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00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该输送机构包括泵、第一阀、第二阀及用于中药区进水的管路a、足浴区排水的管路b、足浴区进水的管路c、中药区出水的管路e、足浴区出水的管路f,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与所述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与所述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的通断,所述第二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机构使足浴区的水自动加到中药内,经中药区加热后再自动排到足浴区内,足浴区再自动排水,中药区无需手动加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
本技术涉及保健设备
,尤其是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
技术介绍
足浴盆指用于足部冲洗按摩的容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器,带保温按摩功能的塑料盆;另一种是全实木的足浴盆,一般用的是香柏木。足部热浴是中国传统医学发汗疗术中行之有效的理疗、保健方法,当人体足部受到外部温度刺激时,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加上足底反射区凸点按摩和磁力作用,推动气血津液循经上行,促进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体分泌各种激素。请参见图1,申请号为:201320171671.5的一种新型足浴盆,包括足浴盆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内的冲洗口,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底部的气泡口,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底部的足疗推拿轮,设置在足浴盆本体一侧的排水管,设置在足浴盆本体上部的显示器,设置在显示器上的功能选择开关和温度调节开关,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内侧的红光装置和药盒,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内部的穴位按摩头,设置在足浴盆本体底部的万向轮。该技术采用万向轮,不但可以随意移动足浴盆,同时还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对足浴盆盆地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功能选择开关采用触摸屏或声控装置,方便了使用者对足浴盆的使用;同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足浴盆所处的工作状态。请参见图2,申请号为:CN201420209596.1的一种卧式全自动足浴盆,包括盆体,盆体底部中间延伸出一适合小腿搭放的弧形坡,作为小腿支撑台面,所述小腿支撑台面与盆体一端的侧壁曲线连接,所述小腿支撑台面与盆体侧壁和盆体底部构成一空间,所述空间内分为两个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加热器和水泵,第二腔室内设有烘干机,所述小腿支撑台面上部中间设有溢水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盆体底部设有凸起的出水循环流道,所述小腿支撑台面相对的另一端盆体侧壁上部向内设有瀑布式流道,所述出水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出水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瀑布式流道。请参见图3,申请号为:CN201320274014.3的一种自动排水足浴器,包括足浴盆本体、自动下排水装置、控制面板、按摩圆粒、指压凸头、冲浪口和过滤网,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开/关按键、加温按键、减温按键、按摩按键、预热/自动按键、定时按键和自动下排水按键,所述自动下排水装置包括下排水管、堵塞和挂钩;所述自动下排水装置设于足浴盆本体后端的外侧,所述控制面板设于足浴盆本体前端,所述挂钩固定于足浴盆本体的后端,所述下排水管一端连接足浴盆本体,一端连接挂钩,所述堵塞连接下排水管。该技术设计合理,便捷下排水,足浴完成后,可轻松自动排水,便捷省力,安全卫生。现有技术中,1、不能单独蒸煮中药的使其很好的释放药效;2、虽然设置了排水管排水,但是还是需要手动打开堵塞才能排水,并不是真的自动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输送机构使中药区与足浴区之间能够相互传输,节省了向中药区加水的步骤,因此提高了足浴盆的使用便捷性。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及足浴盆,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泵、第一阀、第二阀及用于中药区进水的管路a、足浴区排水的管路b、足浴区进水的管路c、中药区出水的管路e、足浴区出水的管路f,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与所述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与所述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的通断,所述第二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的通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是由三个常闭电磁阀组成的一进三出集成阀。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是由两个常闭电磁阀组成的两进一出集成阀。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区进水、所述足浴区出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a、管路f流通;所述中药区出水、所述足浴区进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e、管路c流通;所述足浴区排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b、管路f流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足浴盆,包括桶体、分别与该桶体连接固定的煎药盒及底座、上述的输送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药盒设置有进水口A1和出水口B1,所述桶体设置有进水口A2、出水口B2;所述进水口A1与所述管路a连接,所述出水口B1与所述管路e连接,所述进水口A2与所述管路c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B2密封连接有分流管件,所述分流管件分别与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f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件包括第一进水部、第一出水部、第二进水部、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进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之间设有通断开关;在所述通断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一出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之间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开关为手动开启或关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足浴盆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所述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输送机构使足浴区的水自动加到中药内,经中药区加热后再自动排到足浴区内,足浴区再自动排水,中药区无需手动加水;本技术的足浴盆设有该输送机构,使桶体内的水自动加到煎药盒内,煎药盒加热完成后再自动排到桶体内,煎药盒无需手动加水,能有效避免煎药盒内发生干烧的现象。在本技术中,足浴盆设置了煎药盒,中药能够先在煎药盒内被加热到药效很好的释放后再输送到桶体内,提高了泡脚的效果;足浴盆具有输送机构,自动化水平高,使用方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桶体连接有分流管件,因此桶体不需要设计多个出水孔,通过分流管件实现桶体自动排水或手动排水双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新型足浴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卧式全自动足浴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一种自动排水足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输送机构的第一阀、第二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足浴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足浴盆的桶体底部的布局示意图。图8是图6的足浴盆的爆炸图。图9是图6的足浴盆的煎药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的足浴盆的输送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的足浴盆的通断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通断开关处于自动排水状态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通断开关处于手动排水状态的示意图。图14是图6的足浴盆的剖视图。图15是图6的足浴盆的腿部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8的足浴盆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足浴盆的功能原理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足浴盆的各阀门、泵在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的足浴盆的功能逻辑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第一阀、第二阀及用于中药区进水的管路a、足浴区排水的管路b、足浴区进水的管路c、中药区出水的管路e、足浴区出水的管路f,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与所述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与所述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的通断,所述第二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的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第一阀、第二阀及用于中药区进水的管路a、足浴区排水的管路b、足浴区进水的管路c、中药区出水的管路e、足浴区出水的管路f,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与所述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与所述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a、所述管路b、所述管路c的通断,所述第二阀用于控制所述管路e、所述管路f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是由三个常闭电磁阀组成的一进三出集成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是由两个常闭电磁阀组成的两进一出集成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区进水、所述足浴区出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a、管路f流通;所述中药区出水、所述足浴区进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e、管路c流通;所述足浴区排水时,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分别控制所述管路b、管路f流通。


5.一种足浴盆,包括桶体、分别与该桶体连接固定的煎药盒及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梅徐丽笑
申请(专利权)人:虎鲸永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