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48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能管理装置,它由表头、微处理器、接口、读出编程器和计算机构成。接口由发送信号器和接收信号器两部分构成。发送信号器由调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构成、它们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接收信号器由接收整形电路和解码电路构成,它们接收发送信号器发出的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的装置。装有这种接口的电能管理装置,克服了电接触和机械接触的弊病,运行安全、可靠。(*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ime-sharing watt hour meter and computer manage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header, a microprocessor, an interface, a read-out programmer and a computer. The interfac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er. Send the signal by the modulation circuit and drive circuit, they emit infrared modulation pulse signals;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receiving shaping circuit and decoding circuit, which receives the transmission signal is a modulated infrared pulse signal and demodulation, the two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device and receives the infrared signal of a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 with the interface, which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electrical contact and mechanical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能管理装置。目前,国内所采用的电能管理系统多采用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表头1、微处理器2、接口3、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构成,其中表头1、微处理器2、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大同小异,而接口3有两种类型。国内多采用有线通讯接口。它的优点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月读出分时电度表的读数,测量数据精确。其缺点是微处理器2和读出编程器4有电接触,若用户稍不小心发生误操作时,易损坏分时电表系统。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国外如美国西屋公司曾专利技术了光电接口,这种接口必须采用四芯定位插头。这种接口虽然克服了电接触的缺点,但读出编程器4必须与分时电度表有机械接触,读出编程时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使用方便的新型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由表头1、微处理器2、接口3、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构成,表头1、微处理器2、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仍采用原有的类似设备,在接口3上做较大改进,接口3由发送信号器(如图2所示)和接收信号器(如图3所示)两部分构成。发送信号器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发出调制脉冲信号和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的装置。发送信号器如图2所示,由调制电路6和驱动电路7构成,调制电路6由触发器10、电容11和电阻12构成,当频率较低时,调制功能可由微处理器2完成。它将来自微处理器2的待发送信号调制为发送的波形和频率送往驱动电路7。驱动电路7由4个反相器13、4个限流电阻14和1至4个发光二极管15构成,它将调制电路6送来的调制信号变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发出,接收信号器如图3所示,由接收整形电路8和解码电路9构成,接收整形电路8由红外三极管(或二极管)16、低频环境光源抑制电路17和运算放大器18构成,它接收驱动电路7的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放大、整形为调制信号送往解调电路9。解调电路9由触发器构成(频率较低时,解调功能也可由微处理器2完成)。它将整形电路8送来的调制信号加以解调为原编码形式,送往微处理器2。本技术的优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接口方式,克服了直接电接触和机械接触的弊病。这种接口方式,使用安全、准确、可靠。本技术也可运用到其它非接触性通讯场合,如智能热工仪表等。图1为本技术的框图。图2为本技术接口3中发送信号器的线路图。图3为本技术接口3中接收信号器的线路图。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接口3装配在一个长60毫米,宽50毫米,高15毫米的盒形装置中。这种接口置入图1的位置上。经试用,在1-3米远的距离内,可以准确地传递红外光信号,使分时电度表和计算机管理装置能安全、可靠地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由表头1、微处理器2、接口3、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构成的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口3由发送信号器和接收信号器构成,发送信号器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接收信号器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发出调制脉冲信号和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信号器由调制电路6和驱动电路7构成,调制电路6由触发器10、电容11和电阻12构成,(当频率较低时,调制功能可由微处理器2完成,)它将来自微处理器2的待发送信号调制为发送的波形和频率送往驱动电路7,驱动电路7由4个反相器13、4个限流电阻14和1至4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5构成,它将调制电路6送来的调制信号变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发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信号器由接收整形电路8和解调电路9构成,接收整形电路8由红外三极管(或二极管)16、低频环境光源抑制电路17和运算放大器18构成,它接收驱动电路7的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放大、整形为调制信号送往解调电路9,解调电路9由触发器构成(频率较低时解调功能也可由微处理器2完成),它将整形电路8送来的调制信号加以解调为原编码形式,送往微处理器2。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电能管理装置,它由表头、微处理器、接口、读出编程器和计算机构成。接口由发送信号器和接收信号器两部分构成。发送信号器由调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构成、它们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接收信号器由接收整形电路和解码电路构成,它们接收发送信号器发出的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的装置。装有这种接口的电能管理装置,克服了电接触和机械接触的弊病,运行安全、可靠。文档编号G08C19/00GK2042203SQ88206688公开日1989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郎福仲 申请人:河北机电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表头1、微处理器2、接口3、读出编程器4和计算机5构成的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口3由发送信号器和接收信号器构成,发送信号器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接收信号器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发出调制脉冲信号和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福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机电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