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43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引流导线易受联塔金具串舞动现象影响的问题。主要包括联塔金具串、输电线路、引流导线,在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之间连接设有减振连接机构;减振连接机构包括导线线夹、衔接座、与联塔金具串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板,以及与横向连接板固定一体的纵向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减振功能,大幅度削弱了输电线路舞动现象对引流导线的影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制造容易,安装也方便简单,高空作业劳动强度低,能广泛应用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金具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引流导线受输电线路舞动影响的、具有良好减振效果的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是用绝缘子以及相应金具将导线及架空地线悬空架设在铁塔上,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以实现输送电能为目的电力设施。输电线路是通过联塔金具串固定架设在铁塔横担上的,联塔金具串一般包括输电线路夹持金具、连板金具、挂环、均压环等电力金具。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位后由引流导线将电能输送至下道电力设备,比如变电站或变电所等等。传统引流导线是经引流线夹固定在联塔金具串上的,然后将输电线路中的电能输送至终端电气设备上。但是,在一定的覆冰和大风条件下,导线上可形成不均匀的偏心覆冰,改变导线的空气动力性能,易造成导线的大幅度振动,形象地称为舞动。输电线路的舞动必然会带动引流导线的舞动,该舞动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引流导线,引流导线与电力设备之间频繁出现接触不良或者断线故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引流导线受输电线路舞动影响的、具有良好减振效果的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与输电线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架设支撑体上的联塔金具串,引流导线经引流线夹固定在联塔金具串上、且引流导线与输电线路电气导通连接,在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之间连接设有减振连接机构;所述减振连接机构包括导线线夹、衔接座、与联塔金具串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板,以及与横向连接板固定一体的纵向连接板;所述衔接座包括底板和立于底板上的两支架,纵向连接板设置在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贯穿两支架和纵向连接板、并固定在衔接座上;位于纵向连接板与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上均套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压缩弹簧;衔接座的底板经第二衔接杆与导线线夹连接;底板上设有贯穿底板上下面的变径通孔,包括小直径孔和大直径孔,小直径孔用于贯穿第二衔接杆,第二衔接杆上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二帽檐,第二衔接杆底部与导线线夹固定连接,大直径孔用于容纳起缓冲作用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大直径孔的顶面,另一端抵靠在导线线夹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导线线夹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与下夹片上下拼合后将引流导线夹持住,上夹片采用螺栓紧固件与下夹片固定连接。导线线夹用于夹持引流导线,该结构是最简单的线夹结构,且安装也相对容易。优选地,所述第二衔接杆的末端位置处设有螺纹,末端位置与第二锁紧螺母配合使得第二衔接杆与导线线夹的上夹片固定连接。利用螺纹螺母配合结构实现固接,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操作容易。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上设有防松销钉。防松销钉可有效防止螺母松动。优选地,所述第一衔接杆的一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一帽檐,第一衔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位置与第一锁紧螺母配合使得第一衔接杆与两支架固定连接。第一衔接杆跟第二衔接杆形状结构类似,也是光杆末端位置处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螺母配合结构实现固接,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操作容易。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也设有防松销钉。防松销钉可有效防止螺母松动。优选地,所述架设支撑体为铁塔横担。优选地,所述减振连接机构设置在联塔金具串连板与引流导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很好的减振功能,无论是左右方向上,还是在上下方向上,都大幅度削弱了输电线路舞动现象对引流导线的影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大幅度降低引流导线线路的故障率;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而巧妙,制造容易,安装也方便简单,高空作业劳动强度低,能广泛应用于电力金具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减振连接机构及引流导线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减振连接机构及引流导线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衔接座和引流线夹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5沿A-A线剖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电线路;2.联塔金具串;21.连板;3.引流导线;4.引流线夹;5.减振连接机构;51.导线线夹;511.上夹片;512.下夹片;52.衔接座;521.底板;522.支架;523.第一衔接杆;5231.第一帽檐;5232.第一锁紧螺母;524.第一压缩弹簧;525.第二衔接杆;5251.第二帽檐;5252.第二锁紧螺母;526.小直径孔;527.大直径孔;528.第二压缩弹簧;53.横向连接板;54.纵向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与输电线路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架设支撑体上的联塔金具串2,引流导线3经引流线夹4固定在联塔金具串2上、且引流导线3与输电线路1电气导通连接,在联塔金具串2与引流导线3之间连接设有减振连接机构5;所述减振连接机构5包括导线线夹51、衔接座52、与联塔金具串2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板53,以及与横向连接板53固定一体的纵向连接板54;所述衔接座52包括底板521和立于底板521上的两支架522,纵向连接板54设置在两支架522之间,第一衔接杆523贯穿两支架522和纵向连接板54、并固定在衔接座52上;位于纵向连接板54与两支架522之间第一衔接杆523上均套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压缩弹簧524;衔接座52的底板521经第二衔接杆525与导线线夹51连接;底板521上设有贯穿底板521上下面的变径通孔,包括小直径孔526和大直径孔527,小直径孔526用于贯穿第二衔接杆525,第二衔接杆525上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二帽檐5251,第二衔接杆525底部与导线线夹51固定连接,大直径孔527用于容纳起缓冲作用的第二压缩弹簧528,第二压缩弹簧528一端抵靠在大直径孔527的顶面,另一端抵靠在导线线夹51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导线线夹51包括上夹片511和下夹片512,上夹片511与下夹片512上下拼合后将引流导线3夹持住,上夹片511采用螺栓紧固件与下夹片512固定连接。导线线夹用于夹持引流导线,该结构是最简单的线夹结构,且安装也相对容易。优选地,所述第二衔接杆525的末端位置处设有螺纹,末端位置与第二锁紧螺母5252配合使得第二衔接杆525与导线线夹51的上夹片511固定连接。利用螺纹螺母配合结构实现固接,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操作容易。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螺母5252上设有防松销钉。防松销钉可有效防止螺母松动。优选地,所述第一衔接杆523的一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一帽檐5231,第一衔接杆52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位置与第一锁紧螺母5232配合使得第一衔接杆523与两支架522固定连接。第一衔接杆跟第二衔接杆形状结构类似,也是光杆末端位置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与输电线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架设支撑体上的联塔金具串,引流导线经引流线夹固定在联塔金具串上、且引流导线与输电线路电气导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之间连接设有减振连接机构;/n所述减振连接机构包括导线线夹、衔接座、与联塔金具串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板,以及与横向连接板固定一体的纵向连接板;/n所述衔接座包括底板和立于底板上的两支架,纵向连接板设置在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贯穿两支架和纵向连接板、并固定在衔接座上;位于纵向连接板与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上均套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压缩弹簧;衔接座的底板经第二衔接杆与导线线夹连接;底板上设有贯穿底板上下面的变径通孔,包括小直径孔和大直径孔,小直径孔用于贯穿第二衔接杆,第二衔接杆上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二帽檐,第二衔接杆底部与导线线夹固定连接,大直径孔用于容纳起缓冲作用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大直径孔的顶面,另一端抵靠在导线线夹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与输电线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架设支撑体上的联塔金具串,引流导线经引流线夹固定在联塔金具串上、且引流导线与输电线路电气导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之间连接设有减振连接机构;
所述减振连接机构包括导线线夹、衔接座、与联塔金具串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板,以及与横向连接板固定一体的纵向连接板;
所述衔接座包括底板和立于底板上的两支架,纵向连接板设置在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贯穿两支架和纵向连接板、并固定在衔接座上;位于纵向连接板与两支架之间第一衔接杆上均套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压缩弹簧;衔接座的底板经第二衔接杆与导线线夹连接;底板上设有贯穿底板上下面的变径通孔,包括小直径孔和大直径孔,小直径孔用于贯穿第二衔接杆,第二衔接杆上端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二帽檐,第二衔接杆底部与导线线夹固定连接,大直径孔用于容纳起缓冲作用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大直径孔的顶面,另一端抵靠在导线线夹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联塔金具串与引流导线的减振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线夹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与下夹片上下拼合后将引流导线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华王银春沈啸峰李超吕刚徐刚杨星梅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汇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