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穿管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套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穿管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套管机,用于在变压器生产组装过程中,将管套套接在线材上;自动穿管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夹套管组件、送线组件、送管组件、送线防脱组件以及光纤检测装置。其中支撑底板用于支撑组件;夹套管组件用于夹持套管;送线组件用于输送线材;送管组件用于送管以及配合送线组件进行穿管。送线防脱组件用于将线材输送到送线组件,避免线材脱线。光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线材是否成功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自动化穿管机构有效提升了将线材套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置有辅助送线的送线防脱组件,避免了线材在输送过程中脱线的情况,提升了自动穿管机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穿管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套管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穿管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穿管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套管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其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各种规格的电子电感及电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不同性能的产品对电子电感的线圈圈数、层数、出线位置、包胶的层数及方法等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变压器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套管作业,主要是采用人工穿管送线的方式完成操作,生产效率低。故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穿管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套管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穿管机构,其通过设置送线组件输送线材,送管组件输送管道,夹套管组件夹持套管进行穿管操作,送线防脱组件避免了线材在输送过程中脱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管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穿管机构,用于将管套套接在线材上;其中,所述自动穿管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用于支撑组件;夹套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夹持套管进行穿管操作;送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相邻一侧,用于输送线材;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中部,用于输送管材送管;以及送线防脱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将线材输送到送线组件,避免线材脱线。本技术中,所述送线防脱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支撑部件,所述支撑架沿长边设置有第一滑轨;过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送线组件一端,用于过渡线材;送线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过线轮组件一端,用于与所述送线组件同步输送线材;过线瓷眼治具,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过线瓷眼治具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用于固定线材;以及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中部,且位于所述送线气缸以及过线轮组件之间,用于对线材固定,防止线材因张力反弹脱线。本技术中,所述自动穿管机构还包括光纤检测装置,所述光纤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套管组件一侧,所述光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线材是否成功套管。本技术中,所述夹套管组件包括:穿管进线夹嘴,用于夹住套管;夹嘴总座气缸,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夹嘴总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穿管进线夹嘴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于控制所述穿管进线夹嘴进行对管对线操作;夹嘴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穿管进线夹嘴的开合,所述夹嘴气缸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夹嘴总座气缸连接,所述夹嘴气缸另一端与所述穿管进线夹嘴连接;以及夹嘴限位气缸,位于所述穿管进线夹嘴远离所述夹嘴气缸一侧,且所述夹嘴限位气缸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夹嘴限位气缸用于限定所述穿管进线夹嘴的位置。本技术中,所述送管组件包括:进管马达轮,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用于提供进管动力;以及套管张力轮,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位于所述进管马达轮一侧,所述套管张力轮用于张紧套管。本技术中,所述穿管进线夹嘴与所述进管马达轮之间设置有导管固定座,所述导管固定座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用于提供进管路线。本技术中,所述送线组件包括:进线马达,通过马达机构固定板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用于提供进线动力;以及夹线张力轮,固定在所述马达机构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进线马达一侧,用于张紧导线。本技术中,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夹套管组件相对的一侧设有:过线轮,用于铜线过度;以及线管辅助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过线轮与所述夹套管组件之间,所述线管辅助固定座用于线、套管到送线组件、送管组装过度。本技术中,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夹套管组件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套管固定座,所述套管固定座位于所述过线轮一侧,且所述套管固定座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支撑底板上,用于放置送管后的套管。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套管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穿管机构,所述自动穿管机构用于对绕线进行穿管操作。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通过设置送线组件输送线材,送管组件输送管道,夹套管组件夹持套管进行穿管操作,从而使得整个机构能方便的将套管按要求长度切断,再配合送线组件进行穿线送线操作,能达到自动送线、送管以及自动穿管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精简,自动化穿管机构使产品规格保持一致,有效提升了将线材套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本技术还设置有辅助送线的送线防脱组件,避免了线材在输送过程中脱线的情况,提升了自动穿管机构结构稳定性。此外,本技术中还设有光纤检测装置,光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线材是否成功套管,提升了自动穿管机构使用过程中的精准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夹套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送线防脱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套管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撑底板11、夹套管组件12、穿管进线夹嘴121、夹嘴总座气缸122、夹嘴限位气缸123、夹嘴气缸124、连接支架125、送线组件13、进线马达131、夹线张力轮132、送管组件14、进管马达轮141、套管张力轮142、导管固定座143、送线防脱组件15、支撑架151、第一滑轨1511、过线轮组件152、送线气缸153、过线瓷眼治具154、压线组件155、过线轮16、线管辅助固定座17、套管固定座18、剪切组件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技术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夹套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如下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穿管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自动穿管机构,用于在变压器生产组装过程中,将管套套接在线材上;自动穿管机构包括支撑底板11、夹套管组件12、送线组件13、送管组件14、送线防脱组件15以及光纤检测装置。其中支撑底板11用于支撑组件;夹套管组件12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一侧,夹套管组件12用于夹持套管;送线组件13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穿管机构,用于将管套套接在线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穿管机构包括:/n支撑底板,用于支撑组件;/n夹套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夹持套管进行穿管操作;/n送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相邻一侧,用于输送线材;/n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中部,用于输送管材送管;以及/n送线防脱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将线材输送到送线组件,避免线材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穿管机构,用于将管套套接在线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穿管机构包括:
支撑底板,用于支撑组件;
夹套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夹持套管进行穿管操作;
送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相邻一侧,用于输送线材;
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中部,用于输送管材送管;以及
送线防脱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将线材输送到送线组件,避免线材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防脱组件包括:
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用于支撑部件,所述支撑架沿长边设置有第一滑轨;
过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送线组件一端,用于过渡线材;
送线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过线轮组件一端,用于与所述送线组件同步输送线材;
过线瓷眼治具,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过线瓷眼治具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用于固定线材;以及
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中部,且位于所述送线气缸以及过线轮组件之间,用于对线材固定,防止线材因张力反弹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穿管机构还包括光纤检测装置,所述光纤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套管组件一侧,所述光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线材是否成功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管组件包括:
穿管进线夹嘴,用于夹住套管;
夹嘴总座气缸,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夹嘴总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穿管进线夹嘴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于控制所述穿管进线夹嘴进行对管对线操作;
夹嘴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穿管进线夹嘴的开合,所述夹嘴气缸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夹嘴总座气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鸿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