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192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增加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气旋隆装置与调节阀并联安装;气旋隆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在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与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出口连通;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与环绕器/再沸器之间的管路上;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在环绕器/再沸器与疏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疏水阀的排水管路连通。气旋隆装置与调节阀并联安装,容易改造,且改进成本较低。可增加换热器内部蒸汽流速,降低水膜厚度,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使蒸汽在品位和数量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并可有效控制换热器进气压力,降低能耗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蒸汽加热系统广泛应用于空分设备、石油化工、食品工业、冶金工业中,它主要是利用蒸汽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所需的工艺气体。常见的蒸汽加热系统一般由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疏水阀及相连的管道构成。其中,上述调节阀一般由人工调节开度,没有完全实现自控,蒸汽经阀门行节流减压后给换热器供汽,将高压(高品位)蒸汽节流减压至生产所需压力(低品位)过程中存在蒸汽能量的贬值和损失。由于没有完全实现自控,往往依赖操作工人的经验进行操控,容易导致蒸汽消耗不能根据负荷实时调整,不利于生产稳定性,导致能耗偏大。上述换热器内部蒸汽流速较低,水膜较厚,传热系数偏低,换热能力低;另外,蒸汽系统中会产生不凝结性气体(空气和二氧化碳),根据行业实验数据表明:0.5%体积的空气混到蒸汽中,设备的传热系数就会下降一半左右。不凝结性气体不仅影响换热能力,还会对蒸汽设备产生腐蚀,影响设备寿命。上述疏水阀热能利用率低,冷凝水余热未回收利用,浪费热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的蒸汽加热系统,是同行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和疏水阀;所述调节阀的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连通;所述环绕器/再沸器安装在反应釜上,用于对反应釜蒸汽加热;所述疏水阀连接冷凝水回收管路;其中,在所述节能系统中,还包括: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所述气旋隆装置与所述调节阀并联安装;所述气旋隆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在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与所述疏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疏水阀的排水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旋隆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装置本体;所述驱动机构与装置本体驱动连接,调节装置本体内部通道的开度,实现对蒸汽旋流参数的控制;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圆形环绕腔。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旋隆装置的驱动机构和调节阀控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的管路上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的管路上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流量计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处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汽水分离器为机械型分离器或热静力型分离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疏水阀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之间连通的管道内壁均涂覆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疏水阀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之间连通的管道,包括:内通道管体和外壳隔热层;所述内通道管体和外壳隔热层之间设有隔热夹层;所述隔热夹层中周向均匀设置隔热空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还包括: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所述气旋隆装置与所述调节阀并联安装;所述气旋隆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在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与所述疏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疏水阀的排水管路连通。(1)气旋隆装置与调节阀并联安装,保留原进汽调节可作为备用管理使用;即在不改变原有管路的基础上,只增加相应的部件和管路,容易改造,且改进成本较低。(2)气旋隆装置与调节阀并联安装,可充分利用蒸汽减压势能,使低品位蒸汽提升品质后循环利用,增加换热器内部蒸汽流速,降低水膜厚度,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使蒸汽在品位和数量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并可有效控制换热器进气压力,利于工业生产的稳定性,降低能耗损失。(3)在换热器/再沸器排水管道上安装高效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乏汽返回汽旋隆循环利用,对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减少浪费热能,同时分离的凝结水通过液位自动控制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旋隆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截面示意图。附图中:1-调节阀;2-环绕器/再沸器;3-疏水阀;4-反应釜;5-气旋隆装置;6-汽水分离器;51-蒸汽入口;52-吸气入口;53-汇流出口;54-驱动机构;55-装置本体;56-圆形环绕腔;57-第二流量计;58-第二压力传感器;61-排气出口;62-入口;63-排水口;64-第一流量计;65-第一压力传感器;66-单向阀;7-控制器;81-内通道管体;82-外壳隔热层;83-隔热夹层;84-隔热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阀1、环绕器/再沸器2和疏水阀3;该调节阀1的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连通;环绕器/再沸器2安装在反应釜4上,用于对反应釜4蒸汽加热;疏水阀3连接冷凝水回收管路;在上述基础上,该节能系统还包括:气旋隆装置5和汽水分离器6;气旋隆装置5与调节阀1并联安装。气旋隆装置5的蒸汽入口51连通在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气旋隆装置5的吸气入口52与汽水分离器6的排气出口61连通;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53连通在调节阀1与环绕器/再沸器2之间的管路上;上述汽水分离器6的入口62连通在环绕器/再沸器2与疏水阀3之间的管路上;汽水分离器6的排水口63与疏水阀3的排水管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和疏水阀;所述调节阀的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连通;所述环绕器/再沸器安装在反应釜上,用于对反应釜蒸汽加热;所述疏水阀连接冷凝水回收管路;/n其中,在所述节能系统中,还包括: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所述气旋隆装置与所述调节阀并联安装;/n所述气旋隆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之间的管路上;/n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在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与所述疏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疏水阀的排水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调节阀、环绕器/再沸器和疏水阀;所述调节阀的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连通;所述环绕器/再沸器安装在反应釜上,用于对反应釜蒸汽加热;所述疏水阀连接冷凝水回收管路;
其中,在所述节能系统中,还包括:气旋隆装置和汽水分离器;所述气旋隆装置与所述调节阀并联安装;
所述气旋隆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入口端与高压蒸汽源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气旋隆装置的吸气入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旋隆装置的汇流出口连通在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在所述环绕器/再沸器与所述疏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疏水阀的排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隆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装置本体;所述驱动机构与装置本体驱动连接,调节装置本体内部通道的开度,实现对蒸汽旋流参数的控制;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圆形环绕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循环汇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杰王明传王存金夏鲁北蔡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昌邑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