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盘排水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排水主体,所述的排水主体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的隔膜将排水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隔膜中部设置有通流孔使上、下两个腔体连通,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道通顺,可通过自然流动形成的虹吸力将茶盘的茶液排放干净,且可产生有效的真空度,增强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盘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茶盘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茶盘排水装置安装于排水管中,上连接茶盘,下连接茶水桶,用于将茶液排入茶水桶中。排水管处容易堵塞,茶渣容易滞积于软管中。现有的茶盘排水装置为单腔的弹性球体,按压时由于弹性球体两边通向大气,刚开始挤压时,优先吸两边的空气,容易产生排水口处的喷溅,挤压若干次后才开始吸茶盘上的茶液,真空度差,排水效果差。公开号为:CN10845131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茶盘排水器”,在单腔的弹性球体的两端设置单向阀,两个单向阀的作用不同,上面的单向阀用于防止气体上窜喷溅;下面的单向阀的作用是为了在释放弹性球体的时候,关闭下方气路,从而只从茶盘吸入茶液。但是这种做法因为单向阀的闭止力的原因,使得茶液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自然流下,需每次挤压来形成吸力,破坏了通过管道自身的流动形成虹吸,且单向阀的安装位置处很容易发生茶渣堵塞的问题,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盘排水装置,不破坏管道自身的流动,确保有效的、可靠的真空吸力。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盘排水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排水主体,所述的排水主体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的隔膜将排水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隔膜中部设置有通流孔使上、下两个腔体连通,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一体成型或者为分体式通过粘结装配而成。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排水主体包括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所述的隔膜一体成型在上部主体下方,或者所述的隔膜一体成型在下部主体的上方,所述的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密封装配。其中,所述的隔膜一体成型在上部主体下方,所述的上部主体与隔膜连接部位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下部主体上方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卡凸,所述的卡凸与燕尾凹槽扣接,并通过粘胶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主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与排水管连接的接头,所述的接头中部设置有与排水主体贯通的中空孔,所述的接头与排水主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的接头密封安装在排水主体两端。优选地,所述的隔膜从通流孔中轴沿外端厚度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的通流孔的尺寸大于接头的中空孔的尺寸。其中,所述的弹性材料为发泡EVA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所述的排水主体为橄榄球形或圆柱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隔膜将排水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双腔体分工明确,上腔体负责向上排气,挤出残留在茶盘排水口的茶渣末;下腔体负责从茶水桶吸入少量茶液,提供二次虹吸助力。中间的带孔隔膜,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弹性恢复的时间差,从而延迟与下水管的导通,从而使上腔体弹性恢复中可以有效的吸入茶盘的茶液。本技术管道通顺,通过双空腔和隔膜的延时开闭,从而起到了单向阀的作用,又不破坏自然虹吸力,可快速产生有效的真空度,吸水能力强。2、本技术的用户可以选择仅对上腔体挤压,仅对下腔体挤压和上、下两个腔体同时挤压,三种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辅助效果:上腔体工作时实现向上推开茶渣,下腔体工作时提供局部真空吸力,中间位置握压时,产生双倍吸力,上腔体和下腔体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握压上部腔体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握压下部腔体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握压中间隔膜位置的原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排水主体,2:接头,3:中空孔,4:隔膜,5:上腔体,6:下腔体,7:通流孔,8:排水管,9:排水口,10:茶水桶,11:上部主体,12:下部主体,13:燕尾凹槽,14:卡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盘排水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排水主体1,排水主体1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与排水管8连接的接头2,接头2中部设置有与排水主体1贯通的中空孔3,排水主体1内部设置有隔膜4,隔膜4将排水主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隔膜4中部设置有通流孔7使上、下两个腔体连通。排水主体1与隔膜4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为发泡EVA或丁腈橡胶或硅橡胶,排水主体1形状为橄榄球形或圆柱形。本实施例中接头2与排水主体1以及隔膜4为一体成型,生产中通过强制脱模工艺实现。如图2所示,隔膜4从通流孔7中轴沿外端厚度逐渐增加。隔膜4设置中部薄,外端厚的结构,使得握压时隔膜4往中部挤压关闭通流孔7。若隔膜4的厚度设置为一致的,则握压时,容易生产折叠歪曲,无法实现关闭通流孔的作用。设置通流孔7的尺寸H1大于接头的中空孔的尺寸H2,使得吸入的茶渣不会聚集在隔膜处,能通过通流孔7并流入至排水桶内。如图3、4所示,使用时,将茶盘排水装置安装在排水管8中部,排水管8一端与茶盘的排水口9连接,另一端伸入至茶水桶10底端。排水口9在正常无堵塞的情况下,茶液直接通过排水管8流入茶盘排水装置内依次通过上端接头的中空孔3、通流孔7、下端接头的中空孔3流入至茶水桶10内。通过自然流动形成的虹吸力将茶盘的茶液排放干净。本技术茶盘排水装置有三种握压方法,通过三种握压方法,达到不同的辅助效果。具体详述如下:1、在上腔体的位置反复握压和释放排水主体如图5所示,包括三个过程:①握压上腔体5后上部腔体变形,此时,通流孔7在握压力的作用下基本处于闭合状态,上腔体5向上排空气,将茶盘的排水口的茶渣推出。②释放上腔体5后,上腔体5快速弹性回复,此时形成局部真空,上腔体5吸入茶液和部分茶末,通流孔7在弹性回复的过程中逐渐打开。③上腔体5完全恢复至原始状态时,通流孔7完全打开,茶液和茶末通过通流孔7进入下腔体6,并从下端接头2的中空孔3中排出。重复上述三个过程,持续排水形成虹吸力,从而将茶盘的茶液排干。2、在下腔体的位置反复握压和释放排水主体当茶液桶中无茶液时,握压下腔体6时,下腔体6仅吸入空气,形成的虹吸助力较小。当茶液中存在较多茶液时,如图6所示,此时排水管8浸入茶液中,此种状态的三个过程如下:①握压下腔体6后下腔体6变形,此时,通流孔7在握压力的作用下基本处于闭合状态,下腔体6向下排空气。②释放下腔体6后,下腔体6快速弹性回复,此时形成局部真空,下腔体6吸入茶液,通流孔7在弹性回复的过程中逐渐打开。③下腔体6完全恢复至原始状态时,通流孔7完全打开,下腔体6提供二次虹吸助力,使得上腔体5形成真空力,吸入茶液,茶液经通流孔7从排水管8流出。重复上述三个过程,持续排水形成虹吸力,从而将茶盘的茶液排干。3、在隔膜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排水主体,所述的排水主体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的隔膜将排水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隔膜中部设置有通流孔使上、下两个腔体连通,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排水主体,所述的排水主体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的隔膜将排水主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隔膜中部设置有通流孔使上、下两个腔体连通,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主体与隔膜一体成型或者为分体式通过粘结装配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主体包括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所述的隔膜一体成型在上部主体下方,或者所述的隔膜一体成型在下部主体的上方,所述的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密封装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隔膜一体成型在上部主体下方时,所述的上部主体与隔膜连接部位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下部主体上方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卡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育,胡浩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云智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