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包括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设在前架体与后架体之间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中间架体,所述前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相邻的两个中间架体之间以及后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的两端、顶端位置均连接有钢缆,所述前架体、若干中间架体、后架体以及钢缆共同形成了屋脊型覆盖区,在屋脊型覆盖区覆盖设有防雹网,且防雹网与钢缆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对于冰雹等自然灾害具有较好的阻挡、缓冲作用,从而起到较好的防雹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
技术介绍
冰雹,对于农作物而言是致命的,它会造成农户的直接经济损失,所以,如何保护农作物,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针对上述问题的做法是,采用网体结构,挡住冰雹,从而保护农作物,但是,现有的网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冰雹很容易破坏网体,导致网体有效性下降,使用寿命较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除了网体容易被破坏的问题之外,支撑整个网体结构的立柱,其抗震能力较弱,遭遇强风时,容易断裂、倒塌,也是导致防冰雹失败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它加强了网体以及架体等结构的有效防护能力,从而提高对农作物的保护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包括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设在前架体与后架体之间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中间架体,所述前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相邻的两个中间架体之间以及后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的两端、顶端位置均连接有钢缆,所述前架体、若干中间架体、后架体以及钢缆共同形成了屋脊型覆盖区,在屋脊型覆盖区覆盖设有防雹网,且防雹网与钢缆实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架体与后架体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所述主纵向杆的下端设有底架,所述主横向杆的中心铰接在主纵向杆上,所述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之间设有呈对称的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所述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铰接,所述左下倾斜撑杆、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以及右下倾斜撑杆、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分别共同形成了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主横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分布有若干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主横向杆的中心通过铰接轴与主纵向杆的铰接孔匹配实现铰接连接,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的铰接孔匹配实现铰接,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孔之间呈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之间还设有呈对称的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且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的铰接孔匹配实现铰接,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孔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与主横向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大于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与主横向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分布有若干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架体包括竖杆、中间与竖杆铰接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竖杆与横杆之间设有呈对称的左撑杆、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右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竖杆、横杆铰接,所述左撑杆、竖杆与横杆以及右撑杆、竖杆与横杆分别共同形成了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横杆、左撑杆、右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分布有若干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架体包括竖杆、一端与竖杆铰接的横杆,所述竖杆的顶端与横杆的另一端之间铰接连接有倾斜杆;所述倾斜杆与横杆上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钢缆分别与中间架体、前架体、后架体之间通过电力夹片实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雹网与钢缆之间连接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为一开口式卡环,所述卡环的其中一个自由端具有钩体,另一个自由端设有与钩体对应匹配的固定块,所述钩体勾设在固定块上,从而使得挂钩形成一个闭式卡环。进一步地,所述防雹网包括经线与纬线,纬线通过对每根经线依次缠绕使得若干经线并排连接形成网体,在网体的左、中、右位置分别设有加强区,挂钩匹配在加强区位置,所述加强区包括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所述加强经线与经线一起缠绕在纬线上,所述加强纬线与经线缠绕在一起。进一步地,网体中部位置的加强区的中间设有中线标识。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为高强纱线。进一步地,所述网体的左边沿与右边沿分别设有包边,所述包边采用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缠绕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网体左边与右边的加强区,设有两条相邻的区别于其他加强纬线颜色的加强纬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通过设计一种屋脊型的防雹结构,使得冰雹在砸向防雹网时,能够较大限度的缓冲冲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通过钢缆支撑防雹网,并使得防雹网处于紧绷状态,对于冰雹的抗击打能力大大提高,另外,防雹网与钢缆的连接位置分别是左、中、右,所以,在防雹网上具有加强区,从而提高支撑在钢缆上的强度,进一步提高防雹网的承压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防雹网通过挂钩与钢缆连接,挂钩钩在加强区,从而提高抗牵拉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在防雹网的外沿设有由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编织而成的包边,大大提高了防雹网的使用寿命以及承压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钢缆与前支架、中间支架以及后之间的连接采用电力夹片,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以及大大提高了钢缆的连接稳固性,并使得钢缆的承受力更加平均,使用寿命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分别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之间为铰接连接,且铰接点具有活动间隙,这使得整个立柱具有活动空间,遭遇强风时,主横向杆相对主纵向杆可活动,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相对主横向杆、主纵向杆可活动,从而具有缓冲空间,防止发生应力性断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主横向杆、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上分别设有通孔,这使得主横向杆、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具有任意方向的形变缓冲能力,遭遇承重、强风时,避免发生应力性折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屋脊型防雹装置,对于冰雹等自然灾害具有较好的阻挡、缓冲作用,从而起到较好的防雹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前架体与后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铰接轴与铰接孔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中间架体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中间架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防雹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防雹网的加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挂钩处于开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屋脊型防雹装置的挂钩处于闭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包括前架体1、后架体2以及设在前架体1与后架体2之间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中间架体3,所述前架体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设在前架体与后架体之间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中间架体,所述前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相邻的两个中间架体之间以及后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的两端、顶端位置均连接有钢缆,所述前架体、若干中间架体、后架体以及钢缆共同形成了屋脊型覆盖区,在屋脊型覆盖区覆盖设有防雹网,且防雹网与钢缆实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设在前架体与后架体之间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中间架体,所述前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相邻的两个中间架体之间以及后架体与相邻的中间架体之间的两端、顶端位置均连接有钢缆,所述前架体、若干中间架体、后架体以及钢缆共同形成了屋脊型覆盖区,在屋脊型覆盖区覆盖设有防雹网,且防雹网与钢缆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脊型防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体与后架体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所述主纵向杆的下端设有底架,所述主横向杆的中心铰接在主纵向杆上,所述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之间设有呈对称的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所述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铰接,所述左下倾斜撑杆、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以及右下倾斜撑杆、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分别共同形成了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主横向杆、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主纵向杆与主横向杆之间还设有呈对称的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且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主纵向杆、主横向杆的铰接孔匹配实现铰接,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孔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与主横向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大于左下倾斜撑杆、右下倾斜撑杆与主横向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所述左上倾斜撑杆、右上倾斜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均间隔分布有若干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俊军,
申请(专利权)人:绿地遮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