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艳涛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06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包括针筒,针筒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外侧壁面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盘,针筒远离活塞一侧安装有针头,针头的内侧壁面安装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槽,取样槽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取样折板,取样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针筒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结构,本取样器中将取样机构设置于针头中,对比原有设计,其目的为解决原有设计中针头与取样位置不重叠而可能导致取样失败或加重病人痛苦的问题,在针头内通过负压原理拉动活塞,使得针头内部充盈待检组织,使用调整结构将取样折板翻起对组织进行固定并分离,分成多份可用于多次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肿瘤取样
,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
技术介绍
临床对肿瘤的检查一般采用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法,细胞学检查是用细针吸取病灶处的细胞做检查,组织学检查法则是通过推动针筒内的活塞使其产生负压,将病灶处的细胞吸入针头内,在已公布技术专利(CN201821197257.0)中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其使用时将取样针插入取样活体,通过拉拽刮片使得刮片与取样杆呈取样空间,鉴于其取样空间位于针头外侧,在进行取样时通过刮片与取样杆采集,其零部件过于单薄,可能造成取样的失败,其次其取样位置与针头不处于统一区域,在取样时可能造成病人加重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针筒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外侧壁面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盘,针筒远离活塞一侧安装有针头,针头的内侧壁面安装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槽,取样槽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取样折板,取样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针筒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结构;调整结构包括行动仓,行动仓安装于按压盘的内侧壁面,行动仓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远离转动座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销轴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与拉块,拉块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螺接于行动仓的内侧壁面。优选的,行动仓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拉块。优选的,按压盘的外侧壁面铺设有凸块。优选的,活塞杆与活塞连接处安设有筋板,筋板数量为四个,筋板位置关于活塞杆中心对称。优选的,取样折板的外侧壁面设有锯齿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取样器中将取样机构设置于针头中,对比原有设计,其目的为解决原有设计中针头与取样位置不重叠而可能导致取样失败或加重病人痛苦的问题,在针头内通过负压原理拉动活塞,使得针头内部充盈待检组织,使用调整结构将取样折板翻起对组织进行固定并分离,分成多份可用于多次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放大图。图3为B处放大图。图中:1、针筒,2、活塞,3、活塞杆,31、筋板,4、按压盘,41、凸块,5、针头,6、取样机构,61、取样槽,62、取样折板,621、锯齿块,63、连杆,64、调整结构,641、行动仓,642、转动座,643、第一撑杆,644、第二撑杆,645、销轴,646、拉块,647、螺杆,648、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针筒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活塞2,活塞2的外侧壁面安装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盘4,针筒1远离活塞2一侧安装有针头5,针头5的内侧壁面安装有取样机构6,取样机构6包括取样槽61,取样槽61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取样折板62,取样折板6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3,连杆63远离针筒1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结构64;调整结构64包括行动仓641,行动仓641安装于按压盘4的内侧壁面,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转动座642,转动座64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远离转动座642一侧通过销轴645转动连接,销轴645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63与拉块646,拉块646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螺杆647,螺杆647螺接于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使用时将针头5穿刺入待取样部位,向远离针头5一侧拉动活塞杆3,如图2所示,当针头5穿入后向远离针头5一侧拉拽活塞2,由于针头5内部中空,由于负压将组织抽入针头5中部,组织抽入针头5时,也进入到取样槽61的内侧,初始位置时取样折板62位于取样槽61的内侧壁面,连杆63随按压盘4一同拉拽时,也将取样槽61进行拉拽,此时转动螺杆647,螺杆647在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转动,使得拉块646在横板648的内侧壁面进行滑动,以拉动销轴645向远离连杆63一侧拉动,使得转动座642在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进行滑动,拉动连杆63以带动取样折板62进行移动,使得取样折板62如图2所示被拉起,对针头5内部的组织进行固定分离,完成取样。具体而言,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横板648,横板648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拉块646,横板648用于固定拉块646的滑移轨迹,使其保证滑移轨迹的唯一性。具体而言,按压盘4的外侧壁面铺设有凸块41,用于加大摩擦力,减小操作时按压按压盘4时发生滑移。具体而言,活塞杆3与活塞2连接处安设有筋板31,筋板31数量为四个,筋板31位置关于活塞杆3中心对称,筋板31用于加强活塞杆3与活塞2的连接处,使得推拉操作更为稳定。具体而言,取样折板62的外侧壁面设有锯齿块621,锯齿块621其外形用于钳制取样组织,以使得组织样品在还早呢头5内被固定,且可分为多份,用于不同的取样处理。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针头5穿刺入待取样部位,向远离针头5一侧拉动活塞杆3,如图2所示,当针头5穿入后向远离针头5一侧拉拽活塞2,由于针头5内部中空,由于负压将组织抽入针头5中部,组织抽入针头5时,也进入到取样槽61的内侧,初始位置时取样折板62位于取样槽61的内侧壁面,连杆63随按压盘4一同拉拽时,也将取样槽61进行拉拽,此时转动螺杆647,螺杆647在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转动,使得拉块646在横板648的内侧壁面进行滑动,以拉动销轴645向远离连杆63一侧拉动,使得转动座642在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进行滑动,拉动连杆63以带动取样折板62进行移动,使得取样折板62如图2所示被拉起,对针头5内部的组织进行固定分离,完成取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侧壁面安装有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盘(4),所述针筒(1)远离活塞(2)一侧安装有针头(5),所述针头(5)的内侧壁面安装有取样机构(6),所述取样机构(6)包括取样槽(61),所述取样槽(61)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取样折板(62),所述取样折板(6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3),所述连杆(63)远离针筒(1)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结构(64);/n所述调整结构(64)包括行动仓(641),所述行动仓(641)安装于按压盘(4)的内侧壁面,所述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转动座(642),所述转动座(64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所述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远离转动座(642)一侧通过销轴(645)转动连接,所述销轴(645)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63)与拉块(646),所述拉块(646)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螺杆(647),所述螺杆(647)螺接于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用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侧壁面安装有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盘(4),所述针筒(1)远离活塞(2)一侧安装有针头(5),所述针头(5)的内侧壁面安装有取样机构(6),所述取样机构(6)包括取样槽(61),所述取样槽(61)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取样折板(62),所述取样折板(6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3),所述连杆(63)远离针筒(1)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结构(64);
所述调整结构(64)包括行动仓(641),所述行动仓(641)安装于按压盘(4)的内侧壁面,所述行动仓(641)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转动座(642),所述转动座(64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所述第一撑杆(643)与第二撑杆(644)远离转动座(642)一侧通过销轴(645)转动连接,所述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涛吴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杨艳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