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70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具体涉及育雏笼领域,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排污底板,所述排污底板顶部设置有育雏笼体,所述育雏笼体一侧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饲食网,所述保护壳一侧设置有长食槽,所述长食槽设置于饲食网底部,所述育雏笼体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于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T型滑槽相匹配,所述保护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育雏笼体两侧装设T型滑块,使育雏笼体可以更方便的与外部保护壳固定,从而使育雏笼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育雏笼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
本技术涉及育雏笼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
技术介绍
随着雏鸡现代产业化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在雏鸡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也是越来越重,育雏是雏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制约了雏鸡的养殖效益,影响了收益,商品蛋鸡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雏鸡的育雏目标为:育雏成活率高,均匀度好。雏鸡在42日龄时,雏鸡群成活率不低于98%,并且达到良好的均匀度,其中均匀度在80%~85%为合格鸡群,85%~90%为良好鸡群,90%以上为优秀鸡群,育雏是家禽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而育雏笼的设计对提高育雏成活率、简化饲养管理、节约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育雏笼组装不便,组装时时常耗费大量时间,且组装难度较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通过在育雏笼体两侧装设T型滑块,使育雏笼体可以更方便的与外部保护壳固定,从而使育雏笼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育雏笼更加实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排污底板,所述排污底板顶部设置有育雏笼体,所述育雏笼体一侧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饲食网,所述保护壳一侧设置有长食槽,所述长食槽设置于饲食网底部,所述育雏笼体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于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T型滑槽相匹配,所述保护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贯穿保护壳并延伸至T型滑槽内部,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螺栓,所述螺纹杆与保护壳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设置有滑铲,所述滑铲一侧与排污底板顶部接触,所述滑铲与排污底板的夹角设置为60度,所述滑铲与排污底板相匹配,所述排污底板两侧均与保护壳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育雏笼体由左侧网、右侧网、底网、前网和后网组成,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穿槽,所述穿槽内部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盖网。进一步,所述盖网开孔与育雏笼体开孔相匹配,所述盖网一侧设置有拉环,所述盖网与育雏笼体通过直杆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与育雏笼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育雏笼体与保护壳通过T型滑块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螺纹杆设置于饲食网一侧,所述固定块设置于育雏笼体另一侧,所述育雏笼体与保护壳通过螺纹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育雏笼体由铝合金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要将保护壳固定,再将固定块两侧的T型滑块对准保护壳内的T型滑槽,将T型滑块滑入,使育雏笼体进入保护壳内部,再将螺纹杆旋入螺纹孔内,使用螺栓将螺纹杆固定,完成育雏笼的组装,从而使育雏笼的组装更加简单方便,操作难度更低,使育雏笼实用性更高,减少了工人的负担;2、与现有技术相比,需要清理育雏笼时,拉动拉环带动育雏笼体移动,育雏笼体一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一端设有滑铲,滑铲在排污底板内滑动清理排污底板,从而使育雏笼清理更加方便快捷,只需拉动育雏笼体即可对排污底板进行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育雏笼体内更加干净整洁,提高了雏鸡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育雏笼体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育雏笼体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保护壳;2、T型滑槽;3、排污底板;4、育雏笼体;5、饲食网;6、长食槽;7、固定块;8、T型滑块;9、螺纹杆;10、螺栓;11、连接柱;12、滑铲;13、直杆;14、连接杆;15、盖网;1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槽2,保护壳1内部设置有排污底板3,排污底板3顶部设置有育雏笼体4,育雏笼体4一侧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饲食网5,保护壳1一侧设置有长食槽6,长食槽6设置于饲食网5底部,育雏笼体4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两侧均设置于T型滑块8,T型滑块8与T型滑槽2相匹配,保护壳1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杆9,螺纹杆9一端贯穿保护壳1并延伸至T型滑槽2内部,螺纹杆9一端设置有螺栓10,螺纹杆9与保护壳1通过螺栓10可拆卸连接。如附图3所示,固定块7底部设置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一端设置有滑铲12,滑铲12一侧与排污底板3顶部接触,滑铲12与排污底板3的夹角设置为60度,滑铲12与排污底板3相匹配,排污底板3两侧均与保护壳1内壁固定连接,以便于将育雏笼体4拉出时可以带动滑铲12清理排污底板3,从而使清理育雏笼时更加方便快捷,拉出育雏笼体4即可对其进行清理,更加的高效便捷,提高了育雏笼体4内部的整洁程度,减少了雏鸡生病的风险。如附图3所示,育雏笼体4由左侧网、右侧网、底网、前网和后网组成,固定块7一侧设置有穿槽,穿槽内部设置有直杆13,直杆13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一端设置有盖网15,以便于将盖网15掀起即可对育雏笼体4内部的雏鸡抓取,从而使抓取雏鸡时更加方便,一些处于边角位置的雏鸡也可以轻易抓取,使雏鸡抓取效率更高,使育雏笼更加的便捷实用。如附图3所示,盖网15开孔与育雏笼体4开孔相匹配,盖网15一侧设置有拉环16,盖网15与育雏笼体4通过直杆13活动连接,以便于可以更方便的将育雏笼体4拉出和盖网15的开关,从而使育雏笼体4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工序效率,减少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使育雏笼操作简单易上手。如附图3所示,固定块7与育雏笼体4固定连接,连接柱11与固定块7固定连接,育雏笼体4与保护壳1通过T型滑块8滑动连接,以便于使育雏笼体4可以稳定的与保护壳1连接,从而使育雏笼体4的稳定性更强,提高了育雏笼体4的安全性,使雏鸡在育雏笼体4内可以得到充分的保护,提高了雏鸡的存活率。如附图1所示,螺纹杆9设置于饲食网5一侧,固定块7设置于育雏笼体4另一侧,育雏笼体4与保护壳1通过螺纹杆9可拆卸连接,以便于T型滑块8进入T型滑槽2内部之后,向外滑动T型滑块8无法与T型滑槽2脱离,从而使螺纹杆9可以使育雏笼体4与保护壳1不可分离,更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也使育雏笼体4更加稳定,提高了雏鸡的生存率,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如附图4所示,育雏笼体4由铝合金材质制成,以便于使育雏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槽(2),所述保护壳(1)内部设置有排污底板(3),所述排污底板(3)顶部设置有育雏笼体(4),所述育雏笼体(4)一侧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饲食网(5),所述保护壳(1)一侧设置有长食槽(6),所述长食槽(6)设置于饲食网(5)底部,所述育雏笼体(4)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块(8),所述T型滑块(8)与T型滑槽(2)相匹配,所述保护壳(1)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一端贯穿保护壳(1)并延伸至T型滑槽(2)内部,所述螺纹杆(9)一端设置有螺栓(10),所述螺纹杆(9)与保护壳(1)通过螺栓(10)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槽(2),所述保护壳(1)内部设置有排污底板(3),所述排污底板(3)顶部设置有育雏笼体(4),所述育雏笼体(4)一侧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饲食网(5),所述保护壳(1)一侧设置有长食槽(6),所述长食槽(6)设置于饲食网(5)底部,所述育雏笼体(4)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两侧均设置有T型滑块(8),所述T型滑块(8)与T型滑槽(2)相匹配,所述保护壳(1)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一端贯穿保护壳(1)并延伸至T型滑槽(2)内部,所述螺纹杆(9)一端设置有螺栓(10),所述螺纹杆(9)与保护壳(1)通过螺栓(10)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组装的立体式育雏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底部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一端设置有滑铲(12),所述滑铲(12)一侧与排污底板(3)顶部接触,所述滑铲(12)与排污底板(3)的夹角设置为60度,所述滑铲(12)与排污底板(3)相匹配,所述排污底板(3)两侧均与保护壳(1)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森张静雯詹建恒吴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