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7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包括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包括围栏件和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围栏件安装在平台本体的边缘处,围栏件包括围杆和两个安装座,围杆的两端与两个安装座一一对应,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安装座上,安装座包括安装模块和围栏板,围栏板呈长条形,围栏板倾斜设置,安装模块安装在平台本体的边缘,围栏板的下端铰接在安装模块上,围栏板的上端与围杆对应的端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可在平台本体边缘形成护栏骨架,方便在骨架上设置防护网等防护设施,快速有效的形成防护,避免幼虫、桑叶等杂物从边缘处掉落,确保幼虫在较为封闭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桑蚕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夏代以前就存在蚕的家养,从桑树害虫中选育家蚕,创造了养蚕技术。传统的养蚕技术一般是纯手工养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养蚕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蚕技术也逐渐实现模块化、工业化模式的发展。目前,虽然养蚕技术已经逐步走向了工业化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普遍采用多层梯架进行养殖,保证对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而蚕床多是平面结构,在添桑、出渣等作业时,很容易造成桑叶或者渣滓从蚕床边缘遗落,而幼虫在养殖的过程中也会到处乱爬,上层的渣滓或者幼虫可能会掉落到下层蚕床或者地面,为此需要一种围栏对蚕床边缘进行防护。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的桑蚕养殖平台不具备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有助于在养殖过程中对蚕床边缘进行防护。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围栏件和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所述围栏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围栏件包括围杆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围杆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所述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模块和围栏板,所述围栏板呈长条形,所述围栏板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模块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所述围栏板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围栏板的上端与所述围杆对应的端部连接。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是:旋转围栏板并安装围杆,可在蚕床边缘形成护栏骨架,方便在骨架上设置防护网等防护设施,快速有效的形成防护,避免幼虫、桑叶等杂物从边缘处掉落。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围绕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围栏板外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围栏板抵靠,所述限位板对围栏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避免围栏板向内发生旋转。所述围栏板下端的铰接点形成转动中心,所述限位板的上边缘水平高度低于该转动中心的水平高度,所述限位板的上边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围栏板的下边缘的水平高度,所述转动中心到所述限位板的水平距离为a,所述转动中心的水平高度与所述限位板上边缘的水平高度的高度差为b,a>0,b>0,a>b。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保证围栏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对其旋转角度进行限制,保证围栏板旋转到位后的稳定性。所述围栏板的伸出端还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围杆的端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开口内。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养殖单元。所述安装模块包括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均呈长条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均竖向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相互垂直,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的竖向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围杆垂直,所述围栏板与所述连接板贴合。所述围栏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竖向边缘上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板垂直。有益效果:本技术可旋转围栏板并安装围杆,可在养殖平台的边缘形成护栏骨架,方便在骨架上设置防护网等防护设施,快速有效的形成防护,避免幼虫、桑叶等杂物从边缘处掉落,确保幼虫在较为封闭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X;图3为转动中心2a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转动中心2a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主要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围栏件和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所述围栏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围栏件包括围杆3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围杆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所述围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模块和围栏板2,所述围栏板2呈长条形,所述围栏板2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模块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所述围栏板2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围栏板2的上端与所述围杆3对应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设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围绕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限位板4位于所述围栏板2外侧,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围栏板2抵靠,所述限位板4对围栏板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所述围栏板2向内侧旋转时,所述围栏板2抵靠在所述限位板4的内侧无法转动。所述围栏板2下端的铰接点形成转动中心2a,所述限位板4的上边缘水平高度低于该转动中心2a的水平高度,所述限位板4的上边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围栏板2的下边缘的水平高度,所述转动中心2a到所述限位板4的水平距离为a,所述转动中心2a的水平高度与所述限位板4上边缘的水平高度的高度差为b,a>0,b>0,a>b;所述围栏板2向外侧旋转时,在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围栏板2与所述限位板4的抵靠点与所述转动中心2a同时受力,对围栏板2进行固定限位,使其旋转范围在0°~90°之间。所述围栏板2的伸出端还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围杆3的端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开口内。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养殖单元。所述安装模块包括连接板1a和安装板1b,所述连接板1a与所述安装板1b均呈长条形,所述连接板1a与所述安装板1b均竖向设置,所述连接板1a与所述安装板1b相互垂直,连接板1a与所述安装板1b的竖向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a与所述围杆3垂直,所述围栏板2与所述连接板1a贴合。所述围栏板2远离所述限位板4的竖向边缘上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连接板1a垂直。使用时,搬动所述围栏板2,围栏板2向外旋转抵靠在所述限位板4上保持稳定,将围杆3的两端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开口内,形成稳定的护栏骨架,在骨架上铺设防护网等防护材料形成斜面,对蚕床的边缘进行防护。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围栏件和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所述围栏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处;/n所述围栏件包括围杆(3)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围杆(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所述围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上;/n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模块和围栏板(2),所述围栏板(2)呈长条形,所述围栏板(2)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模块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所述围栏板(2)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围栏板(2)的上端与所述围杆(3)对应的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围栏件和水平设置的平台本体,所述围栏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处;
所述围栏件包括围杆(3)和两个安装座,所述围杆(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所述围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上;
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模块和围栏板(2),所述围栏板(2)呈长条形,所述围栏板(2)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模块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所述围栏板(2)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围栏板(2)的上端与所述围杆(3)对应的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设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围绕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限位板(4)位于所述围栏板(2)外侧,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围栏板(2)抵靠,所述限位板(4)对围栏板(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平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板(2)下端的铰接点形成转动中心(2a),所述限位板(4)的上边缘水平高度低于该转动中心(2a)的水平高度,所述限位板(4)的上边缘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围栏板(2)的下边缘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