于中部位置,所述扩张囊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多个所述侧定位囊柱通过连接管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底部膨胀条,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部膨胀条,主导管的一端置于中心定位囊柱上,且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通,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注射壶,辅导管的一端置于扩张囊上,且和扩张囊内部相连通,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辅注射壶,所述侧定位囊柱端面为弧形面,多个弧形面组合构建一个球面,所述侧定位囊柱端面上设置有弧形沟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整形患者用皮肤扩张保护器,其特征是:由主注射壶、主导管、中心定位囊柱、扩张囊、侧定位囊柱、顶部膨胀条、辅导管、辅注射壶、连接管和底部膨胀环条组成,中心定位囊柱置于扩张囊内部,且位于中部位置,所述扩张囊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多个所述侧定位囊柱通过连接管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和扩张囊底部相连接,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扩张囊的凸面上,所述侧定位囊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底部膨胀条,所述侧定位囊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部膨胀条,主导管的一端置于中心定位囊柱上,且和中心定位囊柱相连通,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主导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注射壶,辅导管的一端置于扩张囊上,且和扩张囊内部相连通,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上延伸至扩张囊的外部,所述辅导管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腾周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邵腾周新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