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5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包括导热层、抗压层、耐磨层、绝缘层,所述导热层中心处设置有铜导体,且铜导体外壁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铝导体,所述导热层外壁设置有抗压层,且抗压层内壁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弹性块,所述抗压层外壁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组成,所述耐磨层外壁设置有绝缘层,且绝缘层内壁设置有聚酯亚胺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铜导体和铝导体作为漆包线的线芯,降低铜导体在漆包线中的占比,不仅能够提高漆包线的导热性,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设置了一层抗压层,在减震环和弹性块的作用下,增加了漆包线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
本技术涉及漆包线
,尤其涉及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目前,漆包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漆包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普通的漆包线特性单一,导热耐磨性差,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包括导热层、抗压层、耐磨层、绝缘层,所述导热层中心处设置有铜导体,且铜导体外壁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铝导体,所述导热层外壁设置有抗压层,且抗压层内壁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弹性块,所述抗压层外壁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组成,所述耐磨层外壁设置有绝缘层,且绝缘层内壁设置有聚酯亚胺纤维,所述聚酯亚胺纤维外壁粘接有聚酯酰胺,且聚酯酰胺外壁粘接有环氧漆。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之间呈90°交叉分布,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的直径为0.04mm-0.06mm。优选的,所述减震环由丙烯基弹性体组成,且弹性块由橡胶纤维组成。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和抗压层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口,且缓冲口为弧形形状。优选的,所述抗压层和耐磨层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孔,且减震孔尺寸为0.02mm-0.03mm。优选的,所述聚酯亚胺纤维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圆形形状和正六边形形状,且聚酯酰胺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正六边形形状和圆形形状,所述聚酯亚胺纤维的直径为0.05mm-0.06mm,且聚酯酰胺的直径为0.06mm-0.0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设计的导热耐磨漆包线,以铜导体和铝导体作为漆包线的线芯,降低铜导体在漆包线中的占比,不仅能够提高漆包线的导热性,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设置了一层抗压层,在减震环和弹性块的作用下,增加了漆包线的抗震性能;2、本设计的导热耐磨漆包线,在耐磨层中设置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氨酯纤维都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故大大增加了漆包线的耐磨性,在漆包线的外围增设了一层绝缘层,绝缘层由聚酯亚胺纤维、聚酯酰胺和环氧漆三种材料组成,不仅增加了漆包线使用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漆包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的导热层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导热层、2抗压层、3耐磨层、4绝缘层、5缓冲口、11铜导体、12铝导体、21减震环、22弹性块、23减震孔、3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2聚氨酯纤维、41聚酯亚胺纤维、42聚酯酰胺、43环氧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包括导热层1、抗压层2、耐磨层3、绝缘层4,所述导热层1中心处设置有铜导体11,且铜导体11外壁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铝导体12,所述导热层1外壁设置有抗压层2,且抗压层2内壁设置有减震环21,所述减震环21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弹性块22,所述减震环21由丙烯基弹性体组成,且弹性块22由橡胶纤维组成,以铜导体11和铝导体12作为漆包线的线芯,降低铜导体11在漆包线中的占比,不仅能够提高漆包线的导热性,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设置了一层抗压层2,在减震环21和弹性块22的作用下,增加了漆包线的抗震性能;所述抗压层2和耐磨层3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孔23,且减震孔23尺寸为0.02mm-0.03mm,所述抗压层2外壁设置有耐磨层3,且耐磨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组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之间呈90°交叉分布,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的直径为0.04mm-0.06mm,所述聚酯亚胺纤维41的直径为0.05mm-0.06mm,且聚酯酰胺42的直径为0.06mm-0.08mm,所述耐磨层3外壁设置有绝缘层4,且绝缘层4内壁设置有聚酯亚胺纤维41,所述聚酯亚胺纤维41外壁粘接有聚酯酰胺42,且聚酯酰胺42外壁粘接有环氧漆43,在耐磨层3中设置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都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故大大增加了漆包线的耐磨性,在漆包线的外围增设了一层绝缘层4,绝缘层4由聚酯亚胺纤维41、聚酯酰胺42和环氧漆43三种材料组成,不仅增加了漆包线使用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漆包线的使用寿命;所述聚酯亚胺纤维41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圆形形状和正六边形形状,且聚酯酰胺42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正六边形形状和圆形形状,所述导热层1和抗压层2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口5,且缓冲口5为弧形形状。工作原理:在漆包线的最内层是导热层1,导热层1中以铜导体11为线芯,铝导体12作为辅芯,导热性能好,在导热层1的外围是一层抗压层2,抗压层2中,减震环21由丙烯基弹性体组成,弹性块22由橡胶纤维组成,增加了漆包线的抗压特性,抗压层2与导热层1之间形成的缓冲口5,能够为漆包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耐磨层3中设置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都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在漆包线的外围增设了一层绝缘层4,绝缘层4通过聚酯亚胺纤维41、聚酯酰胺42和环氧漆43三种材料搭配组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包括导热层(1)、抗压层(2)、耐磨层(3)、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中心处设置有铜导体(11),且铜导体(11)外壁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铝导体(12),所述导热层(1)外壁设置有抗压层(2),且抗压层(2)内壁设置有减震环(21),所述减震环(21)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弹性块(22),所述抗压层(2)外壁设置有耐磨层(3),且耐磨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组成,所述耐磨层(3)外壁设置有绝缘层(4),且绝缘层(4)内壁设置有聚酯亚胺纤维(41),所述聚酯亚胺纤维(41)外壁粘接有聚酯酰胺(42),且聚酯酰胺(42)外壁粘接有环氧漆(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包括导热层(1)、抗压层(2)、耐磨层(3)、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中心处设置有铜导体(11),且铜导体(11)外壁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铝导体(12),所述导热层(1)外壁设置有抗压层(2),且抗压层(2)内壁设置有减震环(21),所述减震环(21)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弹性块(22),所述抗压层(2)外壁设置有耐磨层(3),且耐磨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组成,所述耐磨层(3)外壁设置有绝缘层(4),且绝缘层(4)内壁设置有聚酯亚胺纤维(41),所述聚酯亚胺纤维(41)外壁粘接有聚酯酰胺(42),且聚酯酰胺(42)外壁粘接有环氧漆(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耐磨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之间呈90°交叉分布,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1)和聚氨酯纤维(32)的直径为0.04mm-0.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盛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